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积德,则无不克---学习《道德经》笔记


第二十三课 治 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重积德,则无不克---学习《道德经》笔记


《道德经》本课讲治人,治国治家的根本就是要治人,那该怎么样治人呢?


治人事天,莫若啬:就是治理人事在于天下人之心,就是说治人要治心,而不是光靠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再多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道德经》第七课悟道中讲: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你制定的法律越多,盗贼也越多,盗贼也会想出对付的方法。要治到人民的心坎上就要莫若啬,最好是吝啬一些,就是对自然资源要吝啬,吝啬人民的劳动果实,不铺张浪费,人民就高兴,自然拥护你。

夫唯啬,是谓早复:怎么吝啬人民的劳动果实呢?越早越好,每天从早上开始,每年从年初开始,就是始终如一,从生到死一辈子都要节约。

早复,谓之重积德:从早到晚的吝啬资源,节约人民创造的财物就是重视积累功德,这样重积德,则无不克:你重视积累功德,造福于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武汉发生疫情后,国家一号召,各地积极响应,以各种方式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很快控制住疫情的发展。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说明你的功德已经很大了,积的功德很深很厚了,所以搞不清楚积得功德的终极。无边的功德结果是什么呢?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不知道你积得功德的终极了,那你就可以统治一个国家。有的国家或者朝代的灭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不重视积累功德,比如慈禧太后挪用军费为自己祝寿,导致甲午海战失败,最终清朝灭亡。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就是国家有了国王领导,就不会发生无政府主义、军阀混战的情况,国家有统一的领导,自然能够长久稳定发展。

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治理国家按人民心里所想的来治,这个效果就扎到人民的心坎上了,那国家就犹如树木,扎的根深蒂固,江山稳固,这就是长生久视之道。

学习本课的一点感想:

1、治人不在于规章制度的多少,硬性的规定会让人口服心不服,治人的关键是治心;

2、积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需要长久的累积,这样积累的德才是深根固蒂牢不可破的;

3、修道修德的人要能够克服各种困难,这才能够说明你积德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