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桐柏县:一把黄花祭扫烈士墓

今年的清明节, 河南省桐柏县新集乡张文生墓地前,一把黄花,祭扫烈士墓,倡导文明祭扫。这位烈士是我的祖父。为革命牺牲。我算是红三代。

在河南省桐柏县新集乡新集村北沟组北500米的土岗上,矗立着一座墓碑,碑文写着, 烈士,张文生,1948年牺牲,享年36岁。桐柏县人民政府立碑。在这里,流传着革命烈士张文生的革命人生,以及后代的拥军情。

张文生生前任桐柏县新集乡农会主席。张文生是我的祖父。那一年,桐柏县已经解放。但土匪仍然猖獗。头一天下午,正规军转移时,通知张文生转移,但张文生的通信员因为被敌军打死需要安葬。那天下午,张文生把通信员安葬后,又把13支步枪埋到隔壁的地下,夜里,又担心土匪抄家后枪支不安全,连夜,把枪支从土里取出,送到新集乡洛河地下党联络站。次日凌晨,数百名土匪有一里多那么长的队伍,包围了张文生的一间破房子,其中,有土匪李克勤、叶广才、三疯子等冲进张文生的院内,一枪击中张文生的头部。张文生当场死亡,有土匪用枪抵着张文生的妻子李某,另外的一名土匪说:“这个女人是个好心的人,热心帮助人,放掉她。”有土匪持枪要干掉张文生的年仅6岁的小儿子张书成,张书成吓的坐在灶台旁的草窝里,屁股下藏着一米多长的大刀。据现年74岁的张书成讲,那时,他已经产生记忆,看着父亲被土匪打死,他即害怕,也顿生反抗之心。他当时伸手拿屁股下藏的大刀,可大刀10几斤,他拿不动。有土匪吼道,“斩草除根,把这个小孩宰掉!”有土匪说:“放掉吧,太小了,是条性命。”

枪杀张文生后,张文生的大儿子张书运、张书山从外面赶回来,张书运当时13岁,张书山当时9岁。据现年81岁的张书运讲,张书运和二弟张书山从外面回来,看到院子外面好多人端着枪,溜到50米外邻居的院墙上张望,还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土匪发现。土匪连续向张书运、张书山开枪,子弹打在墙头,张书运、张书山翻墙,顺着地埂,一口气跑了3里多,才逃脱土匪的追赶。

土匪那天的突击行动,仅新集乡,就有4名农会干部或地下党遭杀害。

张文生生前,是给地主种地,自己没有一分土地。家太穷,埋葬的地方,是地主家的一个地埂边。用草席卷了卷,草席上面盖了一个木板。据张书运讲,那天,挖了土坑,张文生的尸体放在里面,草席和木板盖上,刚盖了一点土,土匪闻讯赶来了,张文生的家人慌张逃离,四周的群众也四下奔跑。等土匪远离后,家人又返回墓地,才把张文生埋葬。

据新集乡80岁以上的多名老人讲,张文生在世时,受到周围百姓的敬重。他个子高大,1.8米以上。常常给四邻帮工。他力气很大,曾经肩挑两斗多黄豆,重量约合现在的400斤。从桐柏县挑到平顶山舞阳,数百里,做点生意。他把一点收入,常常接济给比自己还穷的乡民。张文生从30岁左右就参加了革命。多次参加剿匪,参加过解放桐柏的战役。参加过新集乡歇马岭剿匪,湖北省随县剿匪。参加过支援新四军战役,救助八路军伤员。带领地方武装给新四军送粮。地方的土匪对张文生恨之入骨。当时的土匪头子李克勤、叶广才多次叫嚣“杀死张文生”。

据张书运、张书成讲,父亲被打死后,母亲带着姊妹5人,家里只有一间草屋,草屋的北墙,在父亲死去的第二年,就倒了。冬天好冷,家里就只有一床薄被子,下面铺着稻草。那年,张文生4岁的女人在讨饭的途中,受风后,发烧死亡。第二年,两岁的女儿被活活饿死。

张书成跟着母亲讨饭,有时一天讨得一个红薯,母亲饿着,把仅有的一个红薯让给子女们。两个哥哥大了,能单独出去讨饭。

张书成说,7岁那年的冬天,下着好大的雪,张书成跟着母亲出去讨饭,那年代,大家都穷,到哪家都不给吃的,到了傍晚,有一户好心人给了一把带着冰凌的红薯叶,村子里的一只狗冲上来,把张书成的腿咬的鲜血直流。母亲哭了,在野外的柴草垛旁,母子二人痛哭,那把红薯叶让儿子吃了,母亲在深夜饿的昏死过去。张书成抱着母亲痛哭,寒冷的深夜,只有儿子的哭声飘荡在雪野中。据张书成说,母亲已经5天很少吃东西,饿昏死的那天,一整天,母亲没有吃一点东西,寒冷和饥饿,让母亲昏死过去。第二天,在张书成的哭求下,有附近村庄的农民送来一碗稀米粥,救了母亲的命。

张书成讲,幼年的他,在讨饭中,腿上被狗咬了3次。掀起裤子,看到还明显留下疤痕。

建国后,母亲讨饭支持儿子上学。张书成说,张书成边讨饭边上学。到六年级那年,步行20里去外乡上学,每逢星期天,15岁的张书成挑200斤木柴,去集市去卖,换点钱后,作为生活费。六年级后,因家里太穷,上不起学了。

回家后,先是当民办教师,后来到村委会、大队工作。在村委会期间,带领100多名村名,参加大河镇二郎山水库、吴城镇赵庄水库、新集乡栗园水库、新集乡新集村拐子堰小水库、新集乡新集村北沟组拦河坝等13个水利设施兴建。在二郎山水库,整整干了1年零3个月。这期间,只回过4次家。修二郎山水库那年,他曾和时任县委书记同用一架架子车拉土,那年,他任鸿仪河乡团委副书记,因为力气大,受到县委书记的赏识,合用一把架子车。他参加修水利,算起来5年多时间。修完水利,他参加两年的修大方工程,就是平整土地。

张文生的大儿子张书运先是在村综合厂劳动,后来到村支部任副支书。参加过修水利,修大方。还参加修铁路。

张书山终生单身,曾在村综合厂、朱庄乡铁矿、新集乡茶厂、新集乡农科所劳动。

张文生的长孙张柱理,也就是我的堂兄,1978年参军,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立功后,提拔为副营长。转业后,在唐河县烟草公司上班。

我是张文生的四孙子,曾在桐柏县人民武装部工作,是一名新闻报道员。曾在解放军报、国防报、中国民兵等媒体发表民兵、预备役等作品100多篇。曾获得济南军区、河南省军区、南阳市军分区多个新闻报道荣誉。现在桐柏县卫生健康委工作。

我为做一名烈士后人感到自豪。我为一家三代人参军拥军更感到自豪。清明节日,一把黄花,祭扫烈士墓,既有文明祭扫,心灵上也得到一次洗礼。

通讯员 张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