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看一個年輕美女怎麼還原旅行,您認同麼?

還原旅行

——很多人把旅行當作一種逃離的好方法,顯然是沒有學會接受的新手。

有陣子,人們沉浸在一個旅行的狀態中。像讀書考證一般做攻略,瞭解當地文化背景,像規劃人生路般的規劃路線,更像學習福爾摩斯碼般的小心翼翼,生怕驚醒了那顆塵埃落定的心靈。

塵埃落定?的確如此。大多數人終究會選擇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著。這大多數人有的還能找到聊以自慰的方式,以此慰藉自己:“生活不一定在別處;有的則進入對生活的長眠狀態中,等待甦醒;有的則進入了憧憬,卻奈何沒有行動。

那麼成長怎麼辦呢?

成長在這已然經歷了推敲,從名詞轉換為動詞。不止是人,生活也 一樣,需要成長。而成長的第一個課,並非是逃之夭夭。

很多人把旅行當作一種逃離的好方法,顯然是沒有學會接受的新手。很多人會問,去哪旅行為好?老實說,這就像做語文閱讀題一般,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你是問我本人最美好的感覺是去的哪些地方的話,那我會告訴你,獨自在陌生的島嶼醒來是旅行中最美好的體驗。

雜談,看一個年輕美女怎麼還原旅行,您認同麼?

清新隨處可感,奇遇也接踵而來,你會發現,原來當你迷失於這個世界時,大可不必著急。不知如何前進時,便選擇重新愛上。

如果能夠有高度,有深度的去衝破這個世界給人們所帶來的孤獨;如果能夠有智慧並懂得旅行的真諦的話,我想,那個時候你對旅行才是發自肺腑的真誠。

旅行,在我們的生活中成就的並非只是單純的“吃喝玩樂”,也不是在逃離某種壓力時的最好託詞,更不會是為了享受而享受。更多的,該是為探索而前行,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總會慢慢迷失自己的方向,陷入到一種以螺絲釘的自己,在很平凡的位置,努力著,慢慢的,自我成長。

那些千篇一律的軀殼太多了,而有趣的靈魂少之又少,我們只有讀萬卷書,走在路上,探索著生命裡的某種希望,某種力量,思想和靈魂才能同時走在路上。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商業極度發達,宗教信仰的印度人安生立命於此,如果你一個人在街上閒逛的話,隨處見到摩托飛馳而過的年輕人向你投來飛吻。他們把這樣的日子過得很自在。

雜談,看一個年輕美女怎麼還原旅行,您認同麼?

開小艇送我們到紅樹林島嶼的是一個陽光的男孩,細小的眼睛遇見一笑,便成了一條線,同時,引起你注意的會是他那潔白的牙齒,估計是長年島嶼開小艇,皮膚被曬黑的緣故吧。這絲毫不影響他的風趣。一直在讓大家猜他的年齡。

後來他和大家分享他的成長經歷,從8歲開始就學會開船出海,家裡很窮,所以也沒念什麼書,就陪著老爸,以此謀生。看見他腳上的那雙“夾仔“鞋,他正講得眉飛色舞呢.生活的拮据沒有在他臉上留下一絲愁容,成長的缺失在心理強大的人那兒,顯得不動聲色的穩重.反之,他的幽默風趣惹得大家笑得無拘無束。

原來旅行不見得是苛求享受,和當地居民聊聊天,哪怕語言不同,當你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與其溝通時,你都會獲得一些新的活力。在途中,即便什麼風景都沒能拍下來,但有時,美好的片刻是應該留給眼睛的,我們越來越依賴科技的力量,實則留在心中的事物才是永恆的。

深圳是一所年輕且有溫度的城市。

她從一個小小的漁村,成長為了當下的書香城市,崛起的金融城市,無疑是一個力挽狂瀾的崛起。

雜談,看一個年輕美女怎麼還原旅行,您認同麼?

記得深圳有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大雨之後,積水橫躺路邊,於是路過的人們總是格外小心,這時,一輛小轎車經過,我停止了前行的腳步,佇立在車旁。這時,只見車內司機輕輕的轉動方向盤,以保證車輪靜靜的,輕輕的劃過,而不讓水濺到路人。

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不外呼保持著這樣一種,不輕擾,不間斷,互為著想。看到這溫情的一幕,內心泛起漣漪,書香的城市,富有內涵的舉動,這成了旅行途中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走過的路,看過的人,感受過的事情,都會成為你日後生活的一種沉澱,你在途中感受到的,好的壞的,都會是一種經歷。旅行,讓你在途中更好的認識自己。

旅行沒有強行把我們拉回最基本的需求, 而是恩賜重新開篇應對生活的狀態,故稱,還原旅行是一種成長。說到底,旅行就是尋找在路上的感覺。

雜談,看一個年輕美女怎麼還原旅行,您認同麼?

作者近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