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文: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雙十一張友文”在漢播報第24則)

這次疫情對我觸動很大,讓我有時間靜下心來看月亮、碼字,並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反省自己。小時候,躺在墳堆上看太陽落山,看它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線之下才肯回家。當時,還尋思太陽在哪兒睡覺、吃飯。後來隨著學業的加重、生活節奏的加快,就把凝視太陽和月亮升起與落下的事情給忘了。如今的生活節奏似乎與童年相差無幾,譬如可以在陽臺上欣賞月光,甚至觀天象,而不是一起床就直奔漢江灣,去"上吊"或跑跳。當然,還讓我有時間學做"家庭煮婦"。

昨天夜裡並沒有"做學問",倒也過得蠻充實,因為我在專心做家務。在我已知的人生中,第一次學著做"雪裡紅"。只是材質不是榨菜,而是菜薹。為了敘述方便,暫且把醃製的菜薹稱為"雪裡紅"好了。

妻子依然下班很晚,20時以後才到家。此前,我一個人在家一邊踱方步,一邊拍肚臍眼,且拍得山響,並不用擔心影響他人。妻子到家後提醒我說冰箱裡的菜薹壞了,我說一個人一天能吃多少?總不至於丟掉。她說可以醃起來。就這麼一句,一下子點醒夢中人。我馬上動手醃製菜薹。

數天前,漢川好心人送我們兩大捆菜薹,至今還剩下一捆,置於冰箱久矣,差不多要壞掉了。我先得將它們的皮和筋去掉。站著侍弄時,低著頭、彎著腰,真像一個大問號,時間長了,脖子痛、肩膀酸,與坐在電腦前的感覺沒有異樣。這時才覺得讀書還是輕鬆些,做家務事也不輕鬆。小時,看到父母醃製東西,只是偶爾在旁邊瞟一眼,卻沒有虛心學習,當時因為沒有學到真經,如今就有些為難,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藝到用時方恨少")。

一個多小時後,才完成摘、掐、洗等第一道工序,下一步則是醃製。畢竟是第一次,到底放多少鹽較為合適有些犯難。好在家中的鹽比較多,可以用來做試驗。這麼一想,就放開手腳,奓起膽子撒鹽,結果可想而知。

在醃製的過程中,充分地領略到了做家務不易,才知當年父

張友文: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雙十一張友文”在漢播報第24則)

母的不易。我的博士生導師湯哲聲教授曾經對我說,你的孩子現在不會理解你,只要到你這個年紀,他才有所醒悟:"當年老爸也不容易"。的確如此。"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子才知父母恩",這話不一定對,要看人對此語的開悟程度。有的人還沒有到養子的年紀,他(她)也會知曉父母的恩情,而有的人頭髮白了,都不會省事。《在武漢的第7天,我沒有爸爸了》那篇小文中,敘述者說從小到大,都是父親給她做飯,她沒有為生前的父親做過一頓飯。父親因為這病走得如此突然,對她打擊實在太多,至今連骨灰都沒有見著。彼刻,她才後悔沒有為父親做飯,覺得對不起父親。

昨天寫完日記後,與母親通話25分鐘。自從武漢疫情發生以來,每隔二三天,就與母親通一次話。現在才明白母親每年不厭其煩地燒飯,並請亡靈回家做客的良苦用心。也就是說,直到現在我才理解母親當年的做派,而且是這個大疫情發生之後,才理解得比較透徹。


母親的舉動無形之中培育了我的敬畏之心,提醒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先,還讓我學會了忍耐和等待。等飯菜做好後,我們得先為逝去的親人添飯、倒酒、燒紙、磕頭和炸鞭等,這些程序走下來不會少於半小時。那時,我的肚子都餓癟了,關鍵是面對這麼好的菜不準馬上動嘴開吃,著實有些著急和無奈。母親這麼做,她本人也許不認為是在教育我們,只不過是在傳承文化傳統——先傳後教。

關於雪裡紅的做法,本來還可以寫細一點、寫多一點,一是因為時間關係,二是要分清主次,看點還在後面呢。今天中餐,燒的是自己做的"雪裡紅",才知鹽放多了,多得不敢想象,以至於用開水沖洗過兩次,其鹹度依然不減。不過,從此還是學了一招,以後就有經驗了,因為"自古成功在嘗試。"

從今天起可以查詢"研考"成績和大學英語四六級分數。如果不是因為武漢疫情,這些成績早就發榜了。下午有學生給我報喜,說大學英語四級通過了。考生如果成績理想,理所當然高興;如果不滿意,也不必尋死覓活,堅強地活下來,保存實力,來年再戰。我相信經過這次災難之後,許多考生心態應該多了幾許淡定。趁"軟禁"期間,多多思考人生:人生只是一個過程,重在參與,只要盡力、打拼了,就無怨無悔。"雙十一張友文"參評"副教授"和"攻博"各十一次,雖然結果來得有些晚,但我覺得自己的人生精彩、豐富,並不怕他人嘲笑我笨,至少比曾國藩的爸爸運氣好。曾國藩的DAD考秀才考了17次才中。這麼一想,就釋然了。沒有考好或沒有發揮好的學生,請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心懷夢想的學子們不要放棄,只要心中有夢,就能夢想成真。"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你只要持續不斷的追求與努力,生活不會虧待你。請你要堅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人世間還有亮光,惟願你們心中充滿大愛……

每天寫"在武漢播報",還是非常費時的。可是不寫不行,如果不寫的話,朋友就會問我是不是有什麼三長兩短。昨天沒發朋友圈,老友王仲剛書法家、學者吳學鋒博士、攝影師李樹範副處長等就來催問,看來是停不下來了。北方某高校知名教授說:"你發的武漢播報,我每天都認真看,你不發我的,在朋友圈兒裡,我也看。我覺得寫的非常好!作家方方的日記在朋友圈裡傳,她有她的角度,你有你的感觸。你這個播報呢,我覺得一樣具有價值,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這都是武漢封城後,戰勝疫情中難得的據武漢人寫下的資料,你可千萬別小覷了這份工作,這是將來研究湖北歷史、研究武漢疫情的寶貴史料,你做的這項工作非常有意義。謝謝你!讓你能夠繼續每天堅持!"

"雙十一張友文"在此還多說一點。最近,有領導到武漢市武昌殯儀館檢查特殊時期的殯葬工作,並看望慰問戰鬥在一線的幹部職工,感謝兄弟省市來鄂援助人員,對他們忠於職守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可是,對於這些兄弟省市來鄂援助人員的相關待遇似乎沒有落實,至少我沒有看到。譬如醫護人員的孩子中考可以加十分;20日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發佈《湖北所有A級旅遊景區5年內對援鄂醫療隊員免門票》,活動對象為援鄂醫療隊員,包括國家、軍隊及各省醫療隊所有隊員,以及湖北省所有醫護人員。上述優惠政策怎麼就沒把來鄂援助的殯葬工作人員包括進去呢?殯葬工作人員向來不被他人理解,甚至受他人歧視,在這個特殊時期,可別忘記他們。他們的苦與痛只有自知,他們最大的苦卻在心中。如今,醫護人員由以前的"因感染而死亡"一律改為"殉職",大約是因老百姓的強烈呼聲而改口。在此,我也要替殯葬工作人員呼籲一下,或許管用。也許我的性子太急,針對殯葬工作人員相關政策待遇也許正在制定之中,我們就先等著吧!相信有關部門能聽得見老百姓的呼聲,畢竟現在是非常重視民意的年月了。

本來這則播報的題目先定為《第一次做"雪裡紅"》,而且這一塊所佔的比重也比較大,臨時起意改為《請關注殯葬工作人員》,無他,旨在為蒼生說人話!

作者張友文簡介:文學博士、副教授;自詡"雙十一張友文"(參評"副教授"和"攻博"各十一次)、自名"公安文學言說者"、自號"功不唐捐齋主";出版《回望公安文學》等專著四部,受邀至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等院校及公安實戰部門講授"公安文學"43場次,並在部分高級中學和高校進行(公益)勵志講座數場次。微信公眾號:gh_7b4e98b35f4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