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是不是比小麦和大米以及玉米营养高?

百里恒渊


青稞,高原耐寒粮食作物。

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江南地区推广“三熟制'',就在每个生产队布局夏收夏种"早、中、晚''品种:

一,早熟品种"元麦";

二,中熟品种"大麦";

三,晚熟品种''小麦。

总称为“三麦"。

其中早熟品种的元麦,实际就是“青稞"。

这青稞播种期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成熟期在来年五月二十日前后收获。由于生长期短,故此青稞品质次于大麦,更没法与小麦相比。

青稞性"硬且糙",适口性极差。只能炒熟炒香后磨成粉后调成"炒麦粉''食用。在那个粮食十分匮乏的年代里,聊以代口粮充饥。

再有一种方法是将青稞加工成麦片煮成“麦片飯"吃,但只能煮软些,不然,煮硬了一些后,难为嘴巴“嚼煞人“!多加些水煮得软了些后,吃起来“滑腻滑腻“的很恶心。

最不能承受的是,食用半小时后,肚子里面叽哩咕噜响个不停!响就响吧,随后肚子胀气,放屁放个不停!

其时正值农忙时节,集体劳作,这边叽哩咕噜,那边放屁连连,,,,,,

虽然引得哄笑声四起,但也有人泪水涟涟。因为,有的人家粮食宽余些,在煮饭时配比一半麦片半大米,这样煮的飯吃口就大为改善,适口性好的多了!

多年以后,闲谈"麦片饭"时,一位大婶还垂淚哩!惯吃大米饭的我们,是吃不惯那个青稞"麦片饭"的!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钱虎生74


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