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在一戰中設計或生產過沖鋒槍嗎?

第203微


OVP1918,是一把意大利產的衝鋒槍,發射9×19mm格里森提(Glisenti)手槍彈,從圖片上來判斷,槍管就比較長,槍重3.7公斤,採用25發弧形可拆卸彈匣,初速每分鐘900發,有效射程200米。
此槍可能比德軍的MP-18衝鋒槍,投入戰場要稍微早些時間,但裝備數量卻非常有限,因此,在關於一戰裝備衝鋒槍的軍隊當中,經常被忽略不計,言必稱德軍裝備了32發蝸牛形彈匣的MP-18這把當時被英法等軍隊稱為“子彈噴射器”的衝鋒槍。

據考證OVP1918是投入實戰最早的一把衝鋒槍,有資料顯示在初次參戰是在1917年10月的卡波雷託(Caporetto)戰役,這與德軍使用MP-18的時間差不多,只是知名度沒有德軍裝備的MP-18衝鋒槍大。

網絡上真的很難找到參戰的意大利軍隊裝備OVP1918衝鋒槍的圖片,國內很多軍迷真的不知道意大利軍隊當時竟然裝備了衝鋒槍。OVP1918,是意大利軍官提議在維拉-佩羅薩M15雙彈匣供彈的航空衝鋒槍基礎上,設計一款專門給步兵使用的速射武器,與奧匈帝國軍隊在阿爾卑斯山區交戰時,短兵相接的幾率太高了,6發彈倉供彈的卡爾卡諾栓動步槍不太好使。
這貨事實上就是一個槍管的維拉-佩羅薩,並把它安裝上槍托而已,使用同樣的9mm子彈,連彈匣都能通用,為了方便步兵使用,OVP1918的新彈匣有個弧度。
OVP1918裝備意大利軍隊不久,在實戰中發現來自航空衝鋒槍改造而來的這貨人機工效較差,於是,就搞了一個改型的伯萊塔M1918衝鋒槍,外形基本照搬了卡賓版的卡爾卡諾步槍,發射機構依然沿用了改進版的OVP1918設計。

意大利,是全球最早裝備衝鋒槍的軍隊,當然,當時還不稱衝鋒槍這個詞,意大利人稱這一類武器為“輕槍”,也即發射小口徑子彈且重量輕的自動武器。

“衝鋒槍”一詞,是湯姆遜衝鋒槍出現後,美國主管武器研究的湯姆遜將軍首次發明的,OVP1918和伯萊塔M1918衝鋒槍,都只趕上了一戰的尾巴,但卻服役到二戰時期。

國平軍史


廣義上來說,世界上第一把衝鋒槍也是意大利製造的。而且一戰期間,意大利總共有有三種衝鋒槍。

維拉·佩羅沙(Villar Perosa)有兩個答主說過,我就不細講了。但這雙管自動武器早期是作為航空自衛機槍使用的,雖然發射手槍彈,但沒有單兵可持用的握把,所以我不是很傾向於把他當做衝鋒槍看。

但它自從1916年之後就開始裝備地面部隊,雖然早期還是當機槍用,但也出現了加裝槍托的改型

還有下邊這個是奧匈帝國改的維拉·佩羅沙,由於有了手槍握把,更具有現代衝鋒槍特徵


然後到了1918年,意大利人把佩羅沙一拆為二,單獨加裝了握把,這批被稱之為OVP1918,這批的話就可以認它為衝鋒槍了。


另一款則是貝瑞塔的M1918衝鋒槍,他雖然部分借鑑了佩羅沙結構,但自動原理上採用了更簡單的自由槍機(佩羅沙是半自由),它相比OVP更符合後來人們對沖鋒槍的認知...雖然帶有衝鋒槍不怎麼需要的摺疊刺刀,但畢竟還是1918年,原諒他吧


瘋狗的輕武


當然有了,而某種程度上意大利還能說說衝鋒槍的發明國。

意大利的帕洛沙M1915是世界上第一款發射手槍彈的全自動武器,按照現代衝鋒槍的定義“單兵雙手持握髮射手槍彈的輕型自動武器”來說帕洛沙M1915可以說是第一款衝鋒槍。

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小問題就是,帕洛沙M1915是按輕機槍都方式設計的,使用手槍彈是為了減輕重量,便於意大利軍隊在山地作戰,所以帕洛沙M1915,沒有槍托也沒有手槍握把,使用的是馬克沁機槍那種雙柄式握把。雖然也可以雙手持握射擊,但那個姿勢實在是彆扭,實戰中意大利也更多是把M1915裝上腳架當固定機槍用。下面這張圖就是M1915的兩種射擊模式,兩種舒服一目瞭然。

所以說意大利的M1915和德國的MP18到底誰是第一把衝鋒槍就見仁見智了。我們這裡就不討論了。

意大利在一戰末還研製過另一款貨真價實的衝鋒槍 伯雷塔M1918。

木製槍托和槍身,槍管數量也縮減為一個。士兵完全可以拿著M1918邊移動邊射擊。

貝雷塔M1918衝鋒槍,採用口徑9x19 Glisenti,全長850mm ,刺刀展開全長1092mm,槍管長度305mm,重量3.26KG,膛線6條右旋,初速381m/s,25發彈匣容量,理論射速每分鐘900發,有效射程20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