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多功能性的特點主要在哪些方面?

普洱茶產區是一個民族聚集區。有哈尼、彝、拉祜、佤、傣、布朗、基諾等18個少數民族。各民族的製茶、飲茶習俗各具特色,大大豐富了普洱茶文化的內涵,各民族之間,以茶待客、以茶祭祀、以茶聯姻、以茶會友、以茶作禮、以茶入市、以茶入詩、以茶唱曲、以入藝、以茶經貿,已形成了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團結友好的象徵。這些,充分體現了,普洱茶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多功能性的特點。

普洱茶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多功能性的特點主要在哪些方面?


第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普洱茶在生產、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地方性茶文化。在中國茶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1,與內地不同的“茶祖”。在中國,“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相傳“神農嘗百草,日益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所以,內地茶農尊神農、陸羽為“茶祖”。而普洱茶產區的茶農卻尊諸葛亮為“茶祖”。每年農月7月23日諸葛亮誕辰這天,茶山各村寨都要舉行集會,稱為“茶祖會”,諸葛亮在整個茶事活動中,無所不在。這裡有許多關於諸葛亮教當地民族種茶、飲茶的傳說。在“六大茶山”上,有又高又大的茶樹,被稱為“茶王樹”,傳說“茶王樹”是諸葛亮親手種植。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記》中描繪道:“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樹,較眾茶獨高大,相傳武侯遺種,夷民當採時,先具酒醴禮祭於此。”

2,多類型、多品種的特點。普洱茶歷史悠久,茶樹資源豐富,野生型、栽培型、過渡型三種茶樹類型齊全。野生茶樹在普洱茶產區均有分佈,普洱市就有7個縣有分佈,面積約7萬畝,最為集中的是鎮沅縣九甲鄉和平村千家寨,約5000餘畝,栽培型茶樹在普洱市、西雙版納州、臨滄市等地均有分佈,共有20多個茶種。在瀾滄縣景邁山現存有萬畝古茶樹群。在瀾滄邦崴發現有過渡型千年古茶樹。

在長期的生產製作和銷售過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種不斷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產品系列。普洱茶的品種甚多,主要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普洱磚茶、七子餅茶、銷藏緊茶、團茶、竹筒茶等。

普洱茶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多功能性的特點主要在哪些方面?


3,獨特的製作工藝和獨特的品味。普洱茶湯色濃豔剔透,牙條飽壯,香味穩厚。清代阮福《普洱茶記》記載:“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這些獨特的品位與普洱茶獨特的加工工序有關。

普洱茶的製作工序大體是:鮮採的茶葉,經殺青--揉捻--乾燥之後,成為普洱青茶。這時的青茶韻味濃峻、銳烈。毛茶製成後,因其後續工序的不同分為“熟茶”和“生茶”。經過堆悶喔堆發酵轉熟的就成為“熟茶”。貯放時間一般需要3至5年後就會很好品飲。“生茶”是指毛茶沒經過堆悶工序而完全依靠自然轉化而成為熟茶。自然轉熟的過程,相當緩慢,至少需要十多年。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賣舊茶”的傳統。其他的茶葉都是品當年的新茶。完全穩熟後的生茶,其陳香中仍然存留活潑生動的韻致,且時間越長,其內香及活力亦發顯著和穩健,便形成普洱茶與其他茶葉不同的獨特風韻“越陳越香”。

沿歷史軌跡看,普洱茶的加工製作工藝是一個逐漸完善、更新的過程。如,在唐朝,普洱茶是“散收,無採造法”。到明朝便“蒸而團之”。表明當時已在加工揉制“緊茶”了。清朝中期和後期 ,加工製作程序已經完善規範。據張泓《滇南新語》記載:“普茶珍品,則有毛尖、芽茶、女兒之號。芽尖較毛尖壯,採製成團,以2兩4兩為卒。女兒茶亦芽茶類,取於穀雨後,以1斤至10斤為一團。”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普洱茶成團,有大中小3種。大者一團5斤,如人頭式,名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普洱茶為貢茶後,其製作工藝更進一步發展。“貢茶”的製作極為講究,第一要採摘上好茶葉,《普洱茶記》雲:“於2月間採蕊極細而白……”。第二講究花色品種,《普洱茶記》雲:“每年備貢者,5斤重團茶、3斤重團茶、1斤重團茶、4兩重團茶、1兩5錢重團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史稱“八色貢茶”。

普洱茶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多功能性的特點主要在哪些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