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夏季失蹤之謎:先六月飛雪,後七月霜凍,地球發生了什麼

人類歷史上的1816年,可以說是人人聞之色變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場全球性的世界環境突變。

北半球的氣候環境極其異常,發生了六月飛雪、七月霜凍的反常跡象,中國的浙江地區,幾乎全年沒有晴天現象。

在歐洲地區,人們開啟了移民活動,人們紛紛從英國、德國等地湧入美國,給紐約注入了新活力,為紐約追逐國際大都市一角奠定了人力基礎。這一切,都要從印度尼西亞的一座火山——坦博拉火山說起。

1816年夏季失蹤之謎:先六月飛雪,後七月霜凍,地球發生了什麼

坦博拉火山爆發,人類史上最大的火山災難

1815年4月,坦博拉火山爆發了,爆發得毫無徵兆,爆發得猝不及防。首先,它的爆發指數在次高級中,達到了7級;其次,坦博拉噴出的火山灰高達160立方公里,鋪就了44公里的平流層。最後,它的高度從噴發前的4300米,降到了噴發後的2851米,整整下降了1400多米,大約有7萬多人直接死於這次火山噴發。

坦博拉火山爆發,既然能被稱為“全球性的災難”,它影響的並不只侷限於印尼,而是波及到了全世界。

1816年夏季失蹤之謎:先六月飛雪,後七月霜凍,地球發生了什麼

我們知道,火山噴發中,最常見的物質是二氧化硫。坦博拉火山的這次爆發,被平流層吸收了約1000萬噸到1.2億噸硫。

這些硫化物遮擋住了陽光,使全球平均氣溫下降了0.4~0.7℃,造成了第二年,也就是1816年全球氣溫的異常。

由於平流層中聚集了大量的硫,他們逐漸轉化為硫酸鹽氣溶膠,在空氣中形成幹霧,使太陽上的太陽黑子變得肉眼可見,太陽看起來又暗又紅。

與此同時,英格蘭人見到了異彩紛呈的落日;住在亞得里亞海邊的人們,親眼看到天空降下了紅色、黃色的雪花;匈牙利的常年遭遇的暴風雪,變成了常見的肉色。

1816年夏季失蹤之謎:先六月飛雪,後七月霜凍,地球發生了什麼

當餓死的人越來越多,沒有一片火山灰是無辜的

由於此次火山爆發釋放出了大量的甲烷,眾所周知,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幾十倍。在這強大溫室效應中,農作物大量減產。尤其是在火山爆發的第二年,這種狀況愈演愈烈。

例如1816年的中秋前後,中國的安徽、江西出現了農曆六七月份仍然有飄雪的現象,浙江幾乎全年沒有晴天。雲南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饑荒,哀鴻遍野。

1816年,美國的七八月份,河水依然結著厚厚的冰層;歐洲洪水氾濫,8月,德國仍然有嚴重的霜凍現象。

1816年夏季失蹤之謎:先六月飛雪,後七月霜凍,地球發生了什麼

有時,一個地方的氣溫甚至能從35度高溫到接近零度的低溫天氣。急劇的氣候變化,不僅使農作物驟減,還造成了約20萬人的死亡。

這一年,是嘉慶皇帝統治下的第二十一年,因為氣候異常,南方大量農作物被凍死。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卻顆粒無收。為了及時交稅,百姓們只能咬牙變賣家產,落得四處流浪的下場,一場鉅變正在悄悄醞釀。

英國想要借鎮壓農民起義的名頭,和明朝建立起新的外交關係。由於他們不習慣中國的那一套“三跪九叩”之禮,最後被嘉慶帝無情地趕出了中國這片土地,兩國之間失去了最後一次友好交流的機會。

當英國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時,儼然是一副侵略者的嘴臉。

1816年夏季失蹤之謎:先六月飛雪,後七月霜凍,地球發生了什麼

這場人類史上少見的災難,也是少有的機會

由於歐洲的饑荒十分嚴重,人們紛紛背井離鄉,選擇來到了就近的美國地區安家落戶。就英國來說,有約10萬人到美國生活,德國大約來了2萬人。

雖然美國也遭受了嚴峻的環境考驗,甚至夏天都有鳥兒直接被凍死,從樹上掉下來。但是這片廣袤的土地依然承載了這些從歐洲逃難來的人們。

1816年夏季失蹤之謎:先六月飛雪,後七月霜凍,地球發生了什麼

從1816年到1821年,美國接連成立了6個新的州,這是個什麼概念呢?1792年到1812年一共20年間,美國才成立了4個新的州。由於坦博拉火山爆發造成的大饑荒,給美國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對美國來說何嘗不是一個機遇呢?

同時,為了更好地接納移民進入美國境內,伊利運河開始被修建,這項舉措給美國的沿海和內陸運輸成本降低了95%。正是由於移民的大量湧入,紐約僅用了幾年時間超越了費城,成為美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可以說,這場被全球視為災難的火山爆發,對美國來說,是少有的機會,他們吸收了大量人力,為後來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

1816年夏季失蹤之謎:先六月飛雪,後七月霜凍,地球發生了什麼

到了坦博拉火山爆發的200週年,也就是2015年。歐洲聚集了100多名學者,去研究這場人類氣候史上的重大事件。

實際上,有關這場火山爆發的研究和理論價值,早已超過了火山爆發的現實意義,可以說,它是人們關於古氣候學,物理學,化學,動態氣象,歷史學等領域內的一次大探討。在這場規模巨大的火山爆發面前,全球無人可以倖免,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弱小且無助,敬畏之心,永不可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