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遭遇涉新冠歧视性辱骂!留学生:在国外如何应对歧视?

作者介绍:李馨怡(Elaine Lee),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教育政策硕士,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理事;目前就职于北京某国际化学校集团总部,曾就职于全球最大的教育集团&某英国国家学术与职业资格考试局。李女士拥有十余年国际教育行业经验,实地调研过上百所美国、加拿大、英国、欧洲等国内外知名中小学和高等教育院校,对欧美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国际测评标准和中外合作办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留美期间,曾参加过联合国首脑大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峰会、联合国能源发展大会以及联合国国际教育政策峰会。此外,李女士也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证。


自“Erasmus计划”实施已经30年了,可以说欧洲的国际教育一直处于健康、持续的增长趋势。多年来,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可喜的信息:


  • 流动性不断增加;
  • 扩大网络和伙伴关系;
  • 跨地区、跨国家、跨机构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范围更广;
  • 重要的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共同利益的贡献不断加深了解。

中国留学生遭遇涉新冠歧视性辱骂!留学生:在国外如何应对歧视?


如今,面对COVID-19疫情大爆发,我们缔结的“共同利益”显得比我们许多人想象的要脆弱——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们实践的国际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促进人员跨国跨区域的流动与合作,因此COVID-19疫情的爆发对欧洲长期努力推动的跨国流动计划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近期,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发布了“应对COVID-19:欧洲国际高等教育”报告,该报告显示,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COVID-19疫情对入境学生和教职员流动的影响非常显著。

中国留学生遭遇涉新冠歧视性辱骂!留学生:在国外如何应对歧视?


报告解释:“ COVID-19疫情在全球快速传播突显了国际旅行在广泛传播某些传染病中发挥的作用。由于这个原因,疫情对学术流动的影响一直是欧洲和其他地区国际教育界广泛讨论和关注的话题。”

该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二(73%)的受访者表示,由于COVID-19疫情爆发,学生的出境流动受到了影响;相比之下,48%的受访者表示入境流动性受到了某种影响。此外,54%的受访者表示,学术和行政人员的出境流动也受到了某种程度影响。

报告指出:中国是疫情的全球震中,根据调研,中国和亚洲地区,人们更广泛地感受到了行动不便的困扰。此外,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的调研还探讨了COVID-19疫情爆发可能如何影响校园生活与文化活动。大约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所就读的院校内没有收到针对来自(或被认为来自)受COVID-19疫情爆发的国家的个人的歧视行为。但是,来自21个不同国家/地区的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历了歧视行为与言论。

教育专家指出解决歧视行为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 一、加强提高风险意识和信息传播,以使更广泛的社区了解风险的现实,并在更广泛的对话中提高事实的准确性。
  • 二、更多发表回应对受影响人口的支持公开声明与声援,或对歧视性行为总体上零容忍的表态。

中国留学生遭遇涉新冠歧视性辱骂!留学生:在国外如何应对歧视?


3月21日,据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通报:3月19日,两名塔斯马尼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在街头遭遇涉新冠肺炎疫情歧视性辱骂,其中一人被殴打。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已就此向当地警方、校方表达关切,要求其高度重视此次事件,依法保护中国公民安全与合法权益。据了解,当地警方已逮捕袭击者并依法处理。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澳大利亚各界均明确表示反对因疫情针对华人的歧视言行。同时,澳各地不同程度发生涉疫情辱华、仇华和排华事件,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对此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并提醒领区中国公民注意:

(一)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确保人身安全。


(二)如遭遇冲突,及时报警或就近请他人协助报警,同时保留好事发当场证人联系方式和相关音视频证据。


(三)及时向学校、单位等人员所在机构报告相关情况,寻求帮助。


(四)如有需要,可另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处理意见。


(五)如遭遇当地相关部门不公正对待,合法权利未得到充分保障或有其它需求,请向总领馆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