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的手機都賣那麼貴還混用千元機屏幕?

磊爺大叔


千元機普遍使用LCD屏幕,高端機多使用Amoled屏幕,而部分2000-3000元的手機,為什麼使用LCD屏幕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控制售價

像2000-3000元左右的手機,要麼是大品牌的中端機,要麼是小品牌的旗艦機,使用LCD屏的原因大多是控制成本和售價,廠商刨除各種成本費用之後,必然要有一定的利潤,不然真的是“不賺錢交個朋友”了。

側重點不同

一些價格不上不下的手機,在處理器和攝像頭上面特別下功夫,成本也隨之提高,而在其他方面就要有一定的縮水,畢竟中端機的價格就不能要求太多了,想要攝像頭好,又想要性能強,那再要求人家給你配一塊Amoled屏就有點過分了,中端機沒有辦法做到“全能”,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如果這個價位給配上高端屏幕,那在其他方面也一定會縮水,一個道理。

品牌效應

個別手機廠商,可能是高估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也或許它的品牌的確很高級,“高價低配”的情況在手機圈經常發生,比如某星品牌的2000元檔手機,還不如一些國產的1000元手機配置高,差別就是“品牌效應”,不管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高價低配”已經習以為常了。

目前新上市的手機中,旗艦機已經看不到“千元機屏幕”了,LCD屏只被用在部分中端機和低端機上,廠商淘汰LCD屏只是時間問題,畢竟LCD屏的侷限性太大,繼續深耕沒什麼意義,而Amoled屏的發展潛力巨大,等各方面都成熟了,Amoled屏的成本下來了,以後也就不存在“千元機屏幕”了。


Sing14k


為何有的手機都賣那麼貴還混用千元機屏幕?

對於混用配件,手機圈陸陸續續已經爆了非常多了,如果是同等質量的質量的配件,消費者還可接受,如果是完全不對等的配件,那就不應該了。

為什麼混用千元機屏幕?

混用配件無非兩個原因:


1、廠商控制風險,單一供應商受限太大。

2、廠商控制成本,因為不同的配件可能採購價格並不一樣。

其實作為消費者,個人認為無需太更在意配件的廠商,只需要在意產品是否好用即可。如果產品不好用,那麼廠商是砸了自己的招牌,以後不買即可。而如果產品本身沒有問題,體驗都是正常的,那麼何必在意配件是誰生產的。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歡迎評論關注,我是神奇碼農,專注科技、數碼領域。

神奇碼農


市場上對這個說法叫高價低配。

會出現這個原因就在於,購買人群的信息不對稱。也許有的人只在於這臺手機的外形,而絲毫不介意屏幕是什麼材質,功能強不強大。這對於面子黨來說,能用就行了。

早期的OPPO和vivo就是個典型例子。同樣,現在的華為和榮耀也是出現了不同層度的品牌溢價情況,低價高性價比已經不是他們所追求的了。

所以,正如你剛剛說的,為什麼旗艦機可能會配千元機的屏幕。就是因為有的企業要追求品牌溢價能力。資本市場就是這樣,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會永遠追求低價,感動人心的產品配合消費者不太現實。

所以你在買機的時候,先看看配置要求。


愛睇ITSHOW


有些手機確實是高價低配,你可以看看機型機型的評測報告以及魯大師的跑分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