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本文是协作者在“农民工抗疫救援行动”中,针对困境农民工家庭开展的个案访谈之一,旨在快速识别疫情中的脆弱人群及其需求,为疫情防控和救援工作提供参考,我们整理出来与你分享。

疫情下的深呼吸

——困境农民工家庭个案实录(十四)


我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口述者:小廖

打工所在地:厦门

编者注:小廖,35岁,初中学历,没拿毕业证。老家江西新余,在福建厦门和朋友一起做家装公司,是一位单亲爸爸,有个9岁的儿子,和爷爷奶奶留守在老家。小廖过年在家呆了10天就出来了,却迟迟不能开工,只能先进厂做杂工,挣点生活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最让小廖担忧的,家里没有条件线上上课,孩子只能去村委上课。

不能复工,我找了个兼职


1月19日,我从福建回家过年,自己一个人开车来回,在家呆了10天。因为要上班,准备工人上班后的东西,所以1月29日回了厦门。


我回家的时候还不知道新冠肺炎,第二天才知道。回厦门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没开工。我肯定有压力,所以找了个临时工作,在一个厂里打杂,10天,每天上班时间8:00-17:30,工资150元/天。至少能把生活费解决,这个工作更辛苦些,什么都要自己做。厂里发口罩,用餐都是自己解决,自己每天也就是泡面,也没有其他可以吃的。


我们公司开工可能要到3月底,政府也还没有明确,要看疫情。如果要开工也可以,要到市政府办理保证书,风险比较大,我们也不敢去弄,只有等到疫情正常后,才能开工。我们雇的都是长期工,工种多,有70个左右工人,目前也都在老家,没有回来。


疫情下的深呼吸 | 我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小廖的家(拍摄于2019年)


我们是自己租房,住在村里,每月开支租房500多块,水电100多块,吃饭1000块左右。我正常开工工资是4000元每个月,现在还没开工,没工资。但公司租办公室,仓库有成本,挂靠土巴兔交2000元/月保底,按照接单量要给提成。家里年收入2-3万,主要是依靠我爸妈,我的钱都投到公司里了,我不负担家里。


如果公司不开工,还可以维持3-4个月,如果半年的话就要亏本了。

上网课,村里也缺设备


我每年都回家1-2次,假期较长的时候回来,一般像五一、十一、过年,想孩子,还有家里人。


家里的电视不能线上上课,现在也还是装不了网,说没有零件。


孩子在村委上课,也有时候连不上信号。现在每天是我妈接送,我爸要去地里干活,耕地。孩子没有戴口罩,其他一起上课的孩子也没有戴口罩,孩子写完作业,就出去玩,外面也没有其他孩子,他就在村里到处逛一逛。


孩子写不写作业我不知道,主要也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里没有智能手机,老人也不会用,我一般在外地情况也不了解。


这次疫情孩子上课的问题还是受到了很多方面影响,但父母、老师也解决不了,着急也没用。因为担心回不来打工的地方,也担心没有收入,所以我早从老家返回打工地。如果再做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过来,待在家里起不到很大作用。这个靠一个人没什么用,我们村孩子多,可以在村里开个课堂,但这个在我们这里不可能实现。

我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目前,我最担心的是儿子教育问题,担心身心健康和学习这块。他现在和以前完全两个人,以前活泼,现在不喜欢说话,和他沟通不想回答就一直不说话,有点自闭。刚去读幼儿园的时候,很早就会写字,很聪明。可能是我和前妻闹离婚,对孩子产生了阴影。


疫情下的深呼吸 | 我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陪伴天使在周末时陪伴小廖的孩子(拍摄于2019年)


如果能挣到钱的情况下,我肯定愿意留在厦门,比老家社会关系好。在厦门几年了,老家关系疏远了,老家找工作很难,厦门这边容易些。我的一个朋友已经移居厦门,户口也迁过来了。


孩子也需要合适的环境,如果可以,明年我就想把孩子带到厦门这边来上学。我爸妈不愿意来厦门,到时可能要请个人照顾孩子。主要是孩子来厦门上学的问题,难度相对有点大,社保买得有点晚,我们没有社保,想在这边读书,要交三年社保,小孩也要。今年过年我把户口本拿过来,希望把孩子社保在厦门交,但这段时间疫情,一直也没法办。现在过来读书也没有学校能招收,要找关系,难度更大。我期待疫情能早点过去,公司能正常接单,生活回归正常,可以早点把孩子接到身边来。


社会工作手记


疫情期间,面对孩子线上上课的困难,小廖感到非常无助,一方面孩子需要智能手机上课、查收作业,自己当初留在家里会更好些;另一方面,待在家里就没有收入,而公司每月都要花钱。在访谈中,小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将孩子接到身边来上学,但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个很难,社保、户口等,至少在三五年内实现很难,那时孩子可能要上初中了……但他心怀希望,憧憬着跟孩子能早点团聚。


服务建议


当下:

1、链接资源,为孩子解决上课工具问题,并提供课业辅导,让孩子能接收到课程、作业信息,跟上学习节奏;

2、为家庭提供防疫物资,提供防疫辅导,避免风险;

3、链接资源,为孩子提供图书、玩具等,支持孩子疫情时期的学习生活尽可能正常化。

长远:

1、继续提供陪伴天使服务,协调志愿者为孩子提供学业辅导、情感陪伴和成长引导;

2、为家庭提供亲子沟通辅导,尤其是异地沟通技巧,增进父子间、隔代间的有效沟通,为孩子营造好的成长环境。



疫情下的深呼吸 | 我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疫情下的深呼吸 | 我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