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王之涣,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年轻时精于文章,善于写诗
。其诗多被当时乐工谱曲传唱,相当于如今的流行歌词。他写诗用词简约质朴,但意境深远、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当时被人们流行传唱,街亭相闻,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

可惜的是,他的作品保留下来的甚少,现存仅有6首绝句,以《凉州词》为代表作。“物以稀为贵”,仅凭6首诗,就足以使诗人王之涣流芳百世了。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将王之涣的《凉州词》推崇为“绝句之最”,疫情在家读书,研究了一下,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品尝”一下这首“绝句之最”——《凉州词》: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词非词,诗是曲。

诗的题目是“凉州词”,但它不是词,是一首歌的歌词,是曲调名,唐朝时比较流行。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吟唱这个曲调,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诗人们也与时俱进,依曲填词,趋之若鹜。因而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而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技压群芳”。

有一次,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在旗亭喝酒,遇艺伎唱曲开演唱会。三人乘着酒兴打赌,以艺伎演唱各人所作诗篇先后、数量为据,博一博诗名的高下。王昌龄的诗作,先被唱了两首,高适的也有一首被唱到,而王之涣的没有露脸。

结果,轮到容貌最美的一位艺人演唱了,她的压轴唱词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非常得意。这个著名的

“旗亭画壁”的故事,反映出王之涣的《凉州词》,在当时最受人们的青睐。

“好东西”就受大众欢迎,何况这首“边塞诗”之冠。全诗写景恢宏壮阔,诗意苍凉悲怆,诗风慷慨激昂、沉厚雄浑。当时被人们广为传颂。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景观由近及远,气势雄伟。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诗人由近及远眺望黄河,波涛汹涌的黄河象一条绮丽的丝带缥缈飘入云端。描画气象雄阔,让人思绪飞扬,心潮澎湃。诗人李白的视角由远及近,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李白的眼光是先看到了黄河上游的水,从遥远的天边气势磅礴、奔流而下,是动态之美。

王之涣反其道而行之,目光由近及远,眼光由下游沿黄河逆流而上,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仪态衔远的静态美,同时,为展示边地风貌做下铺垫,“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句,可谓是匠心独运。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边塞上的孤城。孤城的出现,是这幅“写意画卷”的主体,也是此诗景物具象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和巍巍“万仞山”是它的背景。通过黄河、青山的衬托,孤城正地处险关要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一片”的意思与“一座”相当,与“孤”连用,在词意上又多了一层“单薄”。从而看出,一座大漠孤城,肯定不是烟火人家,而是边关的要塞。

“孤城”在古诗歌中好被诗人运用,如杜甫的“白屋花开里,孤城麦秀边”、齐己的“孤城沙塞地,残月雪霜天”等。“孤城”也就定格为离愁别绪的依托物,次句“孤城”的出现,就为下面诗句深入刻画思想主题垫好了基础。这样,此二句诗既写出了

祖国山河的气势雄伟,淡墨勾勒出边防重镇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戍边将士的境遇悲凉。

羌笛悠扬哀怨,乡愁难禁。

“羌笛何须怨杨柳”此句忽然转引羌笛之声。在这样一个远离喧嚣的环境中,忽然听到幽幽的羌笛声,吹奏着送别金曲《折杨柳》。唐代时,折柳相赠这种习俗,尤为流行。

“柳”“留”谐音,折柳相赠有留念、赠别的意思。所以当戍守边关的将士,耳边响起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调时,悲凉沧桑之感油然而生。但诗人不说“闻折柳”反而说“怨杨柳”。这样一来,不但活化了曲调名,而且能引发人诸多的联想,使诗意更深一层。遣词真真绝妙啊!

可骨感的现实就在眼前:玉门关外,春风吹不到,杨柳不返青,送别朋友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可得呀!士卒怀着此种心情听曲,怨情自然涌上心头。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王之涣却用一种豁达乐观的笔调巧妙释解:羌笛的乐音何必总是奏出凄美哀怨的《折杨柳》呢?诱引我生发别离家乡亲人的忧愁。怨恨浓郁的氛围一下融化了,自然而然引出了下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啊!向来是春风难以吹到的地方,亲!请告诉我,哪里有杨柳可折!

“何须怨”三个字,不仅其艺术手法委婉含蓄,而且使人想像到,当时边疆将士在乡愁难禁时,只有树立保家卫国、时不我待的高尚意识,方能安慰自己那颗不平凡的心。中唐以后也有某些边塞诗写《凉州词》如(张乔《河湟旧卒》),与这首《凉州词》的区别就在于,虽然都写有边关将士不得还乡的怨情,但盛唐王之涣写的没有衰飒颓废的消极思想。

也许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也许是因为思维视野的迥异;也许正因为王之涣的《凉州词》,能把思乡愁绪放在爱国情怀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所以才被当时尊为“唐音”中的神曲。

军政中心凉州,边塞诗派之源。

提到边塞诗,我们不得不说一说凉州。古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汉武帝时期,匈奴臣服,西汉疆域扩大,河西走廊被纳入西汉辖区,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凉州,成为河西走廊的军政中心,丝绸之路的东大门,边陲重镇,历来受到各时期统治者的重视。

盛唐时,由于边境事务和外交事务的增多,边塞成了文人们寻觅建功立业机会的香饽饽;也有些文人内地生活腻了,想换换口味,希望有机会到边地游览观光,体验一下塞外风光和塞外生活。这就促进了边塞诗的流行,且井喷了著名的“边塞诗派”,像高适、岑参、王昌龄等等。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边塞诗,或描述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将士的艰辛;或抒发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之柔情。古代战场境况的艰辛,生活的困难、自然风光的雄奇。在诗人的笔下寥寥数言,淋漓尽致的抒发出士卒思乡之愁绪、保家卫国之情怀。

总起来看,王之涣这首诗,渲染了玉门外异域风光的雄奇,突出了边陲重镇凉州地势险恶,烘托出了戍边士卒的生活条件的恶劣。在这种大背景下,戍边士卒的思乡之情,彰显出了一种铁血柔情:羌笛幽幽之音,相伴着《折杨柳》的基调,再加上没有杨柳可折的无奈,慷慨悲鸣,壮怀激烈。既渲染了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愁怨,但又丝毫没有消极负能量的情调,反而激发了阅读受众的爱国豪情。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博大的胸襟,政治站位的高远,即使现在仍然保持着它鲜活的生命张力,不愧为唐诗中的“七绝压卷”之作。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