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人选择开辟新航路殖民美洲?

林延山


这是两个问题,因为在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是不知道有美洲存在的。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什么背景推动的,第二美洲又是怎么成为欧洲的殖民地呢?

一、新航路开辟背景推动

(一)马可波罗游记影响

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历时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 在中国游历十七年,所见所闻全都记在心里,由于离家久远,想要回家。于是在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名叫阔阔真的蒙古公主从泉州出海到波斯成婚。他们把想要回家的愿望告诉了大汗,忽必烈答应了他们。1295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同时也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然而在1928年时,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同年9月7日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根据的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把他记录为《马可·波罗游记》。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二)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亚欧的分界线

欧洲各国统治者们,受到马克菠萝游记的影响,决定派人东行,想要打开东西方经济贸易的大门。然后当时控制东西方陆路交通线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帝国当时国土面积覆盖亚欧、非三大陆,领土覆盖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并且常年发动侵入战争,边关时常禁严,试想而知,欧洲各国想要横穿奥斯曼国境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想到了走海路。

(三)资本的推动

文艺复兴过后,各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在航海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当时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抬头,各欧洲王国开始经济竞赛,想起马可波罗游东方的繁荣景象描述。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想要开辟一条东西方的航运线。当时他的目标是想到达东印度群岛,然后却来到了美洲,一片崭新的大陆,一片以前欧洲人所不知的大陆。

由以上所知,当时的欧洲各国大部分不知道美洲的存在,他们怎么会想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呢?

二、美洲又是怎么成为欧洲的殖民地呢?

(一)土地面积广、气候环境适宜

众所周知,美洲大陆(北美洲、南美洲)约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28.4%,对于从当时的欧洲列强来到美洲,无异于感觉上天给他们创造了新世界。同时当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在这种条件下,无论发展农业还是畜牧业,都是得天独厚的环境。即便是现在来讲,美洲的农作物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

(二)本地没有其他力量可以抗衡侵入者

当时美洲本地居民是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对于已经掌握火器的欧洲人来说,他们的命运只有被屠杀。所以当时的欧洲各国,疯狂在美洲建立殖民地。

当时欧洲侵入者也到达过非洲,但是非洲的环境跟美洲无法比,不然也不会有丑陋的三角贸易,从非洲抓走大量精壮的男子,运到美洲发展生产力。然后把积累的财富运会欧洲,这也是欧洲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最早方式。


百里少年郎


主要还是以利为主,辅以其它的次要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动因

一是为了寻找便宜的香料。欧洲贵族食用肉食需要依靠香料来进行保鲜,需求量比较大,但是香料的主产地又在东方,所以靠近地中海,与东方世界联系较大的意大利借助与阿拉伯人的长期合作关系,基本上垄断了香料贸易,出嫁极高,利润丰厚。所以西欧一些国家为了自己获取利润,萌发了通过大西洋到达东方与东方帝国直接进行贸易的想法。

二是当时欧洲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加上文艺复兴引发人们对现世享乐的追求,使得欧洲人民对财富的渴求更加剧烈。在马可波罗于元朝时期游历东方带来东方富有黄金的见闻的引导下,欧洲国家都想去遥远的地方寻找贵金属,求得财富。由于当时传统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挡,欧洲基督教传统与奥斯曼的伊斯兰教势不两立,所以又只能在大西洋方面开辟新航路了。

还有一些次要因素:

欧洲人传播基督教精神的思想动力。罗马教皇早就有希望能够传播基督教到东方世界来让更多人沐浴在上帝的福音之下的意愿,所以通过新航路到达东方传教,是教皇非常乐意看到的。以及人文主义的思想促使欧洲人更加富于冒险精神,愿意在自己现世人生中感受更多,经历更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前仆后继地投身新航路的开辟事业当中。

航海技术的进步也是因素之一,十五十六世纪,欧洲航海技术已经比较发达,开始在新式船只上装配火炮和可调节的船帆,这使得远洋航行更加现实。地圆学说的广泛传播和地球仪的出现,使欧洲冒险家航行的心理更加有底气。

西欧新君主的出现也是一个因素。西班牙葡萄牙两国通过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收复了被占领的领土,在这个过程中,国王在人民和军队的权威得到急剧加强,使得国王能够建立专制统治,控制全国财政,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航海家对新大陆的探索和对财富的追求。因此西班牙葡萄牙最先建立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殖民帝国。


若磐lz


欧洲人开辟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的新航路,是葡萄牙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领他的由三条船组成的船队率先到达的。

15世纪的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欧洲人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加大,金融交易由银本位逐渐过度到金本位。欧洲人需要大量的黄金白银进行交易,而欧洲的产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巨大的需求,欧洲人急切需要从其他方式获取他们的想要的金银。盛产香料的印度和马可·波罗所说黄金遍地的中国成为欧洲人想要去的地方。

而15世纪的欧洲,曾经欧洲对外的商贸中心威尼斯王国被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帝国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控制了传统的贸易之路——丝绸之路。国内的需求和陆路商贸之路被封锁,迫使欧洲人选择其他的路线通往东方,比如海路。

15世纪中期,葡萄牙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鼓励航海,激发国人的航海兴趣。15世纪末期,航海家巴托洛缪·迪亚士发现非洲南岸的好望角,并到达非洲东海岸;瓦斯科·达·伽马沿着他的航线,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获得了大量香料等商品,获利达到航行费用的60倍。随后与印度、中国等国家取得贸易,葡萄牙赚到了大将黄金白银。葡萄牙的航海激发邻国的西班牙,西班牙也加入到航海扩张的行列。

1492年,熟读《马可·波罗行记》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获得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率领由三艘船组成的船队开始了他探索前往东方的航路。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再沿着东海岸,向东横渡印度洋到达东方,为了不与葡萄牙人发生利益冲突,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并发现了他所认为的“印度”,由此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辟新航路两年后,1494年,葡萄牙西班牙为了在航海贸易中不发生利益冲突,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订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协议——《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由此,两国加大了对外的殖民主义扩张。


朕惊历史999评论


第一奥斯曼土耳其地跨欧亚非,控制了传统的到达东方的陆路。

第二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非常受欢迎,里面写中国遍地都是黄金,非常富有,欧洲人所以很向往。

第三航海技术的发展,特大是指南针的应用。

第四欧洲人探险思潮盛行。

第五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财富。


行与知LL


1.当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的丝绸之路的枢纽地段,传统商路被阻断。

2.为了传播基督教。宗教的信仰在这时发挥了极大的精神推动力,向外开发是为了传递上帝的荣光。

3.欧洲的封建经济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需要发展商品经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个是根本原因)

4欧洲此时的航海技术为其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出现了多桅快速帆船,罗盘也应用于航海。

5.马可波罗游记使得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东亚十分富裕,遍地黄金,因而希望探索通往亚洲的路。

6.当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国王权力较大,急切希望提升在欧洲的地位。

7.文艺复兴运动使得当时的人具有冒险精神。



三理悟道


土耳其人阻挡了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西方人穷得叮当响,不得已而为之!


大语文走四方


欧洲人开辟美洲航线,或者非洲航线、亚洲航行其实都是为了"贸易"。"贸易"这个词在中国和其他文明的分量完全不一样。

我们知道世界古代有三大文明体系,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商业文明。在这三大文明里面只有农业文明可以自给自足,经济可以形成完全的闭环运作。也就是说,农业文明在自己地域内生产的物资可以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至于贸易输入的物资,有则加冕,没有也不是很紧要。所以古代中国对贸易的态度是,生意能做自然好,不能做那也没关系。

但是其他两大文明就完全不一样。我们先说游牧文明,游牧文明生产牛羊和马匹,生产产出非常单一。如果没有贸易,草原地区连一口锅都造不起,吃饭也没有盐。虽然有皮袄可以御寒,但是连一件棉质打底衣服都没有,皮袄贴肉直接穿在身上,这是什么样的感受?所以如果没有贸易游牧文明区域的人民连基本的生活都堪忧。在明朝中期曾经就有过大明关闭与蒙古口岸的贸易,结果蒙古直接发兵对大明开战,要求重开贸易。

欧洲海洋商业文明也是如此,西欧地区虽然物产比草原文明丰富,但是他们在数百年的贸易中已经形成了初步市场分工,东欧粮食丰富,北欧海产品多,西欧则制造业产品多。如果不贸易欧洲会有些地方有米吃但没肉吃,有些地方有肉吃但没米吃,有些地方有衣服穿,但是没有饭吃。所以欧洲商业文明必须把贸易做起来,保持市场活力,让物资流通起来,老百姓的生活才会有保障。其次古代欧洲的物产是没有古代中国丰富的,就算欧洲大陆贸易比较发达,优化了欧洲各国的物质资配置,但是他们还是缺乏一些重要物资。比如香料、茶叶、丝绸、瓷器。而这些物资在远方的中国。所以他们心心念念的希望跟中国人做生意。所以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古代丝绸之路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欧洲人对丝绸之路的热心却比我们中国人高多了。

不巧的是15世纪中东地区兴起了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阻挡了西欧人通过陆路向东与中国人做生意的道路。所以西欧人不得不向西和向南冒险,寻找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海路。

不过遗憾的是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以后。不是通过正常的公正的方式与其他国家贸易,而是通过殖民掠夺的方式,给亚非人民,尤其是美洲原住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Y荣光


1.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2.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3.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4.《马克·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5.人文主义思想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贾大智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欧洲开辟新航路是从15世纪开始的,早期就开始了在美洲疯狂的殖民掠夺,到了后期对亚、非、美洲的人民都带来了灾难。

一、当时,欧洲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货币尤其是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奇缺,严重地制约了资本的积累。他们那些国家要人没人、要土地没土地,又迫切的需要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只得对外寻找生产资料。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又让西方探险家对富庶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不久又占领了克里米亚,控制了东西方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横征暴敛,百般刁难,这些探险家想走陆路来东方可以说困难重重,只得通过航海来实现。

二、哥伦布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本来目的地是亚洲,但无意间却发现了北美洲,当时的美洲土著生产生活方式极其落后,根本不是欧洲人的对手。哥伦布到达海地以后,在那里建立据点,把欧洲的先进武器——大炮和火枪带到了岛上,开始了对当地人民的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

后来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等人逐渐开辟了新航路,世界的交往进一步扩大,由于东西方在经济发展水平、武器等方面的差距,欧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占领殖民地,压迫剥削当地人民,进行奴隶贸易,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造成贫困落后的局面。从此世界各国再也不是孤立封闭的状态,世界一体化进程开始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