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第一步:商業模式設計的最佳距離‖經營探索


創業第一步:商業模式設計的最佳距離‖經營探索

導語

紅海市場迅猛地擴張,藍海似乎被擠壓得愈發遙遠。多年來,許多理想家所倡導的藍海創業要麼被束之高閣、要麼見光死。

當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大部分商家毫無例外地開始了激烈的“圈地運動”,並著手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實施客戶精益化運營。

今天開始創業,你選擇任何項目都將步入同質化競爭,這幾乎是一個可以確定的大概率事件。

選擇什麼“內容”創業、的確是個問題,而糾結起來卻毫無意義;如果同樣的內容能換上“鋒利的外殼”——我指的是商業模式的系統化創新與改造,對於創業彷徨的你、不啻於一種戰略性優化的抉擇。

什麼是商業模式?前文我已提及,就是一種系統化的交易結構、連接於企業與用戶之間。

商業模式的疏理,有一個思考的主線:距離——企業與用戶的距離。

距離的長短,反咉了模式的複雜度,簡單理解:企業與用戶的距離越長,商業模式往往越複雜,反之則相反。

那麼在商業模式的選擇中,究竟追求距離更長、還是追求更短?

短是創業者實力的反映,長則意味著創業者追求“更巧”。

創業第一步:商業模式設計的最佳距離‖經營探索

一、商業模式設計,百般“糾結”的——短

企業與用戶之間什麼時候距離最短?這讓我想起幾何中兩點之間的線段——在商業交易中,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無疑最短。

但是,別忘了,在一個買方主導的市場下、商家林立,這樣“乾脆”的模式,要想成功你需要有超躍絕大部分競爭對手的實力背書,比如——

1.核心技術獨佔並被用戶高度認可。示例:格力空調,擁有核心技術。

2.渠道王者,市場份額高且控制力極強。示例:鴻翔藥業本土4000店,雲南霸主。

3.用戶凝聚力爆表,心理歸屬感十足。示例:蘋果手機,全球最先進的手機!

4.總成本遙遙領先,對手難以抗衡。示例: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同級微波爐成本可以壓縮到行業平均成本的60~70%……

好了,做個小結。要把商業模式做短而且有效,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必須要有鮮明而差異化獨具的實力背書。對於大部分創業者、特別是初創業者,你只能尋求把商業模式做“長”——雖然也並不容易。

創業第一步:商業模式設計的最佳距離‖經營探索

二、商業模式設計,創業者追求“取巧”的——長

1.降低資本投入,意味著運營資產更輕。

在創業過程中,投入建設和運營所需要的資本越少,也意味著運營資產變輕,反過來就是:要追求輕資產化運營。以經營桶裝水品牌為例(以下同)。在商業模式設計過程中,可以考慮貼牌生產桶裝水,也就是尋求既有水廠合作加工。

2.提高效率,就是把非核心業務外包。

作為一個桶裝水品牌,它的核心業務是什麼?水品類的研發設計以及品牌自身的打造。至於加工、推廣乃至銷售都可以統統外包出去,讓更專業的人去幹專業的事,這才是最大的效率。

3.現金流越滾越大,意味著要向你的上游或下游持續“借錢”。

桶裝水品牌經營者,可以考慮向下遊代理商推行“返利政策”,而返利的週期內、他們的“利”會持續充盈你的現金流;他們賣的越多,利就越多,你的現金流也就越來越大。

4.發展更快,就是借不一樣的“勢力”。

企業好比一輛“牛車”,我指的是“循規蹈矩”發展的話。但是如果你善用合夥人制,那麼拉車的人就不只你一個了——拉車的人越多,車跑得就越輕盈車輪也滾動得越快……可借用的“勢”很多,還包括政策的勢、新技術的勢……

5.彌補某項資源不足,換句話也叫“資源整合”。

在你的模式設計中,可以調配企業內部利益分配的比例,比如初期可以加大市場部的分配比重,給他們以更大的動力;同理,對於企業先天資源匱乏的“點”,我們可以調動我們的優勢去吸引外部資源的進入,如缺渠道、可以和區域市場龍頭聯合設立二級公司……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商業模式的取巧,的確可以解決許多實際問題,但它固有的代價就是:使企業與用戶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長,起始的“直線”也變成了錯綜交織的曲線。

創業第一步:商業模式設計的最佳距離‖經營探索

結語

商業模式的設計,什麼才是最好?事實上,只要契合你的資源現狀並且能夠有效落地的,就是最佳的選擇。

另外,商業模式本身不是僵化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市場環境的躍遷,原有的商業模式也必定在動態中持續調整和優化。

一家企業與用戶的理想距離,究竟應是零距離、一根線段的距離,還是百轉千回的曲線長度……我不確知!但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創業者,我能告訴你的積極建議之一:就是要把商業模式的設計納入你創業思考的第一步。

創業起始,商業模式一旦切對了,你就奠定了贏的基礎;如果模式都落伍了,那麼、開始很可能就意味著結束。

創業第一步:商業模式設計的最佳距離‖經營探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