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改名 真的就能“去地產化”嗎?

世茂改名 真的就能“去地產化”嗎?

3月30日,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茂房地產)發佈2019年全年業績:2019年實現合約銷售總額約2600億元,同比上升48%。淨負債率為59.7%,與2018年基本持平。

世茂改名 真的就能“去地產化”嗎?

具體來看,2019年,世茂房地產營業額達1115.17億元,同比增長30.4%;毛利額341.31億元,同比增長26.6%;年內核心業務淨利潤153.25億元,同比上升30.6%;年內股東應占核心業務淨利潤104.78億元,股東應占核心業務淨利潤率為14.1%,同比上升22.5%;物業銷售收入1052.9億元,佔收益總額的94.4%;平均入賬銷售價格上升8.6%到15001元每平方米。


物業銷售方面,2019年世茂房地產合約銷售額達2600.7億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124%。累計銷售面積達1465.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7.1%,平均銷售價格為17744元每平方米。


土地儲備方面,2019年增加土地儲備3092萬平方米,新增土地儲備可售貨值約5000億元,其中收併購項目佔比達到65%。截至2019 年12月31日,世茂房地產已進駐全國120個城市,旗下擁有349個項目,共7679萬平方米(權益前)的優質土地。


報告期內,世茂房地產在建面積達4279萬平方米,竣工的總樓面面積約為951萬平方米,同比上升6.5%。


世茂房地產在公告中表示,2020年將推出約1992萬平方米的可售面積;計劃在建面積約5500萬平方米,竣工總樓面面積約1150萬平方米,保持有質量的持續增長態勢。


同一日,世茂房地產發佈公告稱,其董事會建議將公司更改為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世茂改名 真的就能“去地產化”嗎?

世茂房地產在公告中表示,其於過去多年持續拓展其業務範疇。現時主要從事住宅物業開發、商用物業開發(透過本公司持有61.77%的附屬公司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酒店投資及營運。基於廣泛的業務範疇,董事會認為更改公司名稱將更有效反映本集團業務現況,並有利於提升本集團之企業形象以及未來業務發展。


變更後,世茂房地產的英文名稱將由Shimao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更改為Shimao Group Holdings Limited,其中文名稱則由“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這幾年,房地產企業在公司名稱中“去地產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但改名字就能夠改變公司的經營方向嗎?


就世茂的業績公告來看,顯然是不可能的。


雖然世茂房地產的建議更名公告中稱,其於過去多年持續拓展其業務範疇,基於廣泛的業務範疇,董事會認為更改公司名稱將更有效反映本集團業務現況,並有利於提升本集團之企業形象以及未來業務發展。但根據期2019年業績公告中顯示的數據來看,世茂的營業額主要包括物業開發、商業運營、酒店經營及物業管理的業務,其中,物業銷售收入為1052.9億元,佔收益總額的94.4%。


據悉,超額完成2019年銷售計劃的世茂,順勢在業績發佈會上喊出了“2020年衝擊3000億元”的銷售目標,同比上升15%。


其中,為世茂整體業績貢獻了“大頭”的海峽公司,2020年銷售目標為1200億元。數據顯示,世茂海峽公司2019年銷售額已經破900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世茂房地產的簽約額為1003.4億元,僅僅世茂海峽一個區域公司的銷售業績,在集團簽約額的佔比就超過了三分之一。


回款率方面,該集團管理層表示,2020年的回款率目標在80%以上。


在該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許世壇看來,3000億元的新年度目標更是一個略微“保守”的數字。他於發佈會上強調稱,該目標並不包含與福晟的戰略合作。“3000億元是一個謹慎的預測,因為受疫情影響,不希望把指標定的特別高。”


但據財報顯示,2020年,世茂房地產總可出售面積約為2816萬平方米,2020年前兩個月,合約銷售面積僅為95.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2020年前兩個月的合約銷售額僅為167億元,同比下降22%,僅佔年度目標的5.57%。顯然,對於世茂來說,2020年剩下的日子頗有些“壓力山大”。


而在不久前,許世壇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整個房地產行業銷售規模原本就有調整壓力,加上疫情的疊加效應,今年整個房地產行業的銷售規模可能會出現10%~15%的下降。


此外,受疫情因素影響,世茂將2020年酒店和商業增速由原計劃30%調整至5% 。


被調低增速目標的酒店和商業與挑起集團業績近“半壁江山”的海峽公司,二者相比較,擬更名的世茂顯然還甩不掉房地產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