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你那个脑子是铁做的吗?一点都不开窍,猪都比你聪明!”

每天晚上回到家中,总能听到邻居家传出这样的怒骂声。

我时常想,邻居的孩子学习得差到什么地步,能够让父母坚持每天晚上都教训他。

现在真的还有“笨小孩”吗?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连简单的题目都能答错,即便父母多次教导,孩子始终不

长记性,脑子就是无法“转弯”。

这时候,有的父母不耐烦,都会骂孩子“没出息”、“笨蛋”、“回乡下种地吧”。

原本希望这些话能够激起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却没想到孩子先自暴自弃,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孩子也是如此,也有自己擅长的科目。

父母总是骂孩子“不开窍”,其实是没有发现孩子在其它方面的潜能。

孩子不开窍并非是智力问题,只是在某些领域他们表现得不突出而已。

比如孩子虽然数学成绩不好,但是他们的英语非常出色,而且唱英文歌也很好听。

这不过孩子的这些“特长”,都被父母所忽视,他们更关注孩子的缺点。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潜能的几个原因:

  • 对潜能的错误认知

很多家长经常将潜能和爱好的概念混淆,当父母看到孩子喜欢画画的时候,就觉得孩子有画画的天赋,然后就会盲目带孩子去上绘画培训班

其实那只是孩子的爱好而已,他们喜欢画画,但孩子可能并不具备画画的潜能。

等到孩子在绘画方面没有太大进步的时候,父母就会训斥孩子没潜力。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 忽视孩子的潜能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潜能是忽视的,他们不知道孩子擅长什么领域,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比如孩子有跳舞的天赋,父母却觉得孩子就应该练习弹钢琴,变给孩子报名钢琴兴趣班。

孩子对钢琴不感兴趣,上课也是一种煎熬,又怎么能够学会钢琴呢?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想发现并培养孩子的潜能,家长要可以先了解下“瓦拉赫效应”。

什么是“瓦拉赫效应”呢?

瓦拉赫效应的起源是一位叫瓦拉赫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在读中学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的道路。

一个学期之后,教师这样评价他说:“瓦拉赫虽然很用功,但在文学之路上的表现并不理想。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后来瓦拉赫就改学油画,但是他既不擅长构图,又不会调色,对各种画作风格也难以区分,导致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

学校对他的评价是:“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蠢材,无药可救!”

大家都觉得瓦拉赫是一个笨小孩,没有什么发展的潜能,但是化学老师发现了他,让他学习化学,结果瓦拉赫的化学方面的潜能被挖掘,最终获得诺贝尔奖。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其实这样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材施教”,孩子在父母期望的领域可能成绩平平,但他们在其它的领域很有可能就会变得“如鱼得水”。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未来作家,你考我数理化”。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爱好和潜能培养孩子,让孩子今后在自己的领域发创造辉煌。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家长应该如何在教育中发挥瓦拉赫效应呢?

  • 要耐培养孩子的潜能

很多孩子在刚开始培养潜能的时候,肯定都会表现得很平凡,不会有太多优秀的表现。

有些急于求成的家长,都会觉得孩子不开窍,脑子太笨,不是这块料。

孩子的有些兴趣都需要长久地坚持才能有效果,家长要有耐心,到了一定的时间,孩子自然不会让你失望。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 经常鼓励孩子

孩子的进步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是自信心,如果孩子缺乏自信,做任何事情没有勇气去完成。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当中一定要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在学的过程当中不断收获自信心去完成自我兴趣的发展。

孩子受到了鼓励,培养兴趣时也更加有动力,充满激情和希望。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 尊重孩子的选择

很多孩子之所以兴趣特长没有被挖掘,大都是因为在小的时候被父母的强制性管教所扼杀。

所家长要想发挥瓦拉赫效应的最大作用,就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表现出的任何潜能和兴趣,家长都应该尊重,然后适当地培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生活。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在包容孩子缺点的同时,也要让给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在喜欢的行业做喜欢的事情,才能够精益求精,实现自己的理想。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所以李玟谨教授给大家推荐以下的书籍,一共10册里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学的去教育孩子。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孩子的开窍是必定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需要爸妈的耐心、情感和资源上的支持。放任不管或棍棒交加不会带来期望的结果。

要相信,孩子必然会超过我们。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和加速前行,让“孩子,我为你骄傲”的那一天,比预计来的早一点

李玫瑾教授推荐一套《儿童情商培养绘本》,《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这10册绘本分别从安全、情商、行为三个大方向重要介绍,孩子可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绘本作为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为孩子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2-8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准备一些认知类、行为习惯类、情绪处理、入园小故事类的绘本,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健全的性格会让“雏鹰”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们会飞的更高更远。不要错过了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不开窍”?是因为父母没找到“窍门”,了解“瓦拉赫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