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禮親王府位於西安門黃城根南街路西,南起大醬房衚衕,北至頒賞衚衕,佔地約30公頃。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禮王府正門

清代第一王

禮親王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英勇善戰,功勳卓著,崇德元年(1636),受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順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孫杰書襲禮親王爵,改封號為康親王。此府址為傑書襲封后擇址新建,遂稱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復禮親王封號,又改稱禮王府。嘉慶十二年(1807),王府毀於火,由當時的禮親王昭槤集資在原址按照原式重修。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禮親王愛新覺羅·代善

禮親王府的所在地在明代是崇禎皇帝外戚周奎宅,後為代善所有。

禮王府規模雄偉,佔地寬廣,重門疊戶,院落深邃是禮王府的一大特點。王府共分東、中、西三路。主體建築位於中路。

中路由四進院落組成。其中包括正門、二道門、銀安殿、穿堂門、神殿、後罩樓等。東部原為親王及其家人的生活居住區。西部為花園,亭臺樓閣錯落有致,今花園已無存。但從現存建築中尚可窺見原府格局與風貌。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禮王府正殿,門下雕雲龍,工藝為明代手法

代善自幼即隨父征戰,在攻克撫順、遼陽、瀋陽等重大戰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曾被賜號“古英巴圖魯”。萬曆四十三年(1615),努爾哈赤正式創建八旗,自領兩黃旗,代善領兩紅旗,代善是除努爾哈赤外唯一統領兩旗的王公貝勒。

努爾哈赤曾一度以代善為自己的接班人,後因代善之子碩託密議投明之事受連累,失去了繼承汗位的資格。

代善雖然失勢,但實力強大,在其弟皇太極、其侄福臨即位等關鍵問題上,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

順治帝入關後不久,代善在京病死,終年六十六歲。順治皇帝賜銀萬兩,建碑紀功,康熙皇帝追諡曰“烈”。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順承郡王德勒克渾

代有“名王”

禮王家族在大清極其顯赫,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中就有三支來自禮王家族,分別是禮親王代善、克勤郡王嶽託(代善長子)、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之孫)。禮王共傳十三代,從崇德元年(1636)至清朝遜位後三年(1914)共278年。堪稱“清代第一王”。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郊迎禮

康良親王傑書代善第八子祜塞第三子。順治六年(1649年)襲多羅郡王。順治八年(1651年),加封號為康郡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禮親王一系的爵位由傑書承襲,遂改號康親王。康熙十三年(1674年),任奉命大將軍,率領大軍平定耿精忠叛軍。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大敗鄭經主力,收復廈門、金門、銅山。傑書凱旋之時,康熙帝親自到盧溝橋行“郊迎禮”。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薨,諡曰良。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嘯亭雜錄

已革禮親王昭槤,號汲修主人。嘉慶十年(1805年),襲爵。嘉慶二十一年,坐陵辱大臣,濫用非刑,奪爵,圈禁。半年後蒙赦釋放,任宗人府候補主事,一直鬱鬱寡歡,道光年間病故,時年五十四歲,與魏源、龔自珍、袁枚等都有交往。

昭槤昭槤愛好文史,留心掌故,精通滿洲民俗和清朝典章制度,著有《嘯亭雜錄》、《嘯亭續錄》。兩部著作記錄了許多文獻資料,流傳至今,對後人研究清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嘯亭雜錄》是他的讀書札記,文稿大多散失,後由官方組織蒐集整理,加上啟功先生收藏的一部分,名為《嘯亭雜錄》,包括雜錄、續錄兩部分。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啟功先生漫畫

《嘯亭雜錄》記錄清朝的政治、軍事、文化、典章制度等,涉及民俗、人物、宗教、傳說、重大歷史事件、個人生活瑣事。有些文章還有獨家報道性質,能補正史之不足。全書雖為文言,但文筆簡練而不晦澀。而且昭槤治學嚴謹,凡涉及歷史事件多為親歷,如系道聽途說則註明來源,因此錯誤不多。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禮親王世鐸

禮恪親王世鐸,道光三十年襲爵。民國二年薨。世鐸是當朝親貴之中最沒有"王爺"架子的。李蓮英依禮節跟他下跪,他竟還跪以報,一時還傳為笑話。世鐸先後擔任內大臣、領班軍機大臣,賞親王雙俸。

其子、侄輩有從歐洲遊歷回來的,世鐸見面後問道:“洋鬼子的國家也下雪嗎?”聽者掩口而笑,回答說:“中國與外國同處一個天地之間,所以都有風霜雨雪。”世鐸聽後默然無語。

世鐸之子末代禮親王誠厚,對生物、動物學有很大興趣,愛養長蟲、刺蝟等,人們稱其為瘋王爺。

花園

京師故地之禮王府:有一座花園,叫“樂家花園”,現在是白家大院

白家大院舊影,由於電視劇“大宅門”熱播,得名,非驢非馬,莫名其妙。

位於北京海淀區蘇州街29號的白家大院,原是第四代禮王愛新覺羅·傑書於康熙年間建造的"禮親王花園"。這座景緻優雅、盡顯一時皇家造園藝術典範的王府林苑在民國初年賣給了同仁堂樂家,更名為樂家花園。現在原址上最大的一家餐廳。

花園佔地約50畝,南北走向,呈長方形,佈局主要以對稱為特點。園中除一些房屋廳堂建築外,還廣建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及假山湖泊。

主要建築有玉蘭堂(又稱玉堂富貴)、銀安殿、仁壽殿、弘德殿、待月軒、燕景軒等以及小花園。各院落堆山疊石,前園嚴謹,後園活潑,在自然空間疊置大面積各種不同形式的假山,把園中各個景區相隔,花木扶疏,曲徑通幽,是一處難得的園林佳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