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沒有資格去評論的。網友:且行且珍惜

《廣島》這本書讓我重新對日本人民有了獨特的理解,裡面有一句話我是非常的贊同,他是這樣說的。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沒有資格去評論的。”

接下來我將會用三個問題來為你講述這本書中的精髓。

《廣島》

一、原子彈帶給了廣島人民什麼?

我想這顆原子dan帶給廣島人民的只有無聲的痛苦和無助的悲鳴。

在1945年8月6日的這天早上,美國在廣島無情的投放了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緊接著在第三天又投放第二顆原子dan“胖子這無疑是給廣島人民雪上加霜。

在原子dan爆炸結束後,廢墟中像是擠滿了人一樣,有小孩的哇哇大哭聲,有大人安靜的躺在廢墟中,有老人在廢墟里使勁兒的掙扎,場面十分的悲慘,天空被烏雲籠罩著,土地被大雨沖刷著,人們被這種恐怖環境嚇得目瞪口呆,一時間整個地區的人都嚇傻了,彷彿覺得世界末日已經來臨了。

這場災難給人們帶了什麼?我想除了身體上的致命打擊,還有心理上的無限衝擊。

身體上:

人們在強烈的“核輻射”的衝擊下,身體的裡面的“白細胞”瞬間像是被趕走了一樣,一時間整個人沒有了免疫系統一樣(白細胞:就像是人身體裡面的守衛者,專門趕走病毒的),整個人很容易生病,有短暫的,有長期的,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

曾經有這麼一個成年男子,因為受“核輻射”的影響,整個人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藥來維持接下來的生存,他這樣說到,我每天吃的藥就像一個成年人吃的飯一樣,每天一直重複,一直重複。

心理上:

儘管一些幸運的人沒有受到了

“核輻射”的影響,但心理一直是恐懼的,比受到了“核輻射”還要眼中,這些人們就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得了隱形疾病?會傳染給其他人嗎?人們對我的看法是扭曲的?這些想法一直是很多人的強烈困擾。加之原子彈在身邊的爆炸,人們對於未來的生活感到了無比的恐懼。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沒有資格去評論的。網友:且行且珍惜

蘑菇雲

二、廣島人民有什麼國民氣質?

說起廣島人民有什麼國民氣質,我在這裡給你舉個例子。

在原子彈爆炸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就逃亡到“防空洞”裡面去,裡面每一個角落都蹲滿了人,幼小的嬰兒緊緊的貼在母親的胸口上,老人們握著手裡的柺杖,顫顫抖抖的杵著,嘴巴像是說什麼似的,一上一下的,場面讓人不忍直視。

但在裡面發生這樣一個意味深長的一件事情,人們並沒有在防空洞裡面所哭泣、吵鬧,而是一言不發的坐著,躺著,睡著,沒有一絲絲吵鬧,只有這種無息的寧靜。並且在醫護人員給重傷者喂水喝的時候,周圍的人就會顯得格外的安靜,生怕吵著別人似的,眼睛平穩的看著醫護人員喂好了水目送離開。

是不是感到很震驚呢?說實話,他們的這些表現在我理解來是非常奇葩的,在災難中,我們唯一可以發洩心中的恐懼只有撕心裂肺的喊叫和無休止的吵鬧,因為只要這樣我們才能從中得到一絲絲可憐的安慰。但那些人們卻截然不同,大家一直都是中規中矩的,一直守護著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這種

“國民氣質”我是真的很佩服,很羨慕,這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沒有資格去評論的。網友:且行且珍惜

災後現場

三、廣島人民對於災後有哪些反思?

在當時廣島人民並沒有對這場災難有過多的指責,不去抱怨為什麼美國會投放“小男孩、胖子,”而是在思考災難的重建與恢復。

這裡面的歷史我們要重點強調一下,在1945年的時候,日本一直在海外進行殖民統治,其中就包括中國,當時的日本並沒有抽出一定的救援物質來支援廣島,因為一旦日本抽出時間來照顧廣島的話,虎視眈眈的蘇聯就一定會乘機攻打日本的,於是日本就放棄了對廣島的救援,對災區的人們只留下了一張“口頭支票。”當時災區人們並沒有責怪日本,因為國民在那個時期是對天皇有著絕對的信任和支持,天皇的一切大於天。

在之後的人們認為,原子dan的爆炸已成宿命,於是大家就不認真的去追究,而是轉移到一個實質性的話題“抵制zhanzheng,”而不是抵制原子dan,這種觀點也得到了人們的一直認可。

值得重視的是:

第一屆世界反對核彈和氫彈的大會是在廣島召開,這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但從某一種程度來說,這說明日本對於和平渴望的激情還是挺高漲的,但不幸的是,因為“美蘇冷戰”的客觀影響,導致了這場會議不是那麼的如願,實在是很可惜。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沒有資格去評論的。網友:且行且珍惜

除了廢墟還是廢墟


讀書感悟

一、讓我最感動的就是日本人民的“集體精神”。在書中我看到了這些篇章段落,一位中年男人被埋在廢墟中,看樣子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中年男子的表情十分的痛苦,當救援隊伍到災區來救援的時候,那個中年男人並沒有用強制性的口吻來要求救援隊伍,說什麼趕快過來救救我,快點來救我之類的話語,而是委婉的說了一句:

“你們好,如果你們有時間的話,麻煩你們救一下我,在這裡我表示感謝”

你聽了有什麼感受呢?如果換做我們的話,我們會不會覺得這救是應該的嗎?不是救援隊伍的義務嗎?但日本人民並沒有這樣做。

二、這其中還要說起日本的“舍小家為大家”的集體主義精神,如果你真正的瞭解日本的話,你就會發現,日本人民不管做什麼事情,永遠都是那麼的有禮貌。比如你幫助了他的話,他就會給你禮儀性的鞠躬,會說一些感謝的言語, 這在日本都是很正常的。沒有任何歧視可言,你可以把這種現象稱為一種行為習慣,或者說是一種民族禮儀。

在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