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管信佛與否,不管是出於美觀還是保佑平安都喜歡佩戴佛珠,那麼佛珠究竟有什麼樣的來歷?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為什麼戴佛珠可以轉運呢?

佛珠都有什麼樣的材質?

佛珠到底多少顆?

佩戴佛珠又有什麼樣的要求?

佛珠對我們的修行又有多大的幫助呢?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佛珠又稱念珠、數珠,為念佛號、經咒或禮佛時用以計數束心之物。在我國使用佛珠來稱名記數,始於隋唐時期,遂成為我國、蒙古、日本、韓國和其他藏傳佛教盛行之地僧俗所攜行的重要法具,甚至成為佛教徒的標誌。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關於佛珠的材料,說法繁多,據《陀羅尼集經》等載,有金、銀、赤銅、水晶、木槵子、菩提子、蓮花子、間錯種種諸寶等。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關於如何佩戴佛珠,雖然佛珠是用做修行道具,而非美化外表的飾品,不過戴上佛珠後,確實會讓別人也感受到一股祥和之氣。但是,也常有人擔心不配戴得宜,是否會有不如法的困擾。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原則,配戴佛珠並不麻煩。例如住持法師脖上的長串佛珠,具有莊嚴威儀的功能,如果居士也將長串念珠依樣披掛在脖子上,看起來會有突兀感,不妨將念珠改圈於手腕上,或是放入袋中。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佛珠的佩戴位置,一般多戴在手腕,因為方便取用,並可時時提醒自己要照顧身、口、意。另外,第一次選購念珠的人常會擔心,念珠請購後,是不是可以直接就佩戴,或是需要經過類似開光的宗教儀式?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使用念珠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修行,所以不必擔心太多禁忌,請購後可以直接戴在手上。也有人會希望念珠能在得到法師的加持後,再用做修行法器。能有機會親近大師得到法師的加持,確實是非常有福報的。但是,最好的加持念珠方法,還是自己的用功攝心,在日常生活中才能運用得利。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至於使用的場所與唸誦時間,並沒有特別的規矩,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全天配戴。例如在如廁時仍可以在心中默唸佛號,因此也不需脫除佛珠。不論置身何時何地都可以放心運用念珠唸佛,所以說,念珠是佛教徒最方便運用的修行法器。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當我們以“請”的心態去恭敬佛珠,本身就是在恭敬我們自己,在應自己的供。所以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能夠把對佛珠恭敬心,推及到身邊的每事每物,對每個人都能恭敬,這就是在和一切萬法結善緣,在供養一切萬法。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這樣的心態能影響遍虛空十法界整個如來藏,影響整個依報環境,所以什麼都能轉化。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這就是佛珠轉運的道理,也是道家風水裡講的“福地福人居”的道理。因為依報隨正報轉,一個有福報的人,不管走到哪裡就算是走到絕地,也能把絕地變成福地。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佛珠要是這樣戴,不想轉運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