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抢米,囤粮?农业农村部最新回应来了!

最近大家都开始忙着抢米?

各大超市,电商平台大米一下子成了紧俏物资,可谓是供不应求。

到底要不要抢米,囤粮?农业农村部最新回应来了!


到底要不要抢米,囤粮?农业农村部最新回应来了!

超市里米油被抢购一空

大家成堆成堆往家里搬

到底要不要抢米,囤粮?农业农村部最新回应来了!

然而,大家担心的缺粮问题真的会发生吗?抢米到底有没有必要?

今天(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披露了中国粮食库存详情,并表示,

没有必要抢购囤积,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

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近年来中国粮食连续丰收,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到底要不要抢米,囤粮?农业农村部最新回应来了!

视频截图

同时,2010年以来,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在粮食库存上,中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此外,中国的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净进口1468万吨,相当于不到300亿斤,仅占中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主要进口的是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他表示,中国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的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疫情发生以来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

对于“近期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受疫情影响,今年4、5月份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当前中国储备粮情况如何?”这个问题,会上也有回应。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中国近年来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目前稻谷、小麦的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不少城市的成品粮,即面粉、大米,市场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

秦玉云称,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

就家庭粮食储备问题, 秦玉云称完全没有必要。“在家里大米、面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虫,放久了品质、口感都会下降,因此建议消费者朋友根据家庭需要适量购买。” 秦玉云说。


疫情造成的恐慌性消费

影响近期国际粮价上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有所上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应该冷静理性看待这一情况。据介绍,当前世界粮食供给充足,2019/2020年度世界粮食(不包含大豆)供给量为34.7亿吨,总需求量为26.7亿吨,期末库存近8亿吨,库存消费比近30%.

“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近期国际粮价上涨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影响。”他分析。

同时,中国谷物净进口量1468万吨,不到300亿斤,占中国谷物总消费量的2%左右,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他表示,中国小麦、稻谷库存充足,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有充分的调控手段进行平抑,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影响。


综合自南方都市报及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