瑞幸,到底割了誰的韭菜?

曾幾何時,瑞幸被成為國貨之光,被擁躉們認為是用美國投資者的錢來反哺國內消費者,戲稱是割洋韭菜,直到最近被曝造假甚至面臨退市,不由得讓人回過頭再想一想:

瑞幸,到底割了誰的韭菜?

- 1 -

曾經的“國貨之光”

瑞幸在成立之初就賺足了眼球,聲稱要對標星巴克,並且要在2019年超越星巴克成為全國第一。

當然,這並不是說說而已,瑞幸通過融資和補貼迅速擴張,店鋪和用戶直線上升,成立於2017年底的瑞幸咖啡,在2018年一年不到就開出了2000家的門店,加上一個“東方咖啡”這樣極具民族想象力的故事,瑞幸小藍杯幾乎是一夜之間風靡全國。

瑞幸,到底割了誰的韭菜?

靠著這樣的“瑞幸速度”,成立18個月後,瑞幸就在美國納斯達克IPO了,刷新了全球最快記錄。

IPO之後,瑞幸的故事到達巔峰,成了一些用戶口中的國貨之光,因為它接下來的補貼用的就是美國人的錢了,就是所謂的“割洋韭菜”。

人們甚至還給瑞幸起了很多諢號:

國貨之光、美利堅韭菜收割機、納斯達克泥石流、美股投資者繞不開的噩夢、一個沒有感情的優惠券機器、刷鍋水屆的卡麗熙、2019年世界燒錢大賽的無冕之王、股價魔力挺代言人……

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再後來,瑞幸被傳出已經不需要對標星巴克,而是要對標亞馬遜,因為它不只是要賣咖啡,而是要通過線下3000家門店進軍日用零售業,做中國的亞馬遜。

從中國的星巴克到中國的亞馬遜,這個味道感覺就有點不對了,一個成立不到兩年的企業,是不是有點“飄”了。


- 2 -

看不懂的瑞幸模式

很多人看不懂瑞幸的商業模式,因為它不賺錢,一個月要虧1億多,就是一直請你喝咖啡,很多所謂專家一廂情願的去解讀,說瑞幸是“新物種”,看不懂就對了。

回過頭來看瑞幸咖啡,其實業內看的並不是它好不好喝,而是瑞幸各項數據和估值增長有多快。

說白了,瑞幸本質並不是開個什麼店,而是一場資本的遊戲。

瑞幸作為一個“新物種”,幾乎刷新了所有企業的記錄:融資規模、門店擴張、IPO速度……

不過,你如果瞭解瑞幸的操盤團隊,對這樣的速度就不會感到意外。

瑞幸是由一群深諳資本遊戲規則的“老朋友”們一手炮製的獨角獸,他們或許不那麼懂咖啡,但是卻極懂資本和市場。

在中國的風投圈子裡,早已經形成了一套製造獨角獸的套路模式:

一個市場空間巨大的行業,一個有成功經驗的創始團隊,然後迅速融資,靠燒錢和補貼圈住用戶和市場,然後反過來推高估值,最後上市之後在合適的時機套現離場。

回過頭來再看,瑞幸玩的也是這個套路,它背後的資本據稱是“神州系”,創始人一群在資本市場拼殺多年的大佬。

一個市場需要一個“新物種”,一群大佬就製造了一個“新物種”,如此而已。

這就是瑞幸的模式,也是目前市場上很多“新物種”的模式。

- 3 -

瑞幸跌落神壇

這種模式看似無懈可擊,但是軟肋就是它需要不斷增長的業績來維持。

很明顯,隨著補貼的減少以及用戶的審美疲勞,瑞幸無法做到預期的業績,怎麼辦?

兩個月前,知名的做空機構渾水就公開指責瑞幸作假,渾水公司發佈了一份針對瑞幸咖啡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提供了25000多張小票、10000個小時門店錄像,並且收集了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的報告,認為瑞幸數據造假。

瑞幸自然是堅決否認,直到昨天,瑞幸在經過股價下跌和集體訴訟後選擇“自曝”,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自查,在財報披露前夕查出了22億元的驚天造假大案。

調查顯示: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與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22億元,這意味著,瑞幸咖啡上市後的銷售數據,大部分都是偽造的。

隨後,瑞幸股價暴跌近80%,不排除會被強制退市,甚至相關造假責任人還會面臨10-25年的監禁以及天價罰款。

而且,瑞幸造假曝光後,門店排起了長隊,外賣也被爆單,看來人們都怕優惠券和儲值卡會用不了。

瑞幸,到底割了誰的韭菜?

股價暴跌,訂單卻爆單,也是冰火兩重天了。


- 4 -

瑞幸到底割了誰的韭菜?

現在看來,洋韭菜還真的不好割,可是如果瑞幸挺不過來,真正割的其實是國內的韭菜。

最直觀的就是消費者的儲值以及員工工資,如果瑞幸倒閉了,這些損失如何退回,會不會像小黃車那樣,退款遙遙無期。

然後就是上下游的供應鏈廠商,咖啡供應鏈都是有賬期的,一旦倒閉,這些供應鏈的錢估計也要打水漂,在此之前,瑞幸咖啡就曾被曝出拖欠咖啡豆供應商貨款。

再然後就是小的加盟商,一二線的瑞幸,三四線的小鹿茶,加盟商們估計現在也要睡不著覺了。

再然後是國內銀行,甚至是所有的中概股上市企業都會被瑞幸拖累,遭遇信譽危機。

說到底,瑞幸割的實實在在是國內的韭菜。

最後,說個事兒,據稱瑞幸採取的是VIE架構,註冊地在開曼群島,老闆是加拿大人。

就這樣。

推文摘自@中產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