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抽梯”原来可以这么用

上楼抽梯又称为“登搂抽梯”或“上屋抽梯”。此计名出于《孙子兵法·九地篇》:“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后来的意思有所改变,其《三十六计》解语如下:“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即指诱敌深入,阻敌援兵,断其退路,然后歼之的一种战术。刘琦运用这一计策,迫使孔明为其谋划保全之策,可以说是这一军事计谋在日常生活中的成功运用。

此为“正解”,源于军事。

但实际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只要你用心的品,皆有“上楼抽梯”之妙用。

这招玩得最溜儿的,就是我曾经的老板。

他想叫你干什么了,首先会抓住你的优点特长,戴一番高帽,然后你便飘忽忽的上了楼了。待你上了楼了,他便开始“抽梯”,说什么此事儿非你莫属,别人搞不定,或别人搞我不放心之类。于是乎,你便只能佯装“哈皮”的样子,玩命的把事儿做好。

那年公司决定参加成都高峰论坛。

吃饭的时候,老板开始夸赞我的文笔如何的牛口才如何的霸道,搞得我甚是舒坦。话锋一转:这个高峰论坛主讲人非你莫属,你文笔又好,稿子自然也只有你能胜任。我本个IE出身,却搞什么技术的高峰论坛,这个跨度也忒大了啊。但已经上楼了,梯子抽了,只能点灯熬油的硬着头皮上呗。

论坛大获成功。

庆功宴上,老板喝的有点大了,眯着眼,冲着我炫耀:“知道这招叫什么么,叫'上楼抽梯'!”我勒个去,原来跟我玩的是兵法啊,怪不得总觉得是个套呢。

后来,越发觉得,凡是上司老板啥的,最爱对下属使用此招,无不“百发百中”。

我的新房漏水了,维权艰难。

物业总是打哈哈不作为,找了一趟又一趟,都是无果而终。苦无良策,突然便想到了“上楼抽梯”。那次,物业经理又开始处理此事儿,待事情有部分进展,且他又想半途而废之际,我的表扬信、锦旗啥的便“敲锣打鼓”的送上去了。成功的把他弄上楼了,也抽了梯了。果真是用心啊,也不用我再找他了,他反倒天天找我了,不到两周事情便有了满意的结果。

“上楼抽梯”,确实牛!

“上楼抽梯”原来可以这么用

“上楼抽梯”原来可以这么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