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有必要学习到凌晨吗?

lierenhuichang


作为初一的学生,现在学的课程和知识都处在比较基础的阶段。没有必要学习到凌晨。

首先,中小学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较贴近生活。不像高等教育那样抽象化,所以初中的学习主要是真正对于课程的理解,而不是用大量的时间去积累。

其次,在上课的时候认真领悟,老师的课堂教学,这一部分能做好比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领悟练习,要来得快得多。F课堂的聆听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快捷的道路。

总的来说,如果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上去,把听课的效率提高上去,那么完全可以代替夜晚的繁琐工作。学习是一个技巧性的事情,不是一个重复性的累积的体力活,所以要掌握好学习的技巧,做到事半功倍。





一桌书签


没有必要的,初一的孩子刚刚发育,长身体,基本上11点之前就得睡觉了,怎么也要保持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吧,睡眠不够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不利,昏沉沉的去上早自习,能好好的学习吗?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早上状态不好,就会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而且现在初一孩子的作业是可以在11点之前做完的,前提是能控制好自己的时间,而不是晚饭后想着玩手机看会电视,我有一个表弟一个表妹,俩个都是初一,同样的作业量,自觉的表妹每次都能在11点前完成,有时候10点就做完了,表弟就不会,每次做作业拖拖拉拉,非得别人逼着,有时候太晚了,家长看不下去就叫他睡觉,然后大早上5.6点又赶紧叫他起床写,就一直这样循环,有什么意义呢,最后就是变得越来越不想去读书了。

还有就是现在的家长不要太在乎分数了,虽然很重要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那些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的新闻还少吗?都是某些学校的作风和家长的执念造成的,一看到这种新闻,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脆弱啊,不能打不能骂,一点挫折就经受不起,但是家庭和学校没有一点责任吗?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看淡这个分数和排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管老师们说什么,现在的老师不像是以前的老师,很多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绩效考核,尤其是哪些三四线城市,孩子成绩不好,就知道找家长来谈话,甚至当着很多人的面训斥,或者排挤,就因为成绩不好拖全班的后腿,影响了考核,但不会想想怎么花时间来帮助这个孩子,不然就直接劝退,这种事情太多了。

所以初一有必要做作业到凌晨吗?完全没有必要!!


祁阳小蒋


初一学生有必要学习到凌晨吗?

我猜测题主的意思应该是才初一而已,有必要学习到凌晨吗?有必要这么拼,这么努力吗?

其实,努力学习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实际行动。不过,有些时候,大家讨论学习到几点,是否又开了夜车的时候,我想,学习到越晚未必就代表你越努力。

学习到很晚和你是不是努力事两码事,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学习时间越长就代表越努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很多同学在上课的时候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边听边就能把知识点当堂消化得干干净净。甚至在学校里就已经完成了家庭作业。晚上回到家,就可以提前预习第二天的功课了。

但是,有的同学,上课三心二意,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唾沫横飞。TA在课堂下面神游,虽然也时不时的和老师交流下眼神,但那纯属于应付和伪装。看似坐姿端正,规规矩矩,实则是人在曹营心在汉。

前一类同学由于认真的学习态度,所以学习效率很高。回家不用怎么学成绩名列前茅。

后面那类同学,课堂上不听、不学、不消化。也没有预习新课,复习旧课的学习习惯。但是,又不得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致于每天回家奋战到天明。看似挑灯夜读,实际是为自己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买单。

初一的学习任务并不重,知识点也不见得高深。如果经常需要学习到凌晨的同学,可要给自己的学习找出问题了。


关于有没有必要学习到凌晨的问题。

学习到什么时间,怎么个学法,每个学生情况各异。有的学生习惯于白天在课堂上学,有的学生习惯于晚上回家夜深人静的时候学。这是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不同所致。

不太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同学当天在课堂上就能把知识点消化殆尽,而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的同学会选择晚上回家一个人学习。

不管属于哪类学习习惯,只要是有约,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而言,根本就不存在有没有必要学习到凌晨的这个问题。

学习高度自觉,超前学习的同学应该得到认可和表扬

有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不够他消化的。他自学的进度已经远远的超过老师讲课的进度。这种情况的同学,他们往往在课堂之后自己寻找知识点进行补充、提高。

课堂对于这类同学而言只是复习课而已。所以,这样的同学,他们学习到很晚,是真的在努力,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在努力。应该得到认可和赞扬。

综上所述,有没有必要学到凌晨不能妄下评判,因为针对具体的人情况是多变的。


我是朱老师,喜欢说教育,如果你也喜欢,那就关注我吧!


朱老师说事儿


没必要学到凌晨!听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可让数学考试分数提高12%!

《献给爱丽丝》的世界知名度几乎和《生日快乐》相当,有音乐评论家说,贝多芬即使不写别的曲子,仅凭一首《献给爱丽丝》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献给爱丽丝》是德国音乐学者路德维希·诺尔(1831年-1885年)在贝多芬去世40年后发现的,他为写贝多芬传记搜集素材,在整理贝多芬的学生泰雷兹·马尔法蒂(1792年-1851年)的书信时发现了这首曲子的手稿。贝多芬在首页上写着:“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路德维希·凡·贝多芬,4月27日上午。”这首曲子于1867年作为贝多芬书信集由德国出版商约翰·弗里德里希·凡·弗赖赫尔·科塔(1764年-1832年)首次出版,曲谱是诺尔交给出版商的抄件。  德国音乐学家马克斯·恩斯特·昂格尔(1883年-1959年)认为,贝多芬字迹潦草,可能是诺尔在抄谱时笔误,把“Therese”(泰雷兹)抄成了“Elise”(爱丽丝)。  泰雷兹在1806年成为贝多芬的学生,两人互相倾慕,但毕竟社会身份相差悬殊,两人难成眷属。1810年4月或5月,贝多芬给泰雷兹的信中写道:“告别了,尊敬的泰雷兹,祝愿美好的事物伴随你一生。请不要忘记我,再也没有什么人像我一样希望你有一个美好、快乐的人生了,尽管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落款是“忠诚于你的仆人和朋友贝多芬”。《献给爱丽丝》大概就是泰雷兹与贝多芬分手前后创作的。  泰雷兹1816年嫁给了奥地利的一个贵族。英国临床心理学博士艾玛·格雷研究发现,古典音乐的旋律、音调有助于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和加深记忆,听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可让数学考试分数提高12%。


铁塔-刘植荣


没必要!

初一的学生学习的考试科目只有语数英三个,其他非中考科目虽然有政史地生等,但是政史地生老师基本不会要求学生做很多作业,学生也不会花太多时间精力在上面!刚刚进入初一就长期学习到凌晨,可能时间安排上不合理。

我们学习讲求劳逸结合,死读书读死书是不行的。很多学校可能早上七点钟就开始早读了,每晚上都学到凌晨,假如6:30分起床,每晚睡眠就只有6.5小时,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十一二岁的学生来说睡眠可能是不足的,睡眠不足又会导致第二天早上无精打采恹恹欲睡,这样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我个人觉得初一的学生晚上10:30之前睡觉,早上6:30起床,保证8个小时睡眠质量,为早上上课补足精神。中午无论如何也要午休,时间半小时到一小时都可以,这样下午才有更多的精力。

总之,合理利用时间,保证睡眠质量,精神饱满的走进课堂,学习效率就会提升!不一定非得打时间战。


月舞风华深山隐士


作为一个十多年的老师来讲。

初一孩子不建议学到凌晨。

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方面,身体健康,初一孩子正是身体发育成长阶段,长期熬夜会严重损害健康,影响发育,我有好几个孩子,还都是男孩,初中长时间坐书桌前伏案学习,中考考去陕西排名前三的高中,进入高一后,颈椎有问题,上课晕倒呕吐,不得停课休学,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好多长期熬夜的孩子,皮肤暗沉,身材矮小。

第二个方面,初中的学习难度和学习体量,没有那么大,熬夜到凌晨,一般是高三最后冲刺的状态,我所接触的陕西顶尖名校年级前50的孩子,基本20点前学校作业完成没有问题,22点左右自主预习复习后睡觉,早晨6点半左右起床。如果孩子初一就学到凌晨,不但透支了身体健康,初三和高中怎么办?彻夜不睡?

第三个方面,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养成定型期,学习最终拼的是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和效率,不是时长的苦熬。熬的太晚,第二天必然精神萎靡,影响上课,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得不偿失。






张创科老师


其实大多数初一的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孩子学习效率的低下。他们习惯拖拉,往往磨蹭到晚上八九点才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还老是走神,不够专注,一会儿喝喝水、吃吃东西,一会儿又跑去上个厕所……除此之外,很多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自己不擅长的科目留到最后完成,到最后轮到那些作业时,就很容易因为不会而丧失耐心、自信心,也就干脆不思考就在那干坐着,坐着坐着就呆到了凌晨,这时爸妈看见孩子房间的等仍旧亮着,跑过去询问,孩子自然说自己是因为要完成作业才熬夜到凌晨不睡觉的。


春泥945


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高效的学习效率,比长时间的学习更有效果!

我建议学着在短时间内有组织有计划的去学习!把重点和难点放在一起去攻克!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做专项练习!每一课的知识点系统的去总结练习巩固!

在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去做难的题型!同时要劳逸结合!初一试着去学习别人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成适合自己又高效的学习方法!只有你真正学进去了你才能不必在题海里煎熬,那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题型都会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加油!初一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打好基础,初二初三勇往直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飞飞老师啦


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

第一,从初一的学习内容的难度来讲,没有必要。初一的内容还是相对简单的,建议广泛涉猎,厚积才能薄发。

第二,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人的身体是有生物钟的,有专门的排毒时间,这么晚睡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三,从学习的规律来讲没有必要。学习,最重要的是专注,是效率,上课最重要。睡得太晚,会影响学习效果。

孩子向上的状态,要表扬,但孩子的学习要有方法,尊重规律。


北京四中戴老师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能够有这份勤奋好学的斗志,着实让人佩服;但是,学贵有恒,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因此,没有必要学习到凌晨。一方面,经常熬夜学习的确不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往往得不偿失;另一方面,人在一天中的学习状态跟效率是有起伏的,应该在状态最好的时候进行学习,如此则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