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搶米,囤糧?農業農村部最新迴應來了!

最近大家都開始忙著搶米?

各大超市,電商平臺大米一下子成了緊俏物資,可謂是供不應求。

到底要不要搶米,囤糧?農業農村部最新回應來了!


到底要不要搶米,囤糧?農業農村部最新回應來了!

超市裡米油被搶購一空

大家成堆成堆往家裡搬

到底要不要搶米,囤糧?農業農村部最新回應來了!

然而,大家擔心的缺糧問題真的會發生嗎?搶米到底有沒有必要?

今天(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披露了中國糧食庫存詳情,並表示,

沒有必要搶購囤積,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據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近年來中國糧食連續豐收,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創歷史新高,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

到底要不要搶米,囤糧?農業農村部最新回應來了!

視頻截圖

同時,2010年以來,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在糧食庫存上,中國糧食庫存充足,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此外,中國的穀物年度進口數量不大,去年淨進口1468萬噸,相當於不到300億斤,僅佔中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主要進口的是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主要目的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他表示,中國糧食是產量豐、庫存足,即使在前一階段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老百姓家裡都是米麵無憂,現在更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疫情發生以來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

對於“近期聯合國糧農組織稱受疫情影響,今年4、5月份可能會出現糧食危機,當前中國儲備糧情況如何?”這個問題,會上也有回應。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表示,中國近年來糧食庫存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目前稻穀、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不少城市的成品糧,即麵粉、大米,市場供應能力都在30天以上。

秦玉雲稱,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

就家庭糧食儲備問題, 秦玉雲稱完全沒有必要。“在家裡大米、麵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蟲,放久了品質、口感都會下降,因此建議消費者朋友根據家庭需要適量購買。” 秦玉雲說。


疫情造成的恐慌性消費

影響近期國際糧價上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國際糧食價格有所上漲。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應該冷靜理性看待這一情況。據介紹,當前世界糧食供給充足,2019/2020年度世界糧食(不包含大豆)供給量為34.7億噸,總需求量為26.7億噸,期末庫存近8億噸,庫存消費比近30%.

“從全球供應總量來看,不存在短缺問題。近期國際糧價上漲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費的影響。”他分析。

同時,中國穀物淨進口量1468萬噸,不到300億斤,佔中國穀物總消費量的2%左右,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糧價的影響十分有限。他表示,中國小麥、稻穀庫存充足,一旦糧食市場出現波動,有充分的調控手段進行平抑,完全有能力應對外部影響。


綜合自南方都市報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