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盡收”的武漢基層防控,巷戰定成敗

​“應收盡收”的武漢基層防控,巷戰定成敗 | 柳洪傑主任專訪

北京西站2月6日下午3點40分,一個由北京7名基層衛生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集結完畢,搭乘高鐵G505,開往武漢。隊員合影留念照片上,空蕩蕩的車廂看不到其他乘客。


​“應收盡收”的武漢基層防控,巷戰定成敗 | 柳洪傑主任專訪


專家組出發的2周前,武漢封城震驚了世界,連日攀升地數字讓整個中國都瀰漫著一股子壓抑:疫情什麼時候能夠得到控制?新增疑似、確診數字什麼時候能降下來?而他們此行地目的,就是要切斷基層傳染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完成“應收盡收”的任務。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2月12日,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首次出現拐點,且此後一路向好,沒有反彈。


近日,“醫學界”聯繫到了專家組成員、北京市海淀區馬連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柳洪傑主任。他此次負責的是武漢市青山區,因企業退休職工眾多,它也是武漢市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轄區,稱得上基層疫情防控中的一塊“硬骨頭”。


​“應收盡收”的武漢基層防控,巷戰定成敗 | 柳洪傑主任專訪

青山區一名92歲確診老人康復後迴歸社區


摸排社區,困難重重


柳洪傑表示:“國家提出‘應收盡收’是在2月6號,正是專家到達武漢的那一天。當時中央就已經下決心把社區變成一條防線,要守住。新冠肺炎患者都要收到醫院裡去,避免再進一步傳染下去。”基層社區防控戰就此打響。


到達武漢的次日清早,他就帶領青山區專家組就開始了摸排工作。


​“應收盡收”的武漢基層防控,巷戰定成敗 | 柳洪傑主任專訪

專家組走訪摸排福利院


青山區是武漢市中心城區之一,同時也是全國重工業基地,有武鋼、一冶等大型企業和數個科研機構。目前轄區面積161.3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轄11條街道、1個管委會,85個社區,32個行政村。


因企業退休職工眾多,青山區也是武漢市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轄區,高達28.71%。與之相對的是,該區醫療資源相對缺乏,僅有6家二級及以上醫院,床位總數只有900多張,大量確診和疑似患者在此前無法入院。


他介紹道,當時武漢封城以後,社區還沒封閉,很多人還會去超市;武鋼等大型企業仍處於保產階段,大家還要去上班,人員流動非常大。而社區工作者忙於將確診患者送去醫院住院,實在抽不出精力來落實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


此外,小區老舊,居室較小,共用狹小樓梯的現狀直接導致了早期居家隔離的不成功。“我們第二次排查就發現,很多武鋼的老舊小區家裡只有四五十平米,住著兩代人或者三代人,根本做不到居家隔離的要求,所以它聚集發病特別多。”


“我們走訪了很多社區,發現社區聚集患者太多了,新增患者還在持續增多,我們覺得時間緊急,不能再拖了。”青山區的現狀讓柳洪傑心急如焚。社區走訪結果很快被上報,國家也迅速做出了回應,大力拓展床位,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商超不再接待居民個人。


​“應收盡收”的武漢基層防控,巷戰定成敗 | 柳洪傑主任專訪

青山區沃爾瑪超市,左圖為2月7日攝,圖右為3月28日攝,受訪者供圖


千方百計,新增4千多張床位


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增加床位成為首要任務。


2月8日開始,青山區防疫指揮部克服種種困難,相繼徵用酒店、新建樓宇、學校宿舍、閒置半廢棄培訓中心和黨校,定點醫院從初期3所增為6所(2座方艙),隔離點從5處陸續增至18處,總床數最多時為5011張。與此同時,部分確診和疑似重症患者被轉至市內其他醫院。


​“應收盡收”的武漢基層防控,巷戰定成敗 | 柳洪傑主任專訪

2月8日青山區定點醫院加快病床週轉督導調查表


2月12日,青山區確診患者全部收治入院。


2月13日前,疑似患者全部進入隔離點。


2月21前,所有密切接觸的居民完成集中隔離觀察。


2月22日後,對四類人員(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能做到日清日結。


“應收盡收之後,青山區開放了五千多張床位,患者就全部收進去了,連後來新加蓋的方艙也沒啟用。”柳洪傑介紹道。事實上,“應收盡收”效果十分顯著,3月初近1周新發患者數就均低於20例,近3日低於10例。


苦口婆心,專家、社工輪番上陣


新床位闢出來了,但由於早期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多為高齡有併發症的患者,死亡率相對較高,給居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冠病毒病死率高”的假象,大家普遍對去醫院、方艙接受治療存在牴觸情緒。


“很多患者的症狀正在緩解,就不願意去(醫院、方艙),怕被交叉感染,還有一些特別牴觸核酸檢測,不肯配合。”在社區,柳洪傑見到過不少這樣的患者。


社工雖然熟門熟地,但也有顧慮:“要是對他們太嚴,我們都是街坊,以後怎麼相處?”當時國家也沒出臺政策,專家組也不能採取強制措施,應收盡收的任務該怎麼辦?柳洪傑只能和社工們採取話聊手段,兩三個人圍著勸。


勸地多了,柳洪傑也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首先,從感情上打動對方。有家庭的要為家人考慮;一個人住的,要為樓上樓下鄰居考慮。


其次,從邏輯上打動對方。


有患者辯稱自己不是重症,不需要去醫院。


“現在不是重症不代表以後就一定不是,趁現在有條件了,得趕緊治。”


有患者悲觀地認為,進了醫院也是個死。


“那是以前床位不夠用了,收進去的都是重症(患者),所以看起來相對死亡率高。現在各個省的專家都來了,完全有能力治療,你有可能很快就恢復了。”


有患者擔心自己會被交叉感染。


“不會的,有單間。”


“啊?沒聽說方艙有單間啊!”


“那更好,方艙患者症狀比醫院的更輕,而且還有醫生護士在那呢!”


就這樣,專家組和社工們配合著,一個個、一家家走訪,把確診、疑似患者們勸進了相應的醫院、隔離點。截止3月5日24時,他們共排查117個社區(村)、180282戶、426508人,摸排率超過100%,累計確診病例(含臨床診斷)2929例,在院治療978人,疑似病例僅存5例,入院/隔離率100%;密接人群累計4355人,時有452人,隔離率100%。


這個結果的出現大大振奮了大家的士氣,此前部分社區工作者已經產生收治無望和超負荷工作的職業倦怠,瀕臨崩潰。


招志願者,打一場人民戰爭


把患者勸進去以後,感染源問題基本得以解決,但專家組還面臨這一系列新挑戰:患者產生的垃圾存在傳染風險,急需處理;社區實行封閉管理之後,居民日常生活採購如何保障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大量人手,而原有的社工、下沉幹部已經遠不能滿足需求。


“社區情況控制以前,即使有人想當志願者,也大多因為被家人反對而作罷。現在情況控制以後,大家也就不那麼恐慌了,社工和幹部們幹了很多活,大家也都看在眼裡,不少居民主動站了出來當志願者分擔工作。”


柳洪傑還給“醫學界”分享了一位鋼花小區志願者的抖音視頻,這位志願者的話讓他印象深刻。



志願者抖音視頻


視頻中,這位志願者耿直地談了自己要當志願者的原因:“總有一些人在問我,說你在屋裡又不缺吃,又不缺喝,你跑出來當志願者打鬼?又危險,又尼瑪沒的一分錢。在疫情過去,大家可以在社區的公示上咱看一下子,還有照片基本上社區都是一些姑娘婆婆們,她們也是人。那個說,女人能頂半邊天,一個社區幾千號人要吃要喝,你不能把所有的天都丟給女人頂哈,總得有人在站出來。作為一個男人,就不能尼瑪推卸這些責任,總得有點擔當……”


居民們慢慢互相影響,從一開始沒有志願者到後來每個小區都有幾十、上百名志願者,進步非常大。“對新冠肺炎的恐懼減輕以後,武漢人會自發地願意做志願者。”


​“應收盡收”的武漢基層防控,巷戰定成敗 | 柳洪傑主任專訪

專家組致武漢市青山區(化工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感謝信節選


不難發現,這場新冠肺炎的基層抗疫的勝利,靠專家、社工、幹部們領頭衝鋒,也離不開武漢社區居民的支持與配合。


勝利在望,嚴防疫情反彈


3月10日下午3點半,隨著最後一批49名患者從洪山體育館走出,武漢最後一家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越來越多的援鄂醫務工作者們也踏上了回家的歸途。


近2個月的相處,柳洪傑和青山區的社工、基層幹部、居民們成了朋友,除了疫情工作之外,偶爾也會聊天,相互關心。他們紛紛發來微信詢問,他是不是也要回去了?


“這些天我們基本上把青山區的所有醫療單位,街道的各個層面都走遍了,實際上對這個地方現在有了深厚的感情。現在如果要走,我們真有點捨不得。”這位來自北京海淀區的基層專家心情有點複雜,“我們現在還沒看到武漢解除封城,社區也還沒解禁,還要再堅持一段時間,就是希望跟他們能奮鬥到最後一刻吧。”


城市解封、社區解禁之後,作為中國工業重鎮的武漢將迎來複工復產熱潮,大批人員的湧入會不會讓疫情反彈?這也是專家組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柳洪傑表示,現在可能還存在一部分無症狀的感染者,所以需要再延長一段隔離時間,讓他們即使有可能也不要成為新的感染源;其次,現在還不到放鬆的時候,目前只是新發患者少了,離完全解除風險還有一點時間,所以就需要教育所有民眾,做好科普,讓每一個人都成為防治參與者;此外,鼓勵居民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最後,應該做好社區的防病篩查工作,提高社工在公共衛生防治的參與度,和治療聯合起來。


他指出,這次疫情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傳染性疾病防控單靠幾家大醫院是支撐不住的,因為這類患者可能會迅速增加。所以,如何打造一個有醫療能力、公共防禦能力的基層,做好網底和守門員的職能很重要,這也對社區的醫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目前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僅停留在報告過程,其實疫情的響應機制並不是很有效。一來,社區沒有隔離的地方,缺乏硬件設施,二來,社區對傳染病的追蹤也缺乏有效的追蹤機制和訓練。“把緊急發生的傳染病事件迅速進入一個可管控的通道,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