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色難”化為“容易”

“在緬懷逝者之時,對於健在的老人,要讓他們吃好穿暖,使其居安食美,有病及時醫治,使其能頤養天年,這才是對孝道的最好傳承。”首先聲明一下,上述文字沒有問題。但愛鑽牛角尖的我,“對於健在的老人,要讓他們吃好穿暖,使其居安食美,有病及時醫治,使其能頤養天年”能夠做到這些實屬不易,但我還是認為,僅僅停留在此也是不夠的。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論語》中: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也就是子游和子夏問孔子何為孝順。孔子說,要有尊敬,有和顏悅色。

“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難的事。

  解縉所對“容易”,見於西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今則不然,反以為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然傷於身,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為天下笑,故曰談何容易!”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陳得失,不可輕易從事。

解縉巧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極為工巧。

所以,“在緬懷逝者之時,對於健在的老人,要讓他們吃好穿暖,使其居安食美,有病及時醫治,使其能頤養天年,這才是對孝道的最好傳承。”建議改為“在緬懷逝者之時,對於健在的老人,要讓他們吃好穿暖,使其居安食美,有病及時醫治,要有尊敬,有和顏悅色,使其能頤養天年,這才是對孝道的最好傳承。”

(君說得對不對,歡迎友友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