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釉里红云龙鸿福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清乾隆 釉里红云龙鸿福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五龙穿梭祥云,翻腾江海之上,双目炯炯,五爪分张,威武雄健,恰应乾隆御宇天下,国力隆盛之气象。自清朝立国以来,代代皇帝皆重视景德镇官窰生产,推动瓷器工艺发展,是以精品佳器屡出,技艺时有创新改良,釉里红器之完善即为一例。

清乾隆 釉里红云龙鸿福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同款瓶例,据记录仅有一件,曾售于伦敦苏富比2001年6月20日,编号23,再售于香港苏富比2007年11月9日,编号1216(图一)。与此葫芦瓶一样,底署较为罕见之年款﹐「制」字右上之「刂」偏旁开口向内,这种写法颇为鲜见,他例包括另一件釉里红葫芦瓶,器形与本品相近,但下腹较扁,瓶身饰团螭,售于香港苏富比1990年5月15日,编号193。另见一对类例,存紫禁城养心殿随安室,据载乃乾隆静心斋戒时常留之地,实景图载于《清代宫廷生活》,香港,1985年,图版177。清宫旧藏一件釉里红穿芝行龙纹葫芦瓶,年款与本品相类,现仍存北京,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2000年,图版174,同录一件盖罐,乾隆年款却异,图版178。

清乾隆 釉里红云龙鸿福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釉里红烧制过程复杂,须准确控制窰炉火候及温度,成品难得。经高温还原焰所出的红色,向为吉祥喜庆之兆﹐甚得乾隆重视。乾隆对御瓷器素来精益求精,根据清宫档案载,乾隆三年(1738年),高宗指「釉里红龙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见冯先铭,《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台北,2000年,页232。釉里红烧制技术在乾隆一朝已发展成熟,铜红纹饰线条精巧,点画细致,发色浓艳,效果近似明初青花瓷堆栈积斑。

清乾隆 釉里红云龙鸿福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比较一件乾隆年款釉里红九龙纹扁壶,正面饰一条坐龙,四龙环绕,背面有四龙,九龙腾云驾御海,壶颈饰一道如意纹,图载《乐山堂藏瓷》,台北,2005年,图版47,售于香港苏富比2001年5月1日,编号538。釉里红龙纹瓶早见于元末及明初洪武年间,参考一件带耳玉壶春瓶,断代为洪武年制,上海博物馆藏,录于《中国陶瓷全集》,卷12,上海,2000年,图版223。香港苏富比曾售一件梅瓶,1990年11月13日,编号125。

龙威天泽-私人典藏御瓷萃珍 香港 2018年4月3日

成交价:HK$9,720,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