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懟皇上“我不背鍋”,一人罵君王“不是男兒”,二美皆入史冊

文天祥被俘後就義前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個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汗青”就是史書的意思,古代用竹簡記事,使用前需要烤去水分,竹簡上冒出的水分就像冒出的汗一樣,“汗青”一詞指代史書的用法就是這樣得來的。文天祥知道,自己死後,史書上必留下他的大義凜然與慷慨赴義。因為我們國家史傳文學傳統的存在,引導了很多君王忠臣向前代明君直臣學習,也震懾了很多佞臣小人讓他們不敢無限作惡。

一人懟皇上“我不背鍋”,一人罵君王“不是男兒”,二美皆入史冊


史傳文學真的有那麼大的威力嗎?唐太宗李世民為奪皇權殺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之後急於重塑自己的形象。他需要自己的一些“典型事蹟”被史官有意或者無意地記下來,為此甚至重用了他大哥的謀臣魏徵。魏徵是什麼人,當初李建成被殺魏徵被帶到太宗面前時,太宗斥責他: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現在我們手足相殘都是因為你煽風點火!魏徵一個白眼翻過去回罵道:當初要是你大哥聽我的話,現在哪裡輪到你在這裡囂張!把魏徵收了,多好的史傳素材啊!君王不計前嫌,諫臣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至於之後史書記載的類似於太宗在宮裡玩小鳥都要躲著魏徵,害怕得一個玩物喪志的昏君稱號,魏徵則故意上奏拖延時間,讓小鳥在太宗袖子裡悶死的歷史故事就太多了。不管怎麼說,後來我們看到的是盛唐氣象。三國魏晉時代開始,司馬家族的名聲一直不太好。也出了一些家喻戶曉的成語,比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個成語就出自晉史學家習鑿齒撰寫的史書《東晉春秋》。東晉司馬家族造成的五胡亂中華的局面,直到今天還被人們耿耿於懷。司馬政權引狼入室,讓中原大地生靈塗炭,甚至讓漢人被屠戮殆盡,僅剩幾百萬人口,差點被滅族。最悲慘的記憶是,漢族女子小兒都成了別人的軍糧,小孩叫“和骨吞”,少女叫“不羨羊”。像司馬家族這樣的當權者,活該被罵。記入史書裡永遠罵下去。後世的作惡者,必有忌憚。

一人懟皇上“我不背鍋”,一人罵君王“不是男兒”,二美皆入史冊

唐太宗李世民像


翻翻我們的史書,能夠名垂青史的男子居多,女子並不多見。在一個男權社會里,女人的地位的確是受到壓制的,傳統的文化裡習慣把女人當成男性的附庸。但是總有一些特例,歷史上有一些奇女子,因為痛斥“渣男”,讓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鮮明的形象。

黃巢作為一代梟雄,曾寫出過“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氣魄的詩句,後來真的應了落第時的預言,只不過“香陣透長安”變成了大軍進長安,把個唐王朝攪得天翻地覆。就是兵敗亡身之後,他的一位姬妾還用一句話差點噎死了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

一人懟皇上“我不背鍋”,一人罵君王“不是男兒”,二美皆入史冊


秋,七月,壬午,時溥遣使獻黃巢及家人首並姬妾,上御大玄樓受之。宣問姬妾:“汝曹皆勳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其居首者對曰:“狂賊凶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上不復問,皆戮之於市。人爭與之酒,其餘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獨不飲不泣,至於就刑,神色肅然。

《資治通鑑》第二百五十六卷

就是這一句“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近乎於在諷刺了。僖宗在成都大玄樓接受時溥派遣使臣進獻的黃巢和他家人的頭顱以及他的姬妾,此時他擺出了勝利者的姿態向黃巢的姬妾問話:“你們都是顯貴人家的子女,世代接受國家的恩惠,為什麼要跟隨賊寇呀?”由此可知玩道德綁架這一套古已有之。這時候站在前面的一位姬妾回答說“賊寇逞兇作亂,大唐有百萬軍隊,卻不能固守祖廟,流落到巴蜀一帶,今天陛下責備一個女子不能抗拒賊寇,那麼朝中的王公大臣將軍統帥們又怎麼說呢!”這意思不要太直白:

你們男人之間的事自己解決不好,自己有百萬軍隊打了敗仗還要把責任推到我們弱女子身上,你讓王公大臣將軍統領們情何以堪,這個鍋我們不背!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談話就不能愉快地進行下去了。僖宗不再問話,下令全部在集市殺掉。人們爭著給黃巢的眾妾送酒,其餘的人都悲痛恐懼昏昏沉沉地喝醉了,唯獨站在前面的那位既不飲酒也不哭泣,到了處刑的時候,神態臉色肅穆坦然。這位奇女子沒有留名,卻留在了史冊之中,以一句“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振聾發聵。

一人懟皇上“我不背鍋”,一人罵君王“不是男兒”,二美皆入史冊


與《資治通鑑》這類正史並存的,還有老百姓俗稱的“野史筆記”,只不過在史學上這種“野史”也有個名字,叫稗[bài]史。在歷史上我們聽過不少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但是像後蜀這樣以十四萬兵力敗給宋軍六萬人的“事故”也不少。要不是因為野史裡記錄的花蕊夫人的一首《述亡國詩》也不會把後蜀的昏君孟昶推到聚光燈下。

述亡國詩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一人懟皇上“我不背鍋”,一人罵君王“不是男兒”,二美皆入史冊


一句“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直戳到了男人的痛處。罵亡國昏君的不少,但是罵這昏君和手下根本不是男人的估計也就是這獨一例了。我們最喜歡對比,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優越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君王豎降旗時,妾在深宮;十四萬人卸甲投降的時候,沒有一個有點男兒血性。這一句罵出了亡國之恨,頗有點史家筆法微言大義的味道。孟昶後來投降乞命,然後被毒死,再然後被人奪走妻妾,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沒有骨氣,亡國亡身!同樣的當我們的民族在最危難的時刻青年們喊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不會亡。這就叫男兒血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