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疫”線故事|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提起奮戰在武漢一線的軍事醫學專家組,人們往往會下意識地與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以及疫苗研發、核酸檢測、抗體篩查等核心科研工作聯繫起來。鮮為人知的是,專家組中還有幾名戰士,作為駕駛員,他們同樣在一線默默奮戰,全力做好專家組人員出行、運送物資、送檢樣本等後勤保障工作。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張德強、李欣嶽、王陳,聆聽他們的工作心聲。

“疫”線故事|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在武漢抗疫一線的軍事醫學專家組裡的駕駛員們。邵龍飛 攝

張德強:病毒不除,絕不離崗

“疫”線故事|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駕駛員張德強在保養車輛。邵龍飛 攝

張德強是軍事醫學研究院勤務保障隊駕駛員,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接到前出武漢隨行保障任務後,張德強聞令而動,立即結束休假趕回單位,緊急裝載上前線緊缺的醫療物資,風雨兼程奔赴武漢。

由於前方人員少,任務多,每個人都要身兼數職。任務前期,張德強是軍事醫學研究院隨專家組前出武漢唯一的司機,他承擔了大量出行保障、運送物資、送檢樣本等任務。那時,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一直忙到午夜以後才能休息,穿行在武漢街頭,完成一個接一個的任務,50余天累計安全行車兩萬公里。

每次後方給他打電話時,他總說:“我在武漢一切都好,感謝組織關心,我是黨員,是軍人,能夠為抗疫出一份力,是我的榮幸。病毒不除,我絕不離崗!”

李欣嶽:援塞班長再衝鋒

“疫”線故事|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駕駛員李欣嶽。邵龍飛 攝

今年年初,軍事醫學研究院勤務保障隊班長李欣嶽本打算和女友步入婚姻殿堂,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份約定暫時擱置。2月28日,駕駛員李欣嶽前出武漢,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擔負起專家組出行保障、運送物資、送檢樣本等任務。

有一次,執行任務結束已是凌晨兩點,返程時大家都身心俱疲,但他仍全神貫注,保障專家組成員安全抵達駐地,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始終如一。

2015年,李欣嶽曾隨援塞移動實驗室檢測隊赴西非塞拉利昂執行任務,5年過去,改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初心。李欣嶽表示,他一定盡職盡責,用自己嚴謹細緻的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陳:要用最高標準去完成任務

“疫”線故事|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駕駛員王陳在擦拭發動機。邵龍飛 攝

2月28日,接到命令後,只是跟妻子電話裡匆匆一別,王陳就滿載物資前出武漢,投身於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入伍10年來,王陳始終勤勤懇懇地履行好駕駛員的職責。

去年,因技術過硬,他有幸參加了國慶閱兵的保障工作;時隔數月,他又主動請戰到抗疫一線。“平時話不多,肯幹,能幹”是王陳最鮮明的特點,“交給我就行”是王陳最常用的答覆。

在前線,王陳和其他駕駛員一樣,變成停不下來的“陀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忙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飯。他告訴記者:“專家們的敬業精神每天都感染著我,作為一名戰士,雖然乾的只是普通工作,但我一定要用最高標準去完成。”

“疫”線故事|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軍事醫學專家組裡的駕駛員們進行車輛檢修。邵龍飛 攝

“疫”線故事|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在軍事醫學專家組駕駛員身兼數職,圖為他們搬運專家組所需物資。邵龍飛 攝

“疫”線故事|說說軍事醫學專家組的駕駛員“三劍客”

在武漢抗疫一線的軍事醫學專家組裡的駕駛員們。邵龍飛 攝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