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殖最後為什麼都“沉淪”了,一位農戶四年養雞的真情流露

1. 我叫明月,一個崇尚健康安全放心食材的理念者,在河南南陽一個山林養雞。四年來,從一個外行入手衝動的進入了這個行業,結識了全國範圍內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養殖方法的行內人,但到迄今為止,我還沒見一個做的順風順水的。大致都還在生死線上掙扎,隨時都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2017年,是養雞行業的噩夢,有可能會有一些人從此告別這個行業,黯然退場對於每一個當初信心滿滿地踏入這個行業的追夢人來說,這種感覺是不好的!是傷感的,更是一種無奈的接受!現實的殘酷像一把利劍刺穿著我們每一位生態養雞人的心!實在是感到迷茫,前途更是一片黑暗。

前天和一位做雞蛋商貿做得很成功的一對夫妻在他們公司聊起此事,老闆說了一句我很受傷很受打擊的話:“我從業23年以來,沒見過一位做生態散養的賺到錢了!”我沉思良久。


生態養殖最後為什麼都“沉淪”了,一位農戶四年養雞的真情流露


為什麼這個行業已經出現了20多年了還是當年的老樣子?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一,散養門檻低,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從業人員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二,散養雞規模小的話,很難走傳統的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三,散養蛋保鮮期短,散養蛋大部分蛋都是受精蛋,我們稱之為“活蛋”,而“活蛋”只要溫度稍高就會開始自動孵化,當溫度不能達到孵化所需要的溫度時,這時就會出現大家所說的“散黃”現象。還有一點就是散養雞有一個特點喜歡在荒郊野外找個隱蔽偏僻的地方偷偷的下蛋,野外撿回來的雞蛋需要專業的設備檢測新鮮度,普通養殖無力購買這樣的設備,也因為規模無法高效檢測。

四,行業沒有標準。不同散養模式,成本不一樣。就現目前能稱為“散養”的分為網圈養和自由放養,兩種方式成本不同,蛋的品質也不同,但是市場上,大家都說自己的是正宗散養,價格混亂。

五,政策上沒有支持,反而很多制約。

也正是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這個行業在改革開放後的幾十年裡一直止步不前!而所謂的那些:生態、散養、安全、健康、原生態等等漂亮的詞語卻成為了最具忽悠力的廣告語。致使我們這些具有生態情懷的追夢人是一波接著一波的倒下,直至今日,還沒有一位神人突破這個怪圈。


生態養殖最後為什麼都“沉淪”了,一位農戶四年養雞的真情流露

2.前段時間,有個武漢的經銷商找我一戶朋友要80000枚土雞蛋,我那朋友問我能不能搞到?我由於自己的供貨量和保鮮技術不足,沒有接單。我那朋友就找了另外一家合作社。等過了幾天,我朋友打來電話告訴我說:“明月,出事啦!那個合作社把我做經銷商的朋友給搞死了!”我當時還以為把人給打死了呢,還在問多大的事還要人命啊?我朋友說:“你聽錯了,合作社由於供貨的雞蛋全部都是15天以後的蛋,而我朋友的訂貨方是一家電商平臺公司,發貨出去到客戶手中基本上都壞掉了,電商公司為了挽回損失全部照單賠償,按照合同約定,所有賠償由我朋友承擔”直接經濟損失就是20多萬。”你說這跟死了有什麼區別?

再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吧。大年初四,我就接到朋友的一張訂單,連續供貨6個月,每個月大約30萬枚綠殼土雞蛋,要求保證品質和新鮮度。說實話,這個要求並不高,一般的散養雞蛋都能滿足這個要求,當時,我想了想我們市是中國農谷土雞之鄉,加上我的群裡養殖戶起碼也有200戶以上,一個月才區區30萬枚綠殼蛋這不是小意思嗎?於是我拍著胸脯當著朋友的面滿口答應了此訂單!

可是,這件事在實際運行中並非我想的那麼簡單。最初是我自己親自組貨驗貨,但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於是,我在每個區安排一個人驗貨,還專門為此開了幾次會議,強調再強調:質量就是生命!可每批貨都會出現問題,原因出在那裡?因為量太大,但利潤空間薄,沒有足夠的人手做質檢。而今年發生禽流感,很多養殖的蛋賣不掉,難免在供貨的時候參雜陳蛋。養殖戶們這樣子做無疑是讓大家都把路堵死而都沒有出路!在供了大約40萬雞蛋的時候,需貨方突然讓我們停止供貨追查質量問題,如果查到是我們以次充好的話,我們就必須進行賠償!當時,我的內心還是很平靜的,因為我們那麼辛苦的查貨驗貨,如果真的出現散黃現象那也不是我們單方面問題,最後追查的結果不了了之了。但是,因為此事我們失去了供貨權。

後來,別人做了這個單子一個月時間不到,我又接到通知說,訂單又回來了,只是量少了一些。


生態養殖最後為什麼都“沉淪”了,一位農戶四年養雞的真情流露

3.市場混亂,標準難定

先說說我養雞的成本:我每天的產蛋率在三成左右,也就是三天產一枚蛋,一隻雞每天要吃80克糧食,摺合RMB0.2元,那一枚蛋的成本在0.6元還不帶人工。再說雞,我一直都用益生菌在控制環境,基本上杜絕了使用抗生素的使用,除了在做疫苗的時候消炎用一下外,雞得了病之後從來都是靠雞自己扛,因此,我這樣的做法的結果只有一個,去年的2000只雞最終只剩下了1000只(其中包括野獸叼走的)。按照一年以上的雞的成本是50元一隻,大家算算我的雞值多少錢?

可是市場上的土雞蛋4塊、5塊、6塊一斤的都有,有的價格連飼料成本都不夠。說白了,這些土雞蛋就是把土雞品種按照籠養的方式養,跟洋雞蛋的養殖方式一樣,就是雞的品牌不一樣而已。由於我國在禽蛋行業沒有對“土雞蛋”制定行業標準,因此幾乎每家廠商都可以生產“土雞蛋”。

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寧表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蛋品生產與消費國,行業總量大但整體水平偏低,從目前全球蛋品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蛋品品質,這也意味著整個行業將走向集中化、規模化。

其實需求是在的,問題出在沒有一個行業標準,造成市場魚龍混雜,真正養土雞的不好賣,真正想買土雞蛋的不好買。建立行業標準,就是解決之道。


生態養殖最後為什麼都“沉淪”了,一位農戶四年養雞的真情流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