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與音樂:路易十四的音樂威權

宮廷與音樂:路易十四的音樂威權

每當筆者走上內金水橋,進入紫禁城太和門前的廣場時,刺眼的陽光映照在宮殿金黃色的琉璃瓦屋頂,心中總是不由的燃起敬畏之情。尤其早習慣於北京胡同那日常百姓的灰黑色屋頂,紫禁城的金碧輝煌更增添了它的特殊。身在其中,除了感到自己的渺小與脆弱,更感受到皇權政治的威嚴肅穆。偌大的紫禁城,想必曾經有過各種絲竹管絃之聲迴盪其中吧!但是怎樣的音樂才能夠與這華麗的建築群相得益彰,除娛樂功能外,還得突顯統治者的威權呢?不久前紅極一時的宮鬥劇《延禧攻略》中,出現了西洋樂隊演奏帕赫貝爾《卡農》的一幕,然而那現代樂器的形制與誇張離譜的演奏方法,多少扼殺了對於清宮中流淌出音樂的各種遐想。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古典音樂確實曾在紫禁城中出現過,最早或可以追溯至康熙時期(西洋樂器傳入中國則早於明朝),據說康熙皇帝十分喜愛西洋音樂,甚至還自己演奏。到了亁隆時期,紫禁城內甚至籌組了西洋樂隊,也就是說《延禧攻略》中的劇情是其來有自的。其中筆者最感興趣的,是一則傳說:據說亁隆43年,紫禁城中曾經上演意大利作曲家皮契尼(Niccolo Piccinni, 1728-1800)的歌劇《切奇娜》。儘管已經有競業的學者做出研究,指出這則傳聞應該是後人穿鑿附會,虛構的成分大於真實,不過筆者卻深深地被這則有些“浪漫”的傳說吸引,並因此想起了距離紫禁城半個地球之遠、同樣恢宏絢麗的法國皇宮——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

法國的巴洛克音樂風格,在音樂史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這來自於法蘭西獨特的政治背景,尤其是“太陽王”(le Roi Soleil)路易十四的威權統治。深諳政治權術的太陽王,將音樂與藝術視為王朝統治的一部分,對音樂擅加利用,可以增加統治者的權威性,併為政治作宣傳。相較之下,同時期已經發展得相當白熱化的意大利巴洛克音樂與藝術主要來自於宗教的權威,當時的意大利政治版圖分崩離析、還未成為大一統的國家。反觀法國,在路易十四的統治下,政治的威權使得國家強盛而統一。因此,要談論法國的巴洛克音樂,就不能不提路易十四;而提到路易十四,他的那座充滿政治籌劃、同時又璀璨奪目的“凡爾賽宮”又得首先介紹。

路易十四出生於1638年,是著名的“孩子王”,5歲時就已即位,由母后安娜與紅衣主教朱爾·馬薩林共同輔政、攝政,直到1660年才親政。他的父親路易十三當政的時候,許多王侯貴族起身造反,地方勢力時常影響中央政府,幼年的路易十四目睹了這一切,瞭解了中央集權的重要,極力避免“藩鎮割據”、地方勢力威脅政府這樣的事情發生。打小就痛恨貴族的路易十四,在1661年開始下令在巴黎西南郊外的凡爾賽地區、路易十三原有的狩獵行宮基礎上徵地,擴建凡爾賽宮。經過兩位建築師的工作,1688年皇宮主體建築先行完工,而宮殿的全部完工加上那佔地800公頃的花園則要到1710年才落成。因此,凡爾賽宮從開始擴建到全部完工,耗時將近50年,歐洲大陸上最耀眼、豪華的王宮,也正式誕生。

這座皇宮的落成,充滿了路易十四的政治佈局。首先,兩次由投石黨引發的法蘭西內戰,加上幼年時目睹的王侯貴族作亂,讓路易十四下定決心解決這個問題。1682年,路易十四下令王國的政治中心從巴黎盧浮宮遷至凡爾賽。這座新建的華麗的凡爾賽宮,有著數量驚人的房間——大約2000多間,足以容納三千多人進駐。路易十四以懷柔的“杯酒釋兵權”政策,將廣大的王侯、大臣、貴族、主教等通通招撫至王宮中,與自己生活在一起。在這無比雄偉、富麗堂皇的嶄新宮殿中,不時舉辦各種宴會、舞會、戲劇演出。果然,這些生活在爾賽宮的皇族親貴們,無心也無力再發展地方勢力,一個強大的政治集團與中央權威得以確立。

凡爾賽宮的建築美學,就像法國的巴洛克音樂一樣,在許多細節上充分體現了政治目的。在凡爾賽宮,一切都是左右對稱,規矩、整齊而有著鮮明的秩序。主體建築南北對稱,東西向的中軸線將皇宮主體一分為二,太陽的升起與落下正好都在中軸線上,“天下君王”的象徵性不言而喻。凡爾賽宮的花園更是大得驚人,花園後方甚至與小森林接在一起。筆者的老師曾說,自己多次拜訪凡爾賽宮,總會在這座森林中迷路。花園中的噴水池、花圃景觀同樣講求對稱,重視規則,意指在路易十四的領導下,這裡的一切都有著紀律與條理。凡爾賽宮的音樂活動興盛,音樂被視為政治活動的一部分,這也進而影響了音樂的形貌與呈現。在路易十四的宮廷中約有200位音樂家,比今天一般的現代大型交響樂團的固定成員還多。面對數量龐大的音樂家,凡爾賽宮也成立了幾個不同的音樂部門來加以區分和管理。這幾個部門大致上可以分成:1.皇家教堂音樂部(Musique de La Chapelle royale),2.室內樂部(Musique de chambre),3.大馬廄部(Musique de la grande écurie),4.國王的二十四把提琴樂團(Vingt -quatreviolons du roi),5.小型提琴樂團(Petits violons)。皇家教堂音樂部主要是由聲樂、風琴等宗教性質的樂器所組成的,室內樂部則包括了絃樂器、琉特琴、羽管鍵琴、長笛等。比較特別的大馬廄部是管理軍樂的,大部分管樂器(長笛除外)、打擊樂器都分屬此部門。因此與室內樂部相對,大馬廄部具有室外的性質。大馬廄位於中軸線的北側,南側相對應的則是小馬廄。軍樂隊歸大馬廄管理,儀仗隊則屬於小馬廄部門。

在凡爾賽宮,“樂團”是一種特別有代表性的存在。法式樂團有著嚴格、明確的分部,與我們現在熟知的樂團概念有著相當大的不同。在大馬廄部中,構成木管樂器主體的12把雙簧管(12 hautbois),被分成五個聲部,除高音、低音聲部外,中音聲部還被細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中音、下中音與上低音聲部。法式樂團的分部,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國王的二十四把提琴樂團”,這個樂團在路易十三時代就已經設立。24把絃樂器同樣被分成五個聲部,高音部(dessus = soprano):小提琴6把;中音部(haute-contre=alto):中提琴4把;下中音部(taille = ténor):下中音提琴4把(該樂器今已淘汰);上低音部(quinte = baritone):上低音提琴4把(該樂器今已淘汰);低音部(basse = bass):大提琴6把。從編制上來看,可以發現中、低音樂器是被特別強調的,高音反而較為單薄。法式樂團的特點就在於中低音聲部的加強,比起意式樂團著重於亮麗的高音聲部,有著繁複花俏的裝飾效果,法式樂團配合著國王的威嚴與沉穩,營造出莊嚴肅穆的音樂風格。這種風格的音樂尤其被一位凡爾賽宮廷音樂大師、同時也是路易十四的玩伴呂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發揚光大。

宮廷與音樂:路易十四的音樂威權

呂利出生於意大利,年幼時來到法國發展,因為舞蹈與音樂才華,加入了國王的二十四把提琴樂團,並在1653年的時候與青年的路易十四共同跳了一出《夜之芭蕾》(Ballet de la nuit)舞蹈,從此開始了一段漫長的與國王合作歲月(順帶一提,路易十四就是因為在此劇中扮演阿波羅,因此才有了“太陽王”的美譽)。在路易十四親政後,呂利被提拔為宮廷音樂總監,之後成功地開創了法式歌劇,為巴洛克時期的法國音樂立下了一座高峰。法國原本盛行舞蹈,宮廷舞劇(Court ballet)早於16世紀就開始在法國宮廷中流行,這一由藝術家創作,融入戲劇、舞蹈的表演形式,流傳廣泛。到了17世紀,歌劇首先由意大利人創作出來,威尼斯樂派的幾齣代表性歌劇曾赴法國演出,但未激起共鳴。直到路易十四開始想要創作出有別於意大利風格的歌劇時,才找來呂利規劃、設計。終於在1672年,呂利成功的研創出“法式歌劇”,又被稱作“音樂悲劇”(tragédie en musique)。與日漸成熟、愈來越傾向華麗風格、炫耀技巧的意大利歌劇不同,法式歌劇講求法文的韻律與歌詞的關係,音樂細緻、清晰,對於戲劇性要求很高,對比之下,意式歌劇則顯得有些華而不實、過於空洞。與呂利合作的劇本作家基諾(Philippe Quinault, 1635-1688)是法式歌劇的靈魂人物,他受到了著名古典悲劇作家高乃伊(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影響,創作了符合呂利需求的歌劇劇本(高乃伊也與呂利合作過歌劇)。

宮廷與音樂:路易十四的音樂威權

呂利在歌劇開始前的序曲(Overture),以固定的格式寫作,那就是以慢板為主,加入若干短小、輕快的快板段落(常使用賦格),形成“慢-快-慢”的範式,成為了所謂的“法式序曲”。其中慢板段落是序曲中的核心,帶有附點的音型,通常會演奏得比譜面更長一些,營造出高貴典雅,特有的華麗風格。與意式序曲的“快-慢-快”相對,法式歌劇是為宮廷演出的,開場必須相對緩和,才能配合王公貴族優雅的步調。而法國人喜愛跳舞的傳統,則被融入到歌劇中。舞蹈的段落在歌劇中特別重要,這是直接延續自“宮廷舞蹈”的。在娛賓段(divertissenment)中,樂團會演奏出各種舞曲音樂,合唱團與主要演員都可能加入到舞蹈中。另外,呂利創作的歌劇,序幕(prologue)部分通常為對君主的歌功頌德。由合唱團演唱出讚頌君王的音樂,這看似有些“拍馬屁”意味的橋段,更增添了現代人觀賞法式歌劇的樂趣。

宮廷與音樂:路易十四的音樂威權

能夠代表凡爾賽宮的音樂遠遠不止上述的這些,文治武功的路易十四,本身是業餘的音樂家與十分優秀的舞蹈家。他對於藝術的獨特喜好,讓17世紀的法國音樂獲得發展,並幾乎離不開君王的審美風格。路易十四喜愛音樂的程度或許超乎了我們想象,擔任國王女兒音樂教師的德拉蘭德(Michel Delalande,1657-1726)曾經寫下一套由舞曲構成的樂團音樂,名為《國王的晚宴音樂》(Simphonies pour les Soupers du Roy),顧名思義,這套作品就是在國王晚餐時演奏的音樂。路易十四時代著名的維奧爾琴演奏家、作曲家馬雷(Marin Marais,1656-1728)更寫作過一首《為國王睡前而做的三重奏》(Trios pour le coucher du Roy),樂曲中溫暖、輕柔的旋律,讓國王溫柔地進入夢鄉。庫泊蘭(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1714年的一套由四首組曲譜成的作品,由於是獻給路易十四的,因而被稱為《皇家音樂會》(Concerts Royaux)。透過這些音樂,我們得以遙想凡爾賽宮當年的闊綽壯麗,以及帝王空前的奢華。在古樂運動的推波助瀾下,這些作品一一被灌錄成唱片,甚至連“國王的二十四把提琴樂團”都被重建出來。古提琴大師薩瓦爾(Jordi Savall)對於復興凡爾賽宮的音樂功不可沒,由他率領子弟兵 Le Concert des Nations灌錄的多張專輯,都是相當精緻而珍貴的。他的一張名為《凡爾賽噴泉》(Les Grandes Eaux Musicales De Versailles)的專輯,裡面甚至呈現了“大馬廄部”的軍樂作品。除此之外,薩瓦爾甚至向前追溯至路易十三時代,錄製了一張路易該時期的管絃樂專輯。路易十四過世後,高壓的社會氛圍突然解禁,隨後畫家華託(Antoine Watteau, 1684-1721)與音樂家拉莫(Jean Rameau, 1683-1764)大顯身手的時代到來了。路易十五時期的法國洛可可藝術同樣迷人且豐富多彩,不過那將是另一個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