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打麥 揚場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村的西頭是打麥的場院,是收穫歡歌笑語的地方。看著堆滿場院的麥垛,社員們喜笑顏開。打麥啦,“批批拍,批批拍,大家來打麥……”,用連架(一種打麥的工具)——五條二尺多長的藤條並排連在一起,用一根短木棍做軸,連在一根作為把手的木棍上,輪起來拍打平舖在場院地上的莜麥,顆顆莜麥粒便從秸稈麥穗上脫落下來。我們幾次試打都無法拍平,老農怕把連架打壞不讓我們用。莜麥的麥粒是用連架分離,小麥的脫粒是馬拉石碾的碾軋。

脫下來的小麥粒和莜麥粒參雜著秕子和麥草,解決的辦法有兩種:一是用揚場的方法,二是用風車分離的方法。老農說這兩種辦法都是技術活,不讓我們知青上手,我們的工作是背秸稈碼垛。原來背秸稈的半大小子,現在成了為知青收攏秸稈的師夫。只見他用木耙一耙一耙地把秸稈收攏起來,放在我們的工具——麻繩上,然後以示範動作捆紮好,往後由我們自己捆紮,之後讓我們背上秸稈垛。秸稈越堆越高,踩著鬆軟的秸稈,越往上走越是艱難。而且所謂的師夫每次收攏的秸稈都得八九耙,有時繩子都不夠長捆不上。這是簡直就是發洩!想著法出知青的醜。每次上垛下來汗流浹背,氣喘喘。

於是,我們強烈要求揚場,說是要學會所有活計。揚場是用木掀側風揚起,落下時不能像是天女散花,而是一溜兒如豎直線一樣落下,以好成堆。開始揚場時不能直線下落,經過幾次學習,在上揚時要扭轉木鍁,麥粒才能豎直下落。然後用一種長梗野草編的掃帚掃去麥堆上的浮草,剩下的便是小麥粒。這活計可比背秸稈碼垛輕鬆多了。但到公社交公糧的任務也落在我們身上。

中國知青網›知青歲月› 原作者: 國老


知青往事:打麥 揚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