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并称导论 前言

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由于学术流派、社会风气、地方色彩、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人们往往把成就、名气、言行等一致的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相提并论,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文人的并称。文人并称是一种颇有意味的文学现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灿烂的景观。文人并称这种方式,为文学批评和作家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吸引人们去探索文学发展中的某些特殊规律。

并称是具有概括性、差异性和排他性的。通过对并称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学术流派的异同,文艺流派的风格,朝代的背景与风尚,流派的师承关系,以及某一地方、某一氏族的文化风貌等等。对于“老庄”、“孔孟”、“屈宋”、“李杜”、“二安”、“三曹”、“三苏”、“初唐四杰”、“南宋四大家”、“元曲四大家”、“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前后七子”、“唐宋八大家”等并称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但对于“东郭二诗人”、“月湖三子”、“莆田四子”、“南楼五子”、“西湖六君子”、“海曲七子”、“东江八子”、“西园十子”、“鹫峰十六子”等可能知道的不多或者知之极少。可以说,文人的并称虽然是人们常见的,但并称中的人物究竟是指是哪些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并称,人们可能知之不多,这给众多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过去的类书和辞书曾收入过关于人物的并称,但因择要而录,远不能满足查阅、检索和研究的需要。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迄今为止国内最全一部著录历代名人并称的工具书——《历代名人并称辞典》,收录了上起传说时代,下迄1949年,共1710余条(实收2190条)名人并称,其中纯文人并称就占了一半以上,总数超过一千条,但仍然有太多缺漏,至少笔者掌握的条目已是其数倍之多。出于对中国文学史的爱好,自2001年起,在我的读书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既定的阅读目的,那就是将各类书籍中关于文人并称的文字记录下来,就这样持续地读下去、记下去,日积月累,经过不懈地搜集、整理、研究,最终成为今日之书。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力求把握四点:一是雅俗共享,科学处理“雅”与“俗”的关系。任何作品不能用非雅即俗,非俗即雅的单一视角来看待,相反,某些最“俗”的作品中也常常会流露出极有历史感、极有文化意味的“雅兴”,所谓“大俗成雅”,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是备受前人称赞的、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光彩的“一代之文学”。但词、曲原本是通俗文学。本书写作力求学术性、知识性与通俗性、生动性兼顾,文人并称的导论部分,既有学术研讨,亦有知识普及,力求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都能看、都适合看,力求高雅文化在通俗的表述中得到更大的传播。二是立旧拓新,理性把握“新”与“旧”的关系。关于文人并称,古人其实是注意到的,在《小学绀珠》、《齐名纪数》、《读书纪数略》、《诗家标目》等书籍中均有体现,但更多的是谱录学的一个方面;当代的学者张珊、陈凯玲均有专题研究,但是这一领域仍然有待于继续深入、大力挖掘。本书力求在一些传统的表述中能够跳出窠臼,利用丰富的史料深入挖掘、独抒己见,力求文人并称研究在广度、深度、高度三个方面开拓发展。三是知行合一,努力践行“知”与“行”的关系。知行合一,既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种学术态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发掘古代文人并称情况,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必须深入文化楼馆、民间一线,充分将“书里”、“书外”两者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这才是学习和写作的最好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鲜活的“文人并称案例”、最无误的“文人并称组合”。四是以小窥大,辩证审视“大”与“小”的关系。力求通过一个小的文人并称案列,展现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某个地域或是某个流派或是某个家族等等不同层面的宏观面貌,力求通过一个个的文人并称案列串联起来,形成文学史的主要脉络,从微观入手,处理好“点”与“面”的关联度,让文人并称的面貌得到更好地展现。

当然,由于我国的历史悠久、幅员广阔、典籍浩瀚,文人并称数量众多,加上笔者水平有限,鱼鲁亥豕,或恐难免;意见分歧,或容商榷;白璧微瑕,或当有之;见闻未广,或存蛙见,在此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中国古代文人并称导论    前言

《中国古代文人并称导论》,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