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娶妻记:40多岁老光棍,却因一次行骗娶了如花美眷

古史新谈/文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未发迹之前是一个游荡在社会的小流氓,40几岁都没有娶媳妇,这在人均寿命都到不了40岁的汉代,绝对属于婚姻绝缘体,没有人会把女儿嫁给这种人。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吕雉的父亲吕公就一眼相中了刘邦,把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嫁给了刘邦。吕公看上刘邦的经过也是匪夷所思,竟是因为一次行骗。

当时的事情是这样,吕公原是单父县人,因为躲避仇家逃到了沛县,他和沛县县令是好友,搬家之后,就大宴宾客,当时沛县有头有脸的人都跑过去贺喜。

刘邦娶妻记:40多岁老光棍,却因一次行骗娶了如花美眷


自然根据汉代的国情是要随礼的,负责筵席接待的萧何当即宣布,随礼分为两个档次,1000文以上可以坐进大堂,1000文以下只能坐在院子里,说白了这是以财势区分等级了。

刘邦当时也飘然而至,他一向不甘人下,那里肯坐在院子里不能登堂入室。但是口袋空空,又没有钱,怎么办呢。

没关系,刘邦有办法,他拿了一张纸拜帖写了贺钱1万钱,理直气壮的进了大堂。吕公一听有人随了这么大的份子立马出来相迎。

刘邦娶妻记:40多岁老光棍,却因一次行骗娶了如花美眷


这就好像大家都随200块,随1000块可以坐包间,突然有个不熟的人直接就给你随1万,任谁都要对他高看一眼。

当然刘邦这个拜贴是个空的,里面1文钱没有,说白了就是随了个假份子。萧何对刘邦知之甚深,明白他玩了个什么把戏,给吕公解释,刘邦这个人爱开玩笑。谁想到吕公完全不以为意,最后散席的时候,拉住刘邦要把女儿吕雉嫁给他。

这个事明显违反常理,谁收到一个假份子都会恼羞成怒,更别说因此欣赏这个人了,把宝贝女儿嫁给他更是天方夜谭。吕公的思维为何如此奇葩。

这其实正是秦末乱世的残酷之处。秦朝末年,大厦将倾,乱像已显。真正的智者已经在考虑如何保存家族了。

刘邦娶妻记:40多岁老光棍,却因一次行骗娶了如花美眷


吕公虽然是县令的好朋友,但是县令是官方人士,秦朝皇权不保的话,县令的身份未必能护他全家周全,他需要一个实力派。

这个人他看中了刘邦,刘邦虽然是和小小亭长,但是却是一个大流氓,大混混,手下有一批小兄弟,在沛县属于地头蛇,或者说一句豪强也不为过吧。

这在乱世就是立身的资本,刘邦本人颇有威名,从他随假份子的事,吕公看也出来了他的不俗之处!

刘邦娶妻记:40多岁老光棍,却因一次行骗娶了如花美眷


一是胆大包天,全县权贵云集他竟然用假份子混进大堂,这胆子不是一般大,明知道大家都晓得他玩得什么把戏,还能谈笑风生,这心理素质,非同一般。

二是很有谋略,你不是随1000文进大堂吗,我就随1万文,反正我是进来了,至于会不会被赶出去,那是另外的事。

三是有威名,大家都知道他随了假份子。但是没有一个人让他出去,给他难堪,反而还有人给他打圆场,这说明刘邦在这些人中素有威名或者是凶名,是这些沛县权贵不敢得罪的人物。

刘邦娶妻记:40多岁老光棍,却因一次行骗娶了如花美眷


四是不甘人下,他宁愿弄个假份子也要坐进大堂,这说明了他不甘人下,很有野心,这样的人一般都不会久为人下,默默无闻的。

这样的人,胆大心细,野心勃勃,又有手段又敢付诸行动,在小小的沛县,恐怕是独一无二的。

有了这几点,对吕公来说,刘邦就是一个很好的联姻对象了。选了刘邦当女婿,上有县令支持,下有流氓帮忙,黑白通吃,立马站稳脚跟。而且天下未乱,他有县令朋友,天下大乱,他又有当地的实力派刘邦依靠,两边下注,怎样都不会无法立足。

至于女儿喜不喜欢刘邦,两人相差20多岁般配不般配,这都是次要的。“乱世人命不值钱”,乱世求生,活着就是胜利,以一个女儿换取家族的安全及繁衍,这就是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