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的观察幼儿在幼儿园成长?

用户4337074731686


这个问题刚好对我的专业了,而且本人不仅是一名多年经验的老师也是有一个正在读幼儿园的女儿。

先来说说博主的问题吧,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有的会哭闹着不去,这个性格跟家长就有关系了,平时带孩子出去活动的多,在人际交往方面就会比同龄人好点,如果是天天在家的孩子,眼界较小,胆子也比较小,在幼儿园的适应能力就不如别人快了。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分离焦虑期,每天放学后回来的路上,都可以跟孩子聊一聊今天在幼儿园的情况,问问题也是要有技巧性的,如:你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你在幼儿园有唱歌跳舞吗?怎么唱的?中午有睡觉吗?吃饭有自己吃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的老师叫什么?等等,孩子回答你的问题,你就能从这些问题中去分析孩子一天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如果有一些孩子语言比较差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问老师,现在的老师都会跟你实话实说的,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都希望家园合作,一起配合,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同时我们也可以尽可能的多跟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有很多孩子在家在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家是“小霸王”,幼儿园就是文文静静的,同时也要多鼓励孩子,说说在幼儿园读书的好处,让孩子带着积极向上的心情去读幼儿园,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是很有帮助的,希望的回答能得到你的采纳!


菲菲菲菲Cc


1.本人是幼儿园的一名老师,我们在教室里会为每个孩子提供观察记录表,当老师为孩子展示了一个工作,或者孩子学会了一项技能之后,老师都会立刻记录到孩子的个人观察记录表里,这样就可以针对孩子进行个案化的教学了。

2.观察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的眼睛能看的到,就处在观察中,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记录。我都会在身上带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随时记录,然后呢晚上进行复盘。

3.在幼儿园里,你也要知道孩子有什么可以成长的地方。比如孩子学会剪纸时,就锻炼了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为之后书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比如孩子会自己盛饭了,这意味着他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更加独立。我们只有自己知道孩子的每一个可以做到的细节以及对应的成长目标,才会有观察素材可以写。

4.观察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发现我们在观察他,所以我们应该养成再观察时斜视的习惯。因为当孩子发现你在观察他的时候,他呈现的就已经不是真实的他自己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笑]


为自己做再做自己


非常荣幸来回答这个问题,怎样更好的观察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观察孩子每天早上起床要去幼儿园之前是不是开开心心的,如果孩子从早上起床开始就不开心,不爱说话,可能说明他厌学,厌学的原因肯定因为在幼儿园过的不开心,这时候我们就要和孩子聊天,来套出一些信息

第二: 怎样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一般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问孩子三个问题,1:你今天过的开心吗?2:今天在幼儿园最不开心的时什么?3:今天最让你开心的事情是哪个?我家孩子就会滔滔不绝,从他说的话里面就能知道大概发生的事情

第三:放学接孩子的时候可以隔三差五的排到最后面接孩子,这样,别的家长孩子都接走了,可以跟老师随便聊几句,慢慢的一点点信息累积起来就会知道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是怎么样的表现

第四:跟孩子班里的至少一位学生家长成为朋友,偶尔约上一起玩,可以从别的孩子口中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

我的回答就是这样,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筱佐筱佑


为了帮助父母们更好地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给父母们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者指出,学龄前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孩子们信任老师、喜欢上学,这样的环境氛围才是优质的,而不是我们大众所认为的过分强调幼儿园设施。

下面,幼儿说根据哈佛的建议,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列了幼儿园好坏的十个判断标准。

1、是否有全面的监控?

幼儿说曾经向大家介绍过咖啡间的眼睛图像的实验。当咖啡间没有贴眼睛图像之前,很多人倒咖啡是不付钱的;当咖啡机前贴了一双注视的眼睛后,人们变得诚信多了。

幼儿园的监控也是起到相似的作用。近年来,小朋友在幼儿园受到伤害的事故频发,我们不能说家长们对幼儿园缺乏信任,而是我们接受“人性有时是带瑕疵”的这一普遍现象。全面的监控能更好地保证环境的安全性。

2、幼儿园展示墙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

“爱”、“宽容”、“团结”、“勤劳”、“诚实”、“卫生”……幼儿园的展示墙贴出的,往往是幼儿园老师们的价值观,老师们日常的教导原则往往也是从他们的理念出发的。所以,观察幼儿园的展示墙,能帮助你了解孩子要进入的幼儿园的理念,是否符合家长们的价值观。

3、室外活动场地是否足够?

学龄前小朋友的活动比学写字重要多了。幼儿园每天至少有60分钟的活动量,芬兰的儿童健康部门甚至建议每天3小时。不仅保证孩子的身体发育,还有更重要的、很多幼儿园和家长都忽略的原因,就是——运动能帮助孩子大脑更好地成长,尤其是帮助专注力的培养。孩子们动得多,才能静得下来。运动促进孩子专注力的发展,追逐、攀爬尤其是学龄前的最佳运动。

4、孩子每天的游戏时间是否足够

看看孩子们的课表,游戏是否占据孩子们的一大块时间,而不是作为孩子课程的“花絮”或“装饰”?孩子的游戏是否丰富多样?例如角色扮演游戏、传球游戏、跳格子游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儿童心理学家吉纳特说,游戏对小孩子十分重要,玩具是儿童的文字,游戏是他们的语言。可以说,缺乏了游戏,孩子们的成长就受到了妨碍。

5、一个班的老师是否太少?

一个合理的班,老师与小朋友的比例应该是1:6左右。一位老师基本能同时兼顾5-7个小朋友,如果一个20人左右的班,起码要配备3位老师。如果老师过多,会成为孩子们行为的“绳索”,“管太多”的风险就出现了;如果老师过少,小朋友的安全可能会兼顾不了。

6、老师们的衣着打扮是否整洁

老师们的仪容往往体现的是幼儿园的管理质量,以及老师们的素质。如果老师们浓妆艳抹、指甲油大红唇,或邋遢肮脏,可以说这样的幼儿园管理是缺失的,恐怕在其他方面的管理也不会太如意。

当老师们衣着整洁、干净,不仅能给孩子们建立良好榜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们的职业素养。

7、老师是否有认真聆听孩子说话?

孩子们应该获得尊重,这是他们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被尊重的孩子,往往会收获高自尊;在不被尊重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和自我怀疑。

即使孩子们讲话缺乏逻辑、或分享一大堆毫无意义的看法,当老师们认真聆听孩子,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便得到了发展,孩子们的自信也能获得很好的培养。

8、孩子犯错时,老师是如何做的?

“在犯错中成长”,是小朋友必备的成长经历。当孩子犯错了,老师如果采用严厉的惩罚,甚至通过羞辱、嘲讽孩子的做法,孩子未来不仅不敢犯错,他们也会错过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

一位好老师,应该宽容孩子们犯错,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鼓励他们进步。任何羞辱或嘲讽,都会扼杀掉孩子积极行为的“芽枝”。

9、孩子们在幼儿园是否很开心?

经历过短暂的初入园分离焦虑之后,当老师们对孩子充满宽容和理解,当幼儿园的课程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活动、玩耍足够丰富,孩子们一般都能在幼儿园过得很愉快的。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过的很痛苦,甚至大部分孩子都是长期抗拒上幼儿园的,那么就要从幼儿园或老师身上找问题了。

当孩子在幼儿园玩得不想放学,可以说,这样的幼儿园是很成功的。

10、家长的评价是否正面

听听老生家长们对幼儿园的评价如何。每位家长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有时一些看法可能属于个别的。尽量听取多一些评价,综合考虑,才能收获客观的信息。网络论坛、社区聊天群,甚至是邻里之间的谈话,放学时的偶遇闲聊,都能帮助你找到不少信息。


五缘堂


我家两岁就送幼儿园托班了,分享一下

1.上厕所,能不能表达或者自己上。

2.说话,爱不爱说话,表达方式或是肢体语言

3.吃饭,吃没吃饱,能不能自己吃

4.喜不喜欢上幼儿园,开不开心,喜不喜欢其他小朋友



7700芭比


1.放学后加强交谈,了解一天的心情状态

2.加强与老师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