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选择死亡,也许是一种荒诞的“向生”的活法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郑智化在歌中唱到:“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你的泪也挽不回的枯萎。”

对于已经用生命作出决定的张国荣来说,这样的话显得有些太矫情了。

对于张国荣的这种死法,我们能说些什么呢?

张国荣选择死亡,也许是一种荒诞的“向生”的活法

最正常的反应,当然是惋惜,不解与痛惜。有的人会愤怒,恨他这样突然离开世界,其实这样的恨也是一种爱,还有的人则对他的自杀表示鄙视,认为这是一种没出息的行为。

这些话张国荣都感觉不到了,那么就让我们尊重他的这一选择吧。

“不要告诉我永恒是什么,我在最灿烂的瞬间毁灭”,我相信他从楼上跃下的时候,大概不会有这么诗意的念头。但是,我还是尊重他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张国荣选择死亡,也许是一种荒诞的“向生”的活法

看一下张国荣饰演的电影角色:《霸王别姬》中的戏痴程蝶衣也许是他的自我写照,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比他演得更好。《英雄本色》,《纵横四海》之类的动作片中,他永远是小弟弟,尽管身手也很潇洒,但小脾气总是有的。《倩女幽魂》中的文弱书生宁采臣,也是不做第二人想的,他的执迷。《金枝玉叶》,《阿飞正传》,《安娜玛德莲娜》,《春光乍泄》中,他都是城市中俊秀而苍白的青年,倔强的忧郁,彷徨的迷离。而在《胭脂扣》,《白发魔女传》中的负心汉,则抒写出他内心的优柔。

张国荣无疑是敏感而脆弱的,甚至传出了他精神抑郁的说法,作为平静生活的我们,也许根本体会不到他活的痛苦。

张国荣选择死亡,也许是一种荒诞的“向生”的活法

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和外面的世界抗争,但有的人除了和世界打,还要和自己交战,他们承受的内心的挣扎,分裂,绝望,即使我们不悲悯,也不应该去鄙视的。

再提起加缪的那句话:在荒诞的世界中,人最终能够坚持一种信念,担当荒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做的,而对于那些担当不下去的人呢?从荒诞中挣脱出来是不是一种解脱?自杀是不是一种活法?选择自杀是不是一种自由?

张国荣选择死亡,也许是一种荒诞的“向生”的活法

我知道这样的话,好像不应该说出来,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想起了自杀的诗人海子,以及他所处的那个年代。

那年头海子可以从南走到北,从北走到黑,在他自杀前的流浪岁月中,可以,身上没有一分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据说他走进昌平的一家饭馆,开门见山说自己没钱,但可以给老板背诗换顿饭吃,老板说诗他听不懂,但他可以管诗人吃饭。

大家的眼中只有海子,可有谁注意到他旅途中的路人,冬天里的柴禾,四季中的粮食?

是他们,不懂诗却懂得尊敬诗人的人们,给了他所需的养分,绽放的信心,才让诗人成为诗人。

最后,海子痛苦的兴起,索性表现了一把自杀。

好在,他享受了选择死亡的权利,社会也尽到了让他吃饱饭的责任。

张国荣选择死亡,也许是一种荒诞的“向生”的活法

让我们也尊重张国荣的权利吧,这也许是对他亡灵的最好祝福。

在张国荣主演的电影《白发魔女传》中,姬无双是个连体人,最后被练霓裳劈开,其中的弟弟临死前说道:“从来没有这么舒服的躺着。”

我知道这样的话也是不应该说出来,但我真的希望张国荣接触到大地时,是这样没有痛苦的离开。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最后,我用泰戈尔这句诗结束今天这篇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