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是一種怎樣的文化境界?

聿劍培訓師


中國文人的精神及追求的境界【原創首發】

中華文明為什麼能五千年綿延不斷,璀璨奪目,文章傳萬世,光芒耀古今,就是因為一代又一代中國文人不斷繼承、完善和發揚,中國文人擁有的獨有的性格和品格。隨著歷史進程的滾滾向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一文人的處世真理受到廣泛認同並推崇,形成了中國文人的精神。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也正是中國文人精神的又一詮釋和體現。要想深入瞭解這句名言的文化內涵和其文化境界,還得從這部著作和作者生平談起。明未清初,作者陳繼儒雖然不是名聲顯赫,但在這段中國文化非常繁榮、創作空前開放活躍的時期【1】,有其一席之地,已非同小可。此句出自修身養性三大奇書之一《小窗幽記》【2】卷一集醒,作為一代山人之首,有"山中宰相"之名的陳繼儒,就是想從修身、立德、致仕、治家等各個方面,標示文人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超凡脫俗以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身處鄉野低位,詩書在手,獨上小樓成一統;窮則獨善其身,修煉品格,任耳東西南北風。無菜無酒,每有會意,欣然忘食;無菜有酒,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佳思會意從天降?孜孜不倦苦讀書。唯有名利淡泊,才能找到書山勤徑;欲致遠必寧靜,方可乘上學海苦舟。思緒萬千,佳字難得;獨善其身,書即甘醇烈酒,卷亦珍饈美味。

“俠情一往,雲可贈人。”何來豪情,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為民,為國,方有豪氣。山川日月,雲海翻騰,達則兼善天下,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為有犧牲我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手中空無一物,抑或無縛雞之力,但只要必懷天下,必出手不凡。黑暗中,贈您陽光;烈日下,撥來雲彩;手無玫瑰有詩香,身無寸鐵骨鋼強。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中國文人,中國的脊樑。鋼筋鐵骨,中國文人的精神。

注:

【1】這段時期文學等各種思想碰撞很激烈,清朝文字獄以後,中國文學受到極大打擊。

【2】有說法為陸紹珩的《醉古堂劍掃》,在這不便爭論。個人認為是誰不重要,我們學到知識,受到教育,得到啟發才是關鍵的。


海屹通航文化世界


古時文人窮啊,百無一用是書生。想到了好文章,喝個小酒祝祝興,沒個下酒菜,好尷尬啊。和朋友詩來和往,臨走時沒個紀念品,好無聊啊。寫下這幾句自嘲一下。


大道無痕唯本心


有點內似於李太白的心境,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李太白是愛酒如命。把皇帝賞賜的寶馬綢緞全部拿去換美酒,不管下一頓,和朋友喝的高興抄可。…


李翼遙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

[原文]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譯文]

美好的情思突然來時,無需佳餚,有書便能佐酒。不羈的情意一發,即使手中無物,亦可以雲贈人。

[評語]

飲酒重在情趣,若無情趣,再好的酒也是澀的。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這就是得其情趣。佳餚是肉體的美食,一本好書卻是心靈的美食,苟得其趣,一本好書用以下酒,更見美味。

俠情是不拘束的,世情贈人以物,俠情贈人以意。贈人以物有盡也有失,贈人以意無盡亦無失。以雲贈人,千里隨君而往,抬頭便見,豈不更見情意的深致。其實,心中一旦不拘泥形式,情意又何在箋箋之物?彼贈人以雲,我贈人以江月,又有何不可呢?


用戶5352792017


我理解的這句話字面意思是美好的心情,情思突來到來的時候,無需什麼美味佳餚,有書便能下酒;不羈的情意一發,即使手中無物,也可以把雲贈給別人。像我一樣的會喝酒的人應該深有體會,有好心情,有好事來臨的時候,不用什麼美味佳餚,即便是幹喝也能下肚,有點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但是俠情又是不羈的,放蕩的,世情贈人以物,俠情贈人以雲,俠情贈人以意。叫上三兩好友,喝的悠然自得。足以說明豪爽的性格!



小吳練字


俗人老李,簡要答題。此兩句正是中國古代文與武的兩種境界。俗人老李這樣思考: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乃文人境界

好的文思,文人尤為珍惜。對於文人而言,靈感的產生是瞬間的。一個美妙的思路在腦海中突然閃現,那一刻文人幸福地醉了。那種快感激發他想飲酒釋懷,豪飲無需有菜,有書在足矣。


俠情一往,雲可贈人,乃俠義境界

俠義之士,貴在豪情。當俠義之士的豪情被觸發釋放出來,可以摘下雲彩當曾禮物去饋贈友人。他們重的義薄雲天的氣概,看淡了物的輕重。

一文一武,兩重境界,見中華文化

文人有文人的執迷,俠士有俠士的情懷,古人境界情懷令人矚目,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俗人老李


如佛,心中有禪,萬物處處皆充滿禪機。花開花落,日落月升。

如道,道法自然,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十四番丨花信風


境界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大意是,好情緒與思路來時,可以讀書下酒;豪情出現時,即便是白雲,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他人。

這是一種境界!

情緒與思路帶來靈感時,即便是讀書,也可以作為下酒之物,讀書是清淡的,不是珍饈佳餚,但是,當我們將自己的生命狀態提升到足夠的高度時,讀書就是在品嚐珍饈佳餚、好的情緒就是享受!這些,體現出來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建構在物質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情緒、讀書之上,這是一種大境界!

人在社會上奮鬥,難免為名利所束縛。但是,當我們擁有豪情時,我們便可以釋然,不再執著於眼前的利益、成敗得失。我們將變得灑脫、大度、豪情萬丈!便可以將世俗名利置於度外。

人生,難得釋然灑脫!給自己一些好情緒、靈感、豪情,給世界多一些分享與成全。


聿劍培訓師


陸凱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足可以與之媲美矣![祈禱]


燕銜泥


仍在有情思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