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在开会时指出你工作上的问题,你会生气吗?原因是什么?

刘一阳


以前我会生气。但是,自从知道了“沟通视窗”这个心理学原理之后,遇到这种情况我不仅不会生气,反而还挺高兴。

什么是“沟通视窗”呢?

简单点说,就是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窗子里边,有四扇窗户,两个维度。这四扇窗户也可以叫做四个象限。如下图所示:

四个象限:公开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潜能象限

两个维度: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

公开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

隐私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

盲点象限:他人知道,自己不知道

潜能象限: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

我们重点说说盲点象限

他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况有很多。很多时候,我们自身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看不到。比如说有些人可能会无意中伤害别人,或者在工作上会出现一些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但是别人能看到。

盲点象限有个很大的特征是:别人不说,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通过自省很难找到。那你希不希望了解自己的盲点呢?

如何了解自己的盲点

上图已经有提示了,就是恳请别人反馈。如果有人愿意指出你的盲点,你应该感谢他。当同事在开会时指出你的问题时,你要想想“这是我的盲点吗?”


如果你能欣然接受同事提出的问题,你们可能会变得关系很好,他也会发现你更多的盲点并且反馈给你,你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放下面子才能进步

你可能生气的是在开会的时候,这个同事当着同事们的面提出你的问题,让你没有面子。但是,我想说的是面子很多时候没那么重要,自己的成长才重要。

而且,如果你能欣然接受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不生气,也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大度的人。这样,你的个人品牌也会慢慢树立起来。


胡小懒谈职场


大家好,我是职场大海,很荣幸能够回答您的问题。关于同事在开会时指出你工作上的问题,作为在公务员队伍工作的人员来说,我会生气。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所以我给该问题加个公务员队伍的前提,是因为我的答案主要是针对公务员队伍内出现这种状况,其他职场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说明我的理由。

(一)为什么不在会前指出?众所周知,会议是研究部署推进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效的会议一般都会得到会前充分的酝酿,这个酝酿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因此,大家都会在会议议程发布后,对自己会议中需要做的讲解和发言做充分的准备,同事在会议中指出你工作存在的问题,肯定经过了充分的酝酿,思考到了他发言对你的影响,但仍然在会议上进行了指名道姓的发言,说明你在他心目中没有正确地一个位置,可以随时拿来做样板,这在公务员队伍是很危险的事。

(二)为什么针对个人指出?实践中,领导组织召开的会议都是紧紧围绕某一项中心、重点工作,参会人员涉及各处室和部门。因此,每个人会议中的发言都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处室的具体工作意见。成熟的发言人都会就本部门或者本处室意见进行发言,针对你个人指出问题就很值得思考了。我认为,出现这种状况,存在两种心态:一是对你工作的不认可。同事会议中指出你工作上的问题,而不是你所在部门或者处室的问题,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是对你工作不认可的具体表现,具有明显攻击性。二是对你个人的不认可。一个部门至少有1个以上人员负责某一项具体工作,至少有1名领导直接分管此项工作,同事开会指出你工作的问题,而不是和你一起负责工作的同事或者分管领导,明显是对你个人有意见,态度明确。

(三)为什么不提前进行沟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是一名公务员必然懂得的道理,所以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的过程。你同事在开会时指出你的问题,这种情况本来是完全可以规避的,可以在会前与你进行沟通,不至于拿到会议上研究,充分说明:一是他不愿意与你沟通。你连最基本的发言权都被剥夺了,可想而知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二是他与你沟通无效。或许他与你会前进行了沟通,但你没有答应,所以才在会议中指出。作为公务人员,你没有答应他的沟通,必然有你客观的因素,对方会议中指出明显是想通过会议给你压力,逼迫达到目的,这是公务员系统十分忌讳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发言的权利,但是都应当为自己的发言负责。下面,我们分析下,同事会议中指出你工作上的问题,对你可能造成的影响:一是降低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领导把你安排在某一岗位上,反映出领导对你的信任和对你能力的认可。同事在会议中公开指出你工作上的问题,是对你个人能力的否定,直接降低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让领导有这样一个认识“你不行,你的工作有问题”,这对你的发展是有严重影响的。二是降低你在同志们心中的影响力。协调配合是完成一项任务的重要方式,同志们相互间都很清楚,你具体负责什么,哪方面工作存在瑕疵、需要协调处理应该找你,你是该领域的权威。同事在会议中点名指出你工作上的问题,严重降低你在同志们心中的地位、影响力,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民主投票,影响到你的提拔晋升。三是倒逼你办理较为棘手的任务。同事开会时指出你工作上存在问题的发言,领导为了维护权威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进行调整,让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你原本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规避的问题又回到了你身上,给你工作带来一定负担,而你又不得不按照会议精神完成,由此完成的后果你同样的负责承担,这是典型的出力不讨好行为。

那么,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了?一是不要在会议上据理力争。会议中,同事已经指出了你工作的问题,切记不要当场据理力争,否则你损失的不仅仅是威信,还有你的人品。二是不要在背后打击报复。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有些人对这种情况会后会采取各种方式为难同事,以打击报复。建议不要采用这种方式,领导不是傻子,一眼可以看穿本质,对你的印象更不好。三是合适实际对同事指出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大家注意下,我说的合适时机包括此次会议。如果是政策或者规定上的原因,完成同事认为你工作上的问题,你需在会议中当场作出解释,最大限度止损,这是最科学的方式。如果是某些个人原因或者不方便说明的原因,你应该在会后对领导和同事私底下进行沟通,只要出于工作的本心大家都可以理解。如果就是你不想干的原因,那当我没说,你自食苦果吧。

说到这里,有一点必须提一下,我们所说的会议不包括民主生活会,因为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时候的批评大家都是虚心接受的,千万别闹笑话。

最后,回到正题,同事在开会时指出我工作的问题我会生气,希望我们有问题可以提前做好沟通解决,不要浪费大家精力和时间。再次感谢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我是职场大海,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职场中的大海


我会怀着一颗敬畏和感恩之心对待这等贵人,即便是体无完肤,要里子而不要面子。

暴露了不足,是对我职场能力的最好反思的机会,能力提升最快的机会就是思维的碰撞和反思,归纳和对一件事情重新下定义。

我所在的机构里,小王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却成为我最欣赏和重点培育的苗子。他就是我说的这种类型,不到半年,就被提拔成为教学部主任。

刚开始面试他的时候,并不十分看好他,因为他生性胆怯,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很小,生怕待罪了人似的。介于人手不好招,就给了他一个机会,看一个月实习后怎样?

小王很懂礼貌,总是笑眯眯的,工作上的事情,悟性很高,他能第一时间判断出领导的真正意图,完成任务向来不拖泥带水,搞不透的地方,也总是先跟同事约时间,再请教,同事们都很喜欢他,也乐于帮助他。

我们每周二都会召开全体会议,周四教研,周五磨课大赛,活动安排得很紧凑,小王很敬业,向来没有抱怨过,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决定要好好带带他。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虽然还没正常开学,我作为校长,针对他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下的提升计划,学习计划,也是毫无保留,有时间也会在会上提出他的问题,工作上的瓶颈,为什么会不给力,为什么家长会不满意,并与大家共同碰撞一一解决,大家都很尊重我,也很喜欢这样的文化氛围。

我们甚至每个月还专门召开一次“批斗会”,针对每个人找缺点,不分领导还是员工,当然前提是每个人不能够生气,不能急,不能怀恨在心,因为“批斗会”本身就是促进自己提升的,所以,大家也都很真诚的向每一个站到讲台的老师提出重重缺陷的问题,有些时候会很尴尬,你猜大家怎么认为,站到讲台上的老师不但不生气,还很感激台下激励提出真实有意义的批评的人,这就是有文化内涵的团队,也是我所托管的学校,之所以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很高,不是因为校长优秀,老师牛逼,而是大家协同配合的好,企业的文化氛围好,每一个人的能量加持就是最好的风水,而不是尔虞我诈,相互指责,这样的风水很糟糕,长命不了的,不只是老板有格局,员工更要有宽广的胸襟和包容的共情。

当然,我所管理的团队是绝对不允许窝里斗的,这是原则。

我是校长名家,教育职场资深经理人,人际关系沟通达人,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欢迎点赞关注我。




校长名家


分享职场冷暖,我是岁月凯旋。在职场中,都说不能犯错,但谁又不犯错误呢?面对同事在开会时指出我们的错误,哪怕是心里再不爽,当面也不能表现出来,而且还要感谢对方,这不是虚伪,而是成长。

工作中面对批评,要克服习惯性防卫心理

人们有一种普遍的心理,叫做习惯性防卫。当我们的观点、面子,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批评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你凭什么说我?和他干。”

很多人面对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第一个反应就是,“你凭什么说我?太不给我面子了!”尤其是在同级之间,在公众场合,反应就更为激烈。

好的结果是自己很生气,能够克制的住,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心里是100个不服气。差的结果就是当面和批评你的同事顶起来,最后闹的谁都不愉快。最坏的结果就是记恨在心,找机会报复同事。

这样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还破坏同事之间的团结,肯定影响自己的工作,那对职业发展将非常不利。

如果把成长的过程,比喻成往杯子里倒水的话,习惯性防卫,就是盖住了杯口的盖子,阻挡住我们的进步。如果不自知,那么就会陷入无法自我提升的境地。

我们要知道被别人批评,的确是一件好事

不信的话,自己可以想一想,在工作生活中,都是什么样的人会批评你呢?说我们最多的是父母,是老师,是真正的知心朋友。

在职场中,不少人都信奉一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多数人是不会指出别人的错误的。

如果一个和你没有关系的人,会批评你吗?我想不会的。你是好是坏,就是做的再不好,即使你犯再大的错误,和人家也没有关系,谁闲着没事儿去批评你呢?弄不好还得罪你,费力不讨好。

所以很多批评我们的人,是真心帮助我们。往往你印象最深,进步最快的,恰恰是接受批评的时候。

面对同事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将会让你的职场加分

还有一种思维,被称为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和不同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呢?

给同事当众指出问题时,首先要做到的是认真听同事讲完,如果这个问题不存在,可以第一时间说清楚,消除误会和影响,但也要感谢同事的提醒,即便谈不上是对你好,但也说明同事比较正直,对同事指出了问题,今后也一定要注意。

如果同事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可以躲开你犯的错误本身,表明你对工作的态度关键是表明你坚决改正的决心。千万不要辩解,领导和同事不仅仅在乎你的成绩和业务能力,更在乎你的态度,态度更能说明你对公司忠诚度,在职场上肯定会加分。

其实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同事能够当面指出问题,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事论事,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是最好的办法!

我是岁月凯旋,分享职场冷暖,请交流关注,祝幸福平安!


岁月凯旋门


开会时指出你工作上的问题,这得看是什么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是需要公开讨论的,我当然不会生气,他指出我的错误是在帮助我,我会在会议上感谢他直言,私下也会去当面感谢他,并在工作中多向他请教。

但是如果这个问题是应该私下解决的,不是会议议程中的,而是他故意在会上提出来给我上眼药的,但我工作中会防着这样的小人。

首先我们要明白开会是什么目的。开会,是很多个岗位的人聚在一起议论或解决一些问题。而我工作中的问题,是我自己的事情,不是公开让大家讨论的事情,那么他故意在会议上提出这样的事情,明显就是借势整人,所以这暴露了他自己阴暗的心理。

其次,我工作上的问题如果与会议无关,则是不应该上会讨论。而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明显也反映了他的沟通能力欠缺,并且已违反了参加会议的规则。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直接跟他说:谢谢您的提醒,关于这个问题,会议结束后我再找您请教。会议的时间比较紧张,现在我偿还是先回归会议正题。然后把话题叉过去。

第三,通过这件事情,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那么工作中我会防着他,也会把自己的工作尽可能的做到完美,让他成为鞭策自己成长的动力。


职场百日谈


用自己喜欢,理解,接受的方式指出的问题所在,就要虚心接受。

如果是幸灾乐祸,指指点点,找茬,就另当别论,是自己问题不要逃避。

有人指出你的错误,说明你有进步的机会。大家都很忙,也没有很多时间给你指出问题。





首席运营官


人无完人,这种情况在职场上经常出现。如果同事反映属实,我一般不会逃避,并且先谢谢他/她反映这个问题,然后把我处理问题遇到的困难、当时的考量、解决的方案以及目前改善的进度说出来。让领导与同事知道我在积极解决问题。


职场与商场


不会,但有生气的也正常,这与性格及文化修炼有关。其实真生气了下来还是要好好反思自己,只有认识自己不足并不断改正,才会优秀,所以要去提升自己度量,感谢批评的人!


木头梅子


会生气,但是绝不会表现出来,但是要学会去思考,为什么人家会在这个时候指出来。职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大染缸,你在当中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对你有着极大的影响。


Steven阿灿


开会讨论有不同见解,因为看问题的出发点角度不同,非常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