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请允许我做自己

༺࿄陪伴/探索/洞见/回归/喜悦/自在࿅༻

徐峥新作《囧妈》这部电影里,除了展现“囧元素”的喜剧效果之外,还表达了妈妈的爱情、儿子的婚姻、母子的关系,从中可以

照见当下许多家庭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缩影。


《囧妈》︱请允许我做自己

徐峥坦言这部影片:‘囧系列’其实是从情感和心理的层面一步一步在深化。

这部影片里凝聚了很多彩蛋元素,如果仔细分析起来,颇有象征意味。比如K3火车、俄罗斯、莫斯科、护照、红星大剧院、伏尔加河、游艇、熊妈妈和熊孩子、热气球、美国、普京、暖霸、婚戒、宠物猫小龙、卡住的大幕、舞台话筒、歌曲《红莓花儿开》等……

  • 火车象征着封闭的关系,缺乏爱的流动;
  • 从北京到莫斯科意味着心灵之旅,也象征着由内而外的改变;
  • 护照无意间放在妈妈那里,意味着回归生命本源;
  • 热气球象征着母子之间关系的和解,放下了重负;
  • 婚戒象征着徐伊万和张璐曾经的美好记忆;
  • 俄罗斯、莫斯科、伏尔加河、游艇象征着心灵的边界在不断扩大,自我意识领域在不断扩大,具备了理解他人的共情能力。
  • 熊妈妈和熊孩子象征着母子情;
  • 红星大剧院象征着妈妈的心灵之窗,透过这个窗户伊万看到了妈妈的美好。
  • 歌曲《红莓花儿开》象征着妈妈对过去美好爱情的抒怀。
《囧妈》︱请允许我做自己

剧中的主人公徐伊万在和太太分手之际,才意识到,眼前的张璐和自己内心的张璐,不是同一个张璐,心里的张璐只是自己内心投射的一个完美影子。如果没有通过和妈妈卢小花的俄罗斯之行,母子之间的心灵和解就会推迟发生,徐伊万也就不会意识张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他改造的物品。不会领悟到:爱不是控制和索取,不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本自具足其生命的完整性。

爱是接纳和尊重,是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通过母子的对话情境,妈妈的回应是典型的暴力沟通,缺乏客观事实,只是凭借主观猜测就当成事实。

最后妈妈伤心难过无奈的说:你怎么一点都不乖吖。

是啊!多少孩子在父母眼里只要不顺从就是不乖了,在妈妈的眼里就是有问题了,甚至是有心理问题了。

只要妈妈可以管的事情,都可以是问题。比如婚姻、身材、饮食、职业、工作、择友等。

所以,徐伊万不能接受妈妈这样把他当“物”来看待,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你养的宠物狗啊!我受够了跟你呆在这个包厢里面!我受够了你的教导!我受够了你的强迫症!还有你的疑心病!

在许多长期关系中都存在着这这种致命的矛盾三角,一方发现问题提出需求,试图改造对方;另一方拒绝被控制,不论在亲子关系或者亲密关系中,常常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希望对方“成为我想要的样子”或者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名义要求对方改变,然而没有人愿意被控制,或者不被允许做自己,最后前者预期落空,矛盾愈演愈烈……

《囧妈》︱请允许我做自己

许多家庭最大的问题是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大多数夫妻不是在试着解决问题,而是在争谁对谁错,谁该服从谁。然而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化解矛盾才是关键。

爱就是相互看见,可以相互理解与尊重彼此,支持他成为他想要的样子,爱他就尊重他如他所是。

亲密关系如此,亲子关系亦如此。

当张璐回来和徐伊万告别时,张璐说: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当伊万向张璐坦白自己不想离婚,还爱着张璐时,张璐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忽略了他的感受,自己以为讲道理才是王道,却没有意识到在亲密关系里不是靠讲道理,而是要让爱流动,双方彼此都明白自己的真实诉求,并且能够如是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能够回到自己内在,与真实的自己连接,与这个本自具足的蓬勃生命连接的时候,我们才有让本质的爱流露的能力,才能懂得怎样去爱,怎样去与伴侣互动。亲密关系与亲子关系是这世间最考验人的关系,但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可以是疗愈和觉醒的地方,透过关系我们可以去看着自己内在那份对爱的渴望和需求,听见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囧妈》︱请允许我做自己


正如《亲密关系》里的一句话:伴侣的目的就是扮演着三种角色:

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

一名老师,在你探寻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

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中感到手足无措,想要寻求解决之道?
  • 你是否了解内在孩童及幼年决断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
  • 当你了解和父亲关系不好时,财富关系会有障碍,和母亲关系不好时,生活中会诸事不顺时......
  • 你是怎样的父母,就会给孩子怎样的命运!

改变或许从这个视频课开始

《囧妈》︱请允许我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