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你们在他乡还好吗

郧阳网讯 妈妈,儿子做了一个梦。

闻到您亲手烙的油馍好香好香;您牵着我的手蹒跚学步,深怕我摔个趴叉;月明星稀的夜晚我们围在您的膝下你给我们讲“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花篓......”的故事......

一觉醒来,这一切都是泡影,不觉泪水涟涟。

农历2014年四月廿十七,恸哭声中,母亲您驾鹤西去。四年后,父亲也随您撒手人寰。爹娘,您们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思念。

爹娘啊,您们给我们倾注了所有爱的温暖。

打开记忆的闸门,多少甜蜜的回忆涌上心头。您们养育我们兄弟三人,我为老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落后与贫困交织,任凭生活如何困苦,您们也要让我们兄弟三人上学读书,我读到完了高中,两个弟弟也都是初中毕业,而这时与我们同齡的人已辍学在家好几年了。要知道,那时供一个学生读书是多么的不易,况且全家在吃不回来口粮的情况下,每年还要找给生产队工分钱。

妈妈您一遇上好吃的总是连您自己也舍不得吃上一口,总要保管得好好的留给我们吃,看着我们吃得很香,你会说“妈就是吃个虱子,也少不了给你们留个大腿”;每逢过年,妈妈您总要给我们添一件新衣服,哪怕是粗布衣也行...... 早年生活的拮据与窘迫没有压垮您们,却让我们兄弟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都说“掐虱养虮子,稀奇小儿小女子”,但父亲您最稀奇的是我。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一到冬天,父亲您都要起早做饭吃后到很远的地方砍柴,每次您都要留一口悄悄地叫醒我让我一饱口福。您告诉我:你是老大,比两个弟弟吃的苦多,所以偏爱你一些。父亲您不多言也不多语,但您的父爱是厚重的。八十年代初,我要到离家好几十公里外的县城上学,每次离家时,您都要帮我整理好行装,一头是柴,一头是粮,还挑着送往很远很远,不管我怎么劝您返回。我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年,外出打工,由于交通不便,一连三个月没回家,父亲您多次捎信要我回家说是想看看我——您想念得都掉了眼泪。听人讲,母亲在生下我后一病不起长达6个月之久,是您为我擦屎端尿承担了我的全部护理。父亲您是家里的“老黄牛”,总是吃苦在前、任劳任怨,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什么时候不喊您回家,您都要干到什么时候......

爹娘,您们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可我们无以为报,空留孝心,痛心疾首!

爹娘啊,您们教给我们许多生活的本领。

在我们的记忆里,妈妈您体弱多病。我8岁那年的一天晚上,您把我叫到床前,叮嘱我要当好家里的小小顶梁柱,为整天奔波劳累的父亲分担一些忧愁,当好两个弟弟的表率。您先让我学着干家务活,做饭、扫地、洗衣、放牛、砍柴......也就在这年,眼看年关就要来临,妈妈您又病倒了。我担心您生命安危,跪在您床前嚎啕大哭,心想:别人的妈妈都在忙着准备过年,而我的妈妈却躺在病床上——我心里十分难过。母亲您也哭着为我拭去眼泪愧疚地说:“妈给你们洗不了过年的衣被、做不了过年的饭菜,要靠你们自己动手了......”我越发哭得厉害,妈妈您领会了我的心思:“儿子,妈死不了,妈还要看着你们慢慢长大成人呢!”大年三十,我擦干眼泪上了厨房——这个年的饺子皮是在您的鼓励下我学着做的,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做饭。母亲您要求我们什么都要会做,用您的话说叫做“艺多不压身”。现在看来,会做事、多做事、善做事是立身之本。

爹娘啊,您们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母亲您经常讲您与父亲的故事:您是贫农出生,而我父亲是富农成份,在那个“划清界线”的岁月,大队干部经常上门要您与我们这个家庭决裂,而您一百个不同意。您教我们:做人得要讲诚信,不能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70年代初大兴水利时,全大队的人在我们家门口修建水库。一天中午,出于好奇的我趁工地上没有一个人时试着玩工地上的手推车,结果由于力气太小,手推车越下了悬崖被摔坏,我抱着没人看见的心态想蒙混过关,但这事终究没瞒过您的眼睛。晚上,我听您与父亲商量:这事我们得主动向大队交待,接受处理。从此后,我也懂得了什么叫做说老实话、当老实人、办老实事的道理。

爹娘啊,您们教给我们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是很穷的,但您们接人待物的态度很令人赞赏。家里有点好吃好喝的都要留着等有客人时再拿出来,如果我们提前要粘点猩没准要挨批。您给我们解释说:我们多吃那么一口也肥不到那里去,可是亏待了客人那就不行了。父母您们教我们做事总是让着别人,多替别人着想,宁愿自己多吃点亏。

您们挂在嘴上最多的话语“饿死莫做贼,气死不告状”“ 能与别人赛种田,不能与别人赛过年”“人的力气就像人身体上的污垢——去了又回来了”“ 娘有不如自有,自有不如怀揣”“ 话到嘴边要留半句”“人场少说话,没有人说你是哑巴”......这些,现在也转变成了我们教育后辈们的“口头禅”。您们语重心长的话语,要求我们既要有能忍则忍的韧劲,也要勤劳吃苦的精神,既要有艰苦朴素的作风,也要有入世处世的积极态度。受您们的影响,我们兄弟都养成了忍让、大度、吃苦与耐劳的精神品格。

爹娘,您们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我们怎奈一朵鲜花、一张纸钱、一个叩拜、一锹黄土能表达对您们的无限思念,纵有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您们的养育之情。

如今,您们虽然远去了另一个世界,但您们传承给我们的优良家风和高尚品质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永远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灯塔。

爹娘,愿您们在他乡好好安息吧!

(书于2020年清明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