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經過慧解脫來的話,你要具備的條件其實是蠻犀利的

  為什麼要修慧解脫是一種巨力萬鈞的現象?這地方我簡單跟各位講,我們一般的大腦是用在這裡,叫隨機命題、獨頭意識,為什麼?因為你是五官接觸五塵境界,從小最偉大的冤親債主就是爸爸媽媽。看著我“叫爸爸”,媽媽來也是一樣“叫媽媽”,他就莫名其妙你在講什麼,他腦筋就開始運作了。運作就是五識、意識、第六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綜合運作,那一套給唯識去處理,我們不管了。我們在講的時候只大概給你講五識跟第六意識的關係,偶爾會帶一點意識,意識帶法塵,第六意識是把你的法塵跟五識綜合在一起的作用。我這定義跟你們傳統的定義是不一樣,我是從行法中來看。

  當你的第六意識拿你的意識跟五識起作用的時候,因為你來自於五識、五塵,五官接觸五塵而產生的都叫獨頭意識、隨機命題。我坐在那裡,你看那裡,我走到這裡,你走到這裡,是眼識在影響你。我現在講,經過聲塵,你的法塵就跟你的聲塵結合了,然後你的大腦就開始啟動他的邏輯,這叫綜合法塵,在這裡就是隨機命題。

  法塵起作用的時候就自爽,自己坐那面白日夢慢慢笑、微微笑,笑到流口水。假如沒有,煩惱更是自生法塵起作用,那就是三惡道輪迴,十二因緣的情況,我們叫福德無限大,你會在那面無限的生死輪迴,這是凡夫的隨機命題。

  現在,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命題,你才能夠離開這種莫名其妙的生死輪迴,這是一般凡夫,有福報沒福報而已。從正確命題以後,他就產生思維,善思維、正思維這樣的情況,但是思維也分兩個部分,一個是世間思維,他就產生功利結果,功利結果有成有敗,他還是負的無限大,他在十二因緣裡頭。

  世間人他有定位,正確命題有定位就會思維,沒有定位不會思維,我們常跟你講,你必須定位,在世間定位你也會成為成功的人,不會失敗。跟修行有什麼不同?修行從善思維開始,他具備一個條件,他只有一個條件,“就是我這樣做,對嗎?”他會思考這個問題。很多人在世間要工作,喜歡開店當老闆滿足我執,他的思維開始,我就把店開好,把他裝潢好。開店不難,裝潢四百萬,就開始想,自爽啊,開始四百萬如何如何,結果第一天開幕賓朋滿座,第二天門可羅雀,第三天準備倒閉,然後負債五六百萬。因為他沒有想過,我花四百萬,平均兩年還是三年、甚至於四年,每年就要先賺一百萬的裝潢費,我收費要收多少才夠,要多少客人才夠,他沒有去思考這些。假如要思考這些,我這樣能不能做到,要如何做到,我花這些錢這樣做值得嗎?我想你就不敢這樣冒冒然跳進去。

  所以你會發現這時代做什麼最好賺?室內裝潢最好賺,因為大家都想當老闆,要當老闆一定要先花一筆裝潢費,企業形象。企業形象一定要把室內佈置的很好很漂亮,你有沒有佈置過,我看你在笑,應該也花了一筆,這是年輕人的大頭病。

  這個思維,他會去一套思維,那種一套思維缺少“這樣做對嗎”,所以不叫善思維。你會發現,父母親跟孩子起衝突都在這裡,孩子要做,要做沒錯,可是你這樣做是要死的,缺少這個“我這樣做對嗎”,那不是問對不對的問題,因為他有很多驗證的標準在,你能夠具備這個部分,你就叫作修行人。

  正思維才是我們正式修行的,這只是一個起步,說你具備這資格了。正思維是指你開始對於我們所講的靈性的生命這一塊開始在探討,雖然你完全沒定義也不知道,但是你有所覺醒,我人生這樣好象不對,人生有沒有真正的正確的,開始朝那邊走。

  這個在我們現代的語言裡,正思維的部分我給你列了幾種,人生、生命、人性這三個方向,你去思考他的本質,就是我們講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這是兩個,生命的存在與真相,人生的目的與方向,一共三六一十八。當你開始在思考,當然沒有答案,有答案你就成佛了,沒答案是很正常的,但是你開始在追求這些東西,你就進入正思維了。

  等正思維,基本上你要開始走上去了,要開始行了,儘管你還在摸索在找,你也是在修行,你要注意。我們給修行作一個定義,第一個,你有沒有那個腦袋,找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個能力一定要有。你要發現問題跟解決問題,這講起來是兩句話,如何發覺問題就是疑情,你一定要有疑情,然後去摸索,摸索就在做,就是實踐。“疑情、摸索、實踐”三個要素是你具備行者的基本要件。至於是不是在佛堂裡修,在禪堂裡修,或者在佛門中修、佛門外修,那不是重點。只要你具備這個條件,你要再附加一個比較壯觀的,那就叫作邁向未知,無盡的超越,大概這三套標準,你就可以看到。

  就是我們想要經過慧解脫來的話,你要具備的條件其實是蠻犀利的,通常慧解脫的人都是從實際生活中來體驗,不是從佛教的經典裡頭來搜尋。所以我們說,這些叫作隨緣行,隨緣來修行的,隨緣行的菩薩都是指在生活中實踐修行的人,我們都把他歸納為隨緣行。隨緣行,就有人這樣問,他的成就會不會跟我們正式修行的人一樣,就是正法行,按照科班訓練的,會不會一樣呢?當然不會一樣。因為隨緣行絕大部分修的都是慧解脫,他不是修定解脫,而且他沒有終極目標,因為要終極目標一定要轉過來正法行,也就是我們講的心法工程的訓練,要不然你在世間是不可能。隨緣行會修大福報,原因就在這裡,這些人都很善良、很積極。這個部分是講他們通常,慧解脫是修到善思維,正思維也有,淡淡的,因為他缺乏推力,推動的力量。

擷自《華嚴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