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儿子从小就喜欢红色或粉色,什么红色的衣服鞋子、红色的玩具、红色的书包......甚至连睡觉的小被子,也要我给他买粉红色的。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平时我都告诉自己,要允许他为自己做主,可当儿子一脸兴高采烈地跑到我怀里,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给我买指甲油”时,我还是觉得自己的灵魂被惊得哆嗦了一下。

“你为啥要买指甲油呀?”晃了晃神儿,我小心翼翼地问儿子。

“因为我觉得好看。”

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心虚的我想办法快速转移了话题。

作为一名男孩的妈妈,即便是内心告诉了自己一万遍要尊重孩子,可有时候,还是会敏感。

比如,当他兜着自己的上衣衣角,假装是公主在提着裙摆的时候;还比如当他在外面,看上了一个芭比娃娃的时候......

我难免会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过往引导错了,是不是应该严肃认真地告诉他:那都是小女孩玩的,你是小男孩,你不应该碰!

即便是学习过儿童心理,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我也摇摆不定,看,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性别刻板印象有多深


一个男孩如果爱化妆、玩洋娃娃、就会被骂“你这样丢不丢人!”而他如果总是文文静静、敏感爱哭,又会被责备太软弱,不勇敢。

甚至有人说:看他打架我都觉得比这样好。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些行为就是和所谓的男子汉气质相悖的,杨千嬅就曾因为儿子喜欢艾莎时,直言要骂死他。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可真的就应该如此吗?

前不久,我在B站看到一段视频。

一位爸爸正和儿子一起,穿着标志性的艾莎公主裙,在随着let it go 翩翩起舞呢,甚至还有不少这个歌剧中的经典动作。

这爷俩为什么会穿成这样呢?

我特意去网上找了这个视频的相关新闻,原来这是一位来自挪威的爸爸奥伦,小男孩叫做德克斯特,他从小就希望自己能够化身冰雪奇缘的主角艾莎公主。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但这却遭到了男孩妈妈的反对,所以有一天,趁着妈妈不在家,爸爸赶紧拿出自己已经买好的艾莎公主裙,和儿子一起随着音乐跳了起来。

而且,他还录下来这段过程,发在了网上,没想到在全世界走红。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孩子长大了会很娘,但事实上,德克斯特平日里非常非常阳光,爱好运动、爬山、溜冰......性格也很开朗。

奥伦说,儿子是艾莎最大的粉丝,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艾莎,是因为艾莎性格坚强,这和性别无关。“就像孩子们看不到肤色一样,对他来说,艾莎是个超级英雄。”

或许,这就是孩子和我们的不同。在孩子眼里,明明看到的是公主的优点,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公主的性别。


孩子们对不同性别是平等的,有歧视的反而是我们。

有一部BBC的纪录片,叫《男女不再有别》,里面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研究员给男孩和女孩互换了服装、姓名,然后由志愿者陪孩子们进行玩耍。

不知情的志愿者们,不约而同地把毛绒娃娃给了穿着女孩衣服的“男孩”,而把机器人、小车等玩具,给了穿着男孩衣服的“女孩”。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得知孩子们的真实性别后,志愿者们非常震惊,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很开明,可在面对男女孩的时候,潜意识里却依然做出了属于“刻板印象”的做法。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研究人员认为,当孩子们从小被引导玩不同的玩具和游戏时,大脑就会在3个月内就会出现生理性的变化。

因此,男孩看起来就更擅长空间认知,而女孩则更注重情感链接。

我们以为是男女孩性别的差异导致的他们各自优势的不同,但实际上,是我们从小对带孩子们的方式造成了他们的各自优势的不同。

记录片中有句话,我很认同:不管他们是什么性别,我们都要给他们同等机会做自己。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我们为什么不敢让男孩穿公主裙、化妆?为什么看孩子胆小害羞就得逼他勇敢?

我们在害怕什么呢?是担心他长大后会娘娘腔?还是担心他不够阳刚勇敢?

当我们以各种各样的期待去要求孩子时,就已经忽视了孩子本来的样子,反而会给他们的成长设限。

那么,我们到底该给男孩怎样的引导呢?

1

帮助他正确认识性别

孩子在3、4岁的时候,就可以跟他进行性别教育。

小时候,儿子很喜欢和我一起看《小鸡鸡的故事》。

在区分男孩和女孩时,绘本里就很坦诚地提到:男孩儿也有爱哭的,女孩儿也有勇敢的,男孩儿也有穿红色上衣的,女孩儿也有穿蓝色上衣的。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而男孩和女孩真正的区别,是在于生理结构的区别,所以,在洗澡、上厕所等方面会有区别。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除了生理上显而易见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帮男孩在心理上正确识别男女。

对于这个时候的男孩,我会更让爸爸作为榜样,多多参与到带娃的生活中。这也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更强烈的认同。

有一次,儿子问老公,我们是不是力气比女孩大

老公当时的回答,我就觉得特别好:

对,男孩的力气一般会更大一些,这是因为咱们经常在外面做运动呀,女孩也有力气比较大的。不过力气大,绝对不是用来打人的,而是像钢铁侠一样,用来帮助他人的

2

引导品质认同,不打性别标签

或许我们早已经习惯,社会会倾向于在一些勇敢角色的塑造上,选择男孩;而在一些温柔善良的角色塑造上,选择女孩。

如果我们再加以认同引导:

“你看,莱得队长多勇敢呀,小男孩就得勇敢些!”

“白雪公主心地多么善良呀,小女孩就得对人有礼貌,保持善良。”

那么,这就是在孩子心中打上了性别的品质烙印了。

相信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画角色,儿子小时候就很喜欢超级飞侠里的多多和小爱,我问他为什么?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他很骄傲地说:“因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总能完成任务。”没错,对于孩子来说,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品质,都是我们希望他们具有的,无论男女。

所以,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多认可他们看到的品质,而不需要再打上性别标签。

3

男孩也需要关注自己的感受

之前,汪小菲曾在综艺节目里说:如果我儿子摔跤哭了,我就会觉得没什么好哭的,男孩要有男孩样。一度被众网友怼,这是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我们要允许男孩哭。

但我们还是会容易忽略,教男孩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就像在我们眼里,父亲总是不善言辞、不爱表达一样,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被社会和家庭引导至此,但憋在心里,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的。

在儿子小时候,我会和他用各种夸张的表情,表示自己的感受,比如愤怒、委屈、害怕、开心等等。慢成长团过一个绘本叫做《情绪小怪兽》,就非常适合带孩子一起看。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有一次,我没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冲他说话,嗓门提高了八度,结果儿子一句话就让我冷静了下来:“妈妈,你刚才吼我了。”

而我也立即意识到,我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了。

孩子能正确理解自己的感受,他才会知道如何表达情绪,化解冲突。进入社会,也会有更好的同情心和社交能力。


儿子一直很喜欢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有一次,我在网上给他买“小医生的套装”,他就选了一套粉色的,姥姥看见了,说:“怎么是粉的,这是女孩子玩的。”

但儿子却回应说:“妈妈说过,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可以。”

是呀,虽然他在买玩具和衣服的时候,还是会优先选择那些看起来更艳丽的红色/粉色。

但并不妨碍他,追随自己喜欢的偶像,比如勇敢的钢铁侠、正义感满满的蜘蛛侠(他们不也是红彤彤的吗)。


你可能没有想到,男孩正在受到这样的歧视!


一个是他参加万圣节活动时给自己装扮的蜘蛛侠,一个是我给他手工缝制的一套钢铁侠的服装。

我相信,他选择喜欢他们的原因,绝不是因为他们是男的,而是因为他觉得钢铁侠和蜘蛛侠都很勇敢,乐于帮助他人,维护世界的和平和正义。

我特别赞同那个挪威爸爸奥伦的话——“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而不是把偏见带到他们身上,这很重要。很快你就会知道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再用偏见去看待,孩子也才会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作者介绍:元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在读,愿和你一起,用心理学的眼睛,看人间烟火。


花时间·说

我和元妈聊起今天文章的话题时,她问:“女孩的妈妈是不是比较少这种纠结?”

我想了想,或许,女孩喜欢黑色、蓝色,或是车子、恐龙、枪类等男孩玩具,并不会招来非议,但女孩受到的性别歧视一点儿也不少:

从小时候就总听到“女孩应该文静、乖巧、懂事”的期待,到二十几岁开始被催婚,乃至就业中的种种局限……其实都是性别歧视。

而很多时候,让我们难受的,不只是社会施加的不平等,更有那些来自我们最亲近的家人给的压力。这是我们最希望下一代的孩子能避免的遭遇。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种信念——无论男孩女孩,你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留言说说,你有没有遭遇过性别歧视?如果遇到了,打算怎么和孩子解释呢?我们来集思广益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