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效应: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德西效应: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德西效应: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专门做了一个实验。

案例:德西效应实验

德西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奖励组)的被试在第二阶段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减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的被试在第三阶段有更多人花休息时间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即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德西效应就是以德西的上述实验来命名的,它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倍增、积极性更高反而会使其效果变差,外加报酬(主要是物质奖励)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德西效应在幼儿教育中也得到了相关实验的验证。

德西效应: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案例 两组孩子玩笔的兴趣

心理学家让托儿所里的孩子用毡头笔画画,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活动并准备在自由游戏时玩。研究者记录了每个孩子自己玩笔的时间。

A组:他们告诉孩子,如果能将一幅毡头笔画送给一位男孩,那么他们将会得到奖品——用金色印章和红丝带做的“优秀绘画奖”。在画了6分钟后,每个儿童都得到了许诺的奖赏。

B组:没有给孩子任何的奖励。

一周后研究者观察孩子们的自由游戏发现:

A组孩子比刚开始实验时玩笔所花的时间少得多。

B组孩子继续表现出和最初一样的玩笔兴趣。

为什么原本有兴趣的活动会因为外部奖赏而吸引力大减呢?因为外部奖赏让孩子的行为动机由活动本身转向活动之外的奖赏,进而降低了孩子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德西效应: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内感报酬是努力的最主要的来源,而外加报酬一定要适度,它只能让孩子们保持短时间的积极性。根据德西效应原理,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各项保教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如果孩子对活动有内在动机,那么就不要给予奖励

当孩子在活动中已经有内在动机时,教育者就不要再给予奖励了,因为奖励会让孩子将行为动机由活动本身转向外部的奖励。比如,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他并不需要成人的表扬和物质奖励,只要获得认可就足够了。如果孩子画出一幅很美的画,那么教育者只要关注就行了;但如果成人说:“宝贝,你真棒!等一下我给你吃巧克力!”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奖励不仅不能激励孩子去画画,而且会使孩子对画画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会使孩子出现厌烦的心理。

德西效应: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二)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内在动机

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增强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而且有可能弄巧成拙。现实中,有些教师喜欢在各项活动中采取物质奖励这一形式,比如,有的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粘贴画、小红心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举手发言粘一张,坐得端正粘一张;吃饭活动不说话粘一张;睡觉活动不说话粘一张……教学活动的气氛空前热烈,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吃饭、睡觉时都很有秩序……但当我们冷静下来分析时,从这精彩的背后就可以发现德西效应的影子:孩子们对粘贴画、小红心的兴趣比对学习活动、吃饭活动、睡觉活动的兴趣更大。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于被老师“粘一下”。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都急切地想要得到奖品,甚至老师某天忘记带粘贴画,孩子们会忍不住问老师:“老师,今天怎么没有粘贴画呀?”随着期待的落空,相关的活动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孩子们学习不再专注,吃饭睡觉不再遵守常规,甚至有的孩子都不想睡觉了。

德西效应: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因此,教育者要让孩子的身心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并且不断地获得成功,获得满足感。在各种保教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安全感,感受到爱,感受到尊严,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各项保教活动,这样的活动无需外部的强化就能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文字整理来源:《幼儿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