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为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清明节人们会用什么?

空手割确蓝


过去为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清明节人们会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头上和插柳的方式表达心里的寄托!

将柳条编环戴头上

古代和近代的清明节有这样一个讲究,妇女或者儿童会把柳条编成环状戴在头上这是为了表示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也是借“柳”字心里起到慰藉的作用。另外,在我国民间,清明节还有插柳的习俗。

清明插柳,其来源民间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第二种说法是,柳枝有灵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避邪的作用,所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物。佛经中称柳枝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亦是鬼节,古人借柳枝避邪驱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清明插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总之,“民间在清明节有将柳条编环戴头上和插戴柳枝的习俗。在祭墓踏青时,人们往往还折几枝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上或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在头上,俗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便黄狗”,似乎说明了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


風中聽雨


过去人们把祭祀,当做非常重要的事。每逢清明都要上坟,给先人烧阴间用的冥币,纸钱。在献上一些肉菜,水果之类的贡品。是对先人的缅怀,希望先人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安好,在就是祈福,保佑后人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