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与音乐:路易十四的音乐威权

宫廷与音乐:路易十四的音乐威权

每当笔者走上内金水桥,进入紫禁城太和门前的广场时,刺眼的阳光映照在宫殿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心中总是不由的燃起敬畏之情。尤其早习惯于北京胡同那日常百姓的灰黑色屋顶,紫禁城的金碧辉煌更增添了它的特殊。身在其中,除了感到自己的渺小与脆弱,更感受到皇权政治的威严肃穆。偌大的紫禁城,想必曾经有过各种丝竹管弦之声回荡其中吧!但是怎样的音乐才能够与这华丽的建筑群相得益彰,除娱乐功能外,还得突显统治者的威权呢?不久前红极一时的宫斗剧《延禧攻略》中,出现了西洋乐队演奏帕赫贝尔《卡农》的一幕,然而那现代乐器的形制与夸张离谱的演奏方法,多少扼杀了对于清宫中流淌出音乐的各种遐想。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古典音乐确实曾在紫禁城中出现过,最早或可以追溯至康熙时期(西洋乐器传入中国则早于明朝),据说康熙皇帝十分喜爱西洋音乐,甚至还自己演奏。到了亁隆时期,紫禁城内甚至筹组了西洋乐队,也就是说《延禧攻略》中的剧情是其来有自的。其中笔者最感兴趣的,是一则传说:据说亁隆43年,紫禁城中曾经上演意大利作曲家皮契尼(Niccolo Piccinni, 1728-1800)的歌剧《切奇娜》。尽管已经有竞业的学者做出研究,指出这则传闻应该是后人穿凿附会,虚构的成分大于真实,不过笔者却深深地被这则有些“浪漫”的传说吸引,并因此想起了距离紫禁城半个地球之远、同样恢宏绚丽的法国皇宫——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

法国的巴洛克音乐风格,在音乐史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来自于法兰西独特的政治背景,尤其是“太阳王”(le Roi Soleil)路易十四的威权统治。深谙政治权术的太阳王,将音乐与艺术视为王朝统治的一部分,对音乐擅加利用,可以增加统治者的权威性,并为政治作宣传。相较之下,同时期已经发展得相当白热化的意大利巴洛克音乐与艺术主要来自于宗教的权威,当时的意大利政治版图分崩离析、还未成为大一统的国家。反观法国,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政治的威权使得国家强盛而统一。因此,要谈论法国的巴洛克音乐,就不能不提路易十四;而提到路易十四,他的那座充满政治筹划、同时又璀璨夺目的“凡尔赛宫”又得首先介绍。

路易十四出生于1638年,是著名的“孩子王”,5岁时就已即位,由母后安娜与红衣主教朱尔·马萨林共同辅政、摄政,直到1660年才亲政。他的父亲路易十三当政的时候,许多王侯贵族起身造反,地方势力时常影响中央政府,幼年的路易十四目睹了这一切,了解了中央集权的重要,极力避免“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威胁政府这样的事情发生。打小就痛恨贵族的路易十四,在1661年开始下令在巴黎西南郊外的凡尔赛地区、路易十三原有的狩猎行宫基础上征地,扩建凡尔赛宫。经过两位建筑师的工作,1688年皇宫主体建筑先行完工,而宫殿的全部完工加上那占地800公顷的花园则要到1710年才落成。因此,凡尔赛宫从开始扩建到全部完工,耗时将近50年,欧洲大陆上最耀眼、豪华的王宫,也正式诞生。

这座皇宫的落成,充满了路易十四的政治布局。首先,两次由投石党引发的法兰西内战,加上幼年时目睹的王侯贵族作乱,让路易十四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1682年,路易十四下令王国的政治中心从巴黎卢浮宫迁至凡尔赛。这座新建的华丽的凡尔赛宫,有着数量惊人的房间——大约2000多间,足以容纳三千多人进驻。路易十四以怀柔的“杯酒释兵权”政策,将广大的王侯、大臣、贵族、主教等通通招抚至王宫中,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在这无比雄伟、富丽堂皇的崭新宫殿中,不时举办各种宴会、舞会、戏剧演出。果然,这些生活在尔赛宫的皇族亲贵们,无心也无力再发展地方势力,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与中央权威得以确立。

凡尔赛宫的建筑美学,就像法国的巴洛克音乐一样,在许多细节上充分体现了政治目的。在凡尔赛宫,一切都是左右对称,规矩、整齐而有着鲜明的秩序。主体建筑南北对称,东西向的中轴线将皇宫主体一分为二,太阳的升起与落下正好都在中轴线上,“天下君王”的象征性不言而喻。凡尔赛宫的花园更是大得惊人,花园后方甚至与小森林接在一起。笔者的老师曾说,自己多次拜访凡尔赛宫,总会在这座森林中迷路。花园中的喷水池、花圃景观同样讲求对称,重视规则,意指在路易十四的领导下,这里的一切都有着纪律与条理。凡尔赛宫的音乐活动兴盛,音乐被视为政治活动的一部分,这也进而影响了音乐的形貌与呈现。在路易十四的宫廷中约有200位音乐家,比今天一般的现代大型交响乐团的固定成员还多。面对数量庞大的音乐家,凡尔赛宫也成立了几个不同的音乐部门来加以区分和管理。这几个部门大致上可以分成:1.皇家教堂音乐部(Musique de La Chapelle royale),2.室内乐部(Musique de chambre),3.大马厩部(Musique de la grande écurie),4.国王的二十四把提琴乐团(Vingt -quatreviolons du roi),5.小型提琴乐团(Petits violons)。皇家教堂音乐部主要是由声乐、风琴等宗教性质的乐器所组成的,室内乐部则包括了弦乐器、琉特琴、羽管键琴、长笛等。比较特别的大马厩部是管理军乐的,大部分管乐器(长笛除外)、打击乐器都分属此部门。因此与室内乐部相对,大马厩部具有室外的性质。大马厩位于中轴线的北侧,南侧相对应的则是小马厩。军乐队归大马厩管理,仪仗队则属于小马厩部门。

在凡尔赛宫,“乐团”是一种特别有代表性的存在。法式乐团有着严格、明确的分部,与我们现在熟知的乐团概念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在大马厩部中,构成木管乐器主体的12把双簧管(12 hautbois),被分成五个声部,除高音、低音声部外,中音声部还被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中音、下中音与上低音声部。法式乐团的分部,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国王的二十四把提琴乐团”,这个乐团在路易十三时代就已经设立。24把弦乐器同样被分成五个声部,高音部(dessus = soprano):小提琴6把;中音部(haute-contre=alto):中提琴4把;下中音部(taille = ténor):下中音提琴4把(该乐器今已淘汰);上低音部(quinte = baritone):上低音提琴4把(该乐器今已淘汰);低音部(basse = bass):大提琴6把。从编制上来看,可以发现中、低音乐器是被特别强调的,高音反而较为单薄。法式乐团的特点就在于中低音声部的加强,比起意式乐团着重于亮丽的高音声部,有着繁复花俏的装饰效果,法式乐团配合着国王的威严与沉稳,营造出庄严肃穆的音乐风格。这种风格的音乐尤其被一位凡尔赛宫廷音乐大师、同时也是路易十四的玩伴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发扬光大。

宫廷与音乐:路易十四的音乐威权

吕利出生于意大利,年幼时来到法国发展,因为舞蹈与音乐才华,加入了国王的二十四把提琴乐团,并在1653年的时候与青年的路易十四共同跳了一出《夜之芭蕾》(Ballet de la nuit)舞蹈,从此开始了一段漫长的与国王合作岁月(顺带一提,路易十四就是因为在此剧中扮演阿波罗,因此才有了“太阳王”的美誉)。在路易十四亲政后,吕利被提拔为宫廷音乐总监,之后成功地开创了法式歌剧,为巴洛克时期的法国音乐立下了一座高峰。法国原本盛行舞蹈,宫廷舞剧(Court ballet)早于16世纪就开始在法国宫廷中流行,这一由艺术家创作,融入戏剧、舞蹈的表演形式,流传广泛。到了17世纪,歌剧首先由意大利人创作出来,威尼斯乐派的几出代表性歌剧曾赴法国演出,但未激起共鸣。直到路易十四开始想要创作出有别于意大利风格的歌剧时,才找来吕利规划、设计。终于在1672年,吕利成功的研创出“法式歌剧”,又被称作“音乐悲剧”(tragédie en musique)。与日渐成熟、愈来越倾向华丽风格、炫耀技巧的意大利歌剧不同,法式歌剧讲求法文的韵律与歌词的关系,音乐细致、清晰,对于戏剧性要求很高,对比之下,意式歌剧则显得有些华而不实、过于空洞。与吕利合作的剧本作家基诺(Philippe Quinault, 1635-1688)是法式歌剧的灵魂人物,他受到了著名古典悲剧作家高乃伊(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影响,创作了符合吕利需求的歌剧剧本(高乃伊也与吕利合作过歌剧)。

宫廷与音乐:路易十四的音乐威权

吕利在歌剧开始前的序曲(Overture),以固定的格式写作,那就是以慢板为主,加入若干短小、轻快的快板段落(常使用赋格),形成“慢-快-慢”的范式,成为了所谓的“法式序曲”。其中慢板段落是序曲中的核心,带有附点的音型,通常会演奏得比谱面更长一些,营造出高贵典雅,特有的华丽风格。与意式序曲的“快-慢-快”相对,法式歌剧是为宫廷演出的,开场必须相对缓和,才能配合王公贵族优雅的步调。而法国人喜爱跳舞的传统,则被融入到歌剧中。舞蹈的段落在歌剧中特别重要,这是直接延续自“宫廷舞蹈”的。在娱宾段(divertissenment)中,乐团会演奏出各种舞曲音乐,合唱团与主要演员都可能加入到舞蹈中。另外,吕利创作的歌剧,序幕(prologue)部分通常为对君主的歌功颂德。由合唱团演唱出赞颂君王的音乐,这看似有些“拍马屁”意味的桥段,更增添了现代人观赏法式歌剧的乐趣。

宫廷与音乐:路易十四的音乐威权

能够代表凡尔赛宫的音乐远远不止上述的这些,文治武功的路易十四,本身是业余的音乐家与十分优秀的舞蹈家。他对于艺术的独特喜好,让17世纪的法国音乐获得发展,并几乎离不开君王的审美风格。路易十四喜爱音乐的程度或许超乎了我们想象,担任国王女儿音乐教师的德拉兰德(Michel Delalande,1657-1726)曾经写下一套由舞曲构成的乐团音乐,名为《国王的晚宴音乐》(Simphonies pour les Soupers du Roy),顾名思义,这套作品就是在国王晚餐时演奏的音乐。路易十四时代著名的维奥尔琴演奏家、作曲家马雷(Marin Marais,1656-1728)更写作过一首《为国王睡前而做的三重奏》(Trios pour le coucher du Roy),乐曲中温暖、轻柔的旋律,让国王温柔地进入梦乡。库泊兰(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1714年的一套由四首组曲谱成的作品,由于是献给路易十四的,因而被称为《皇家音乐会》(Concerts Royaux)。透过这些音乐,我们得以遥想凡尔赛宫当年的阔绰壮丽,以及帝王空前的奢华。在古乐运动的推波助澜下,这些作品一一被灌录成唱片,甚至连“国王的二十四把提琴乐团”都被重建出来。古提琴大师萨瓦尔(Jordi Savall)对于复兴凡尔赛宫的音乐功不可没,由他率领子弟兵 Le Concert des Nations灌录的多张专辑,都是相当精致而珍贵的。他的一张名为《凡尔赛喷泉》(Les Grandes Eaux Musicales De Versailles)的专辑,里面甚至呈现了“大马厩部”的军乐作品。除此之外,萨瓦尔甚至向前追溯至路易十三时代,录制了一张路易该时期的管弦乐专辑。路易十四过世后,高压的社会氛围突然解禁,随后画家华托(Antoine Watteau, 1684-1721)与音乐家拉莫(Jean Rameau, 1683-1764)大显身手的时代到来了。路易十五时期的法国洛可可艺术同样迷人且丰富多彩,不过那将是另一个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