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2020年要力爭活下來,力爭明年還能發年報」?

葉魚


不得不說華為面臨的形式很嚴峻。一邊是美國政府斷供升級,一邊又受疫情影響全球需求急劇萎縮,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只能調侃地說到:“2019 年對華為是最有挑戰的一年,今年是華為最艱難的一年。2020 年華為力爭活下來,爭取明年還能發年報。”

2019年,華為利潤明顯出現增速急剎車

華為在3月31日公佈了2019年年報:2019年全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為6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

但是,相比於往年利潤持續接近30%的增速(2018年25.06%,2017年28.08%),華為19年明顯出現利潤增速急剎車。什麼原因大家也都知道,美國政府舉一國之力打壓一個華為公司,特朗普政府“攛掇”自己的盟友國以什麼安全為由禁用華為5G通信設備,而後又要求谷歌斷供GMS,即“谷歌移動服務”。
谷歌旗下應用被國外用戶高度依賴,這可是華為手機海外業務賴以生存的根本,斷供對華為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雖然華為採取了自研HMS的破釜沉舟似的抗爭方式,但是想讓海外用戶輕易改換門庭,幾乎不可能。毫無意外造成華為海外市場發展受阻,19年歐洲中東非洲市場收入勉強維持現狀,亞太市場收入更是大跌13.9%。要知道,華為2018年歐洲中東非洲市場收入增速是24.3%,而亞太市場也錄得15.1%的營收增速。

美國步步緊逼,手段層出不窮

盤點一下美國採取哪些手段來對付華為:

最早美國商務部發話,如果你的產品用了25%以上美國技術或者零件,沒有許可你就不能給華為供貨。後面發現25%有點高,發現打擊不到華為就降低為10%,以迫使華為供應商就範。沒錯,美國政府就是這樣無恥,簡單粗暴地修改斷供規則,下次是多少?5%?或者1%?還“攛掇”自己的盟友國禁用華為5G通信設備,反正什麼招都不放過。

2月14日,美國司法部追加起訴華為犯有敲詐勒索罪,並通過竊取源代碼、無線技術手冊等手段竊取美國公司的商業機密。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接連利用立法、行政、司法、外交、輿論等手段對華為進行打壓。一個超級大國動用國家機器,全方位持續打壓一傢俬營企業,破壞其正常運營,這是史無前例的。可恥。

最近,美國又向華為最主要的一個合作伙伴——世界第一手機芯片代工廠臺積電施壓,禁止臺積電繼續為華為代工,目前臺積電方暫時沒有反應,不知道能不能頂住,但華為已經開始向國內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下單代工,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風險。但是,中芯和臺積電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中芯國際目前最高僅有14nm製程芯片的生產能力,如果想生產高端手機標配的7nm,甚至華為競對高通已經推出的5nm芯片,中芯國際沒辦法做到,這個,無解。

疫情肆虐,全球手機市場受到波及

受疫情影響,5G網絡建設進度被拖累,進而影響換機潮到來。華為將今年手機出貨量下調了20%,預計出貨量在1.9億部至2億部之間,這是華為近10年來首次下調出貨量。蘋果公司也於2月宣佈一季度無法達成先前釋放的營收預期區間。

2020年開年,整個手機產業鏈陷入低迷,而手機業務已經是華為的重心,佔整體收入的50%以上,手機業務出現閃失,那麼公司就要出大問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也難怪徐直軍調侃的說到:“2019 年對華為是最有挑戰的一年,今年是華為最艱難的一年。2020 年華為力爭活下來,爭取明年還能發年報。”

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華為在美國全方位高壓打擊下,基本已經“無路可逃”也沒有“舉白旗”的資格,除了背水一戰,並沒有什麼更好的應對策略。還是希望中美關係大為緩和,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現在我們面對美國的確還是太弱。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一起討論。喜歡的點下關注!


JN技能管家


一個民營企業對抗一個野蠻的超級大國政府,其壓力可想而知!不得不說,這些年華為憑實力說話,已經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戰果,在各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還是取得了持續不斷的業績增長。

華為在5G等通信領域、人工智能(AI)與雲計算、芯片等高科技領域不斷趕超競爭對手,其實力和競爭力嚴重“威脅”到了美國的高科技霸權戰略,並且華為通信技術的安全讓美國非法監控全球通信更困難,所以美國是必欲除之而後快。

美國一而再、再而三的卑鄙手段沒有傷到華為,於是其惡劣打壓動作也在不斷升級,華為面臨的壓力當然是越來越大,華為輪值董事長坦誠在2020年要力爭活下來也是可以理解的。近期美國不斷傳出消息還要進一步壓制華為,我覺得作為中國政府不能再忍讓下去,不能再讓美國政府為所欲為、惡意欺凌我們的高科技企業。


李明亮2020


受美國打擊,華為的海外市場損失慘重,不論是系統還是終端。幸好有國內龐大的市場支持,華為不至於被擊垮。徐的意思應該是,今年除了能在國內生存下來,應該能突破海外市場的困境,找到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