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光绪在辖区内闹事,张之洞教科书般的处理方法,不愧是“人精”

1899年,武昌来了一位“大人物”,传说中已经被关押的光绪皇帝突然出现在了这里,他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假光绪

假光绪在辖区内闹事,张之洞教科书般的处理方法,不愧是“人精”

这一天,一位官员挂牌出租的房子终于迎来了两名租客,这二人的说话举止,一看就不是湖北人,更像是京城来的。一个看上去也就20多岁的样子谈吐举止不俗长相十分清秀,一看就是富家少爷的打扮,一个看上去至少有50岁了,满脸的皱纹,还驼着背,说话尖声细嗓,妥妥的公公做派。

两人在这里住下之后,就引来了许多人猜疑,这个仆人每天出门采购各种用品,各种吃穿用度全部用最好的,而且生活十分张扬,仔细观瞧,主人用的被褥和碗筷都是有五爪金龙的,经官员一传,当地居民都以为是天子微服私访,各个地界的官员听说了之后全都来到这里,想要一睹皇上真颜,还有很多人对这个“皇帝”卑躬屈膝,送上了无数的金银财宝,一时之间,整个辖区内十分吵闹,导致治安无法维持。

假光绪在辖区内闹事,张之洞教科书般的处理方法,不愧是“人精”

一时间民间谣言四起,大家都说光绪从瀛台逃出来了,来到武昌就是要寻求张之洞的“保护”,当地知县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惶恐,立即到“皇帝”那里去看了看,但是“皇帝”什么都没告诉他,只说想要见张之洞,许多话只有和张之洞可以说。知县一听,立即马不停蹄地前去向张之洞汇报此事,张之洞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

张之洞的“教科书”处理

假光绪在辖区内闹事,张之洞教科书般的处理方法,不愧是“人精”

其实张之洞的处理方法堪称“教科书”式职场方法了,首先张之洞并没有惊动太多人,而是选择秘而不宣,偷偷给慈禧太后发电,询问光绪是否还在被囚禁的地方。其实这种确认也是另一种通知慈溪的方法,告诉她这里有一个“光绪”让她看好真的光绪。而且因为之前百姓的传言,仿佛张之洞已经和这个假光绪在一条船上了。对于朝廷大臣来说,这可算得上是杀头的大罪了,所以张之洞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以免出了纰漏。

假光绪在辖区内闹事,张之洞教科书般的处理方法,不愧是“人精”

京城那边回了电报,说光绪并未出逃,那么就变相地说明这个辖区里作威作福,扰乱民心的“光绪”是假的。但是即使他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依然选择按兵不动,让县令再次查证二人的背景,就连梁启超后来都来问张之洞这件事的真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张之洞命令县令详细调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各位官员的耳朵里了,急忙告诉张之洞马上将这件事解决,不要留下后患,要是被慈禧知道了,又是一件掉脑袋的差事。

假光绪在辖区内闹事,张之洞教科书般的处理方法,不愧是“人精”

张之洞此时便顺势而为,看上去是受到京城官员压力所迫,实际上是等待京城的指令,等待慈禧解决这件事的方法,而京城官员的口吻也变相代表了慈禧的意思。冒充皇上,这绝对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接到消息的张之洞立即将两人捉拿归案并且开始审理此案,经过一阵严刑拷打终于得知事实真相。

假光绪在辖区内闹事,张之洞教科书般的处理方法,不愧是“人精”

其实这个假皇帝只是宫中一个唱戏的,因为相貌与光绪有几分相似,在自己的戏班子就有“假光绪”的称号,而这个所谓的仆人其实原来是宫中的太监但是因为偷了东西,只能潜逃出宫,两人狼狈为奸,一路招摇撞骗。事情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张之洞立即判了二人死刑,解决了这个难题。

假光绪在辖区内闹事,张之洞教科书般的处理方法,不愧是“人精”

如果古代官场有等级的话,张之洞绝对是“魔王”级的,首先面对可能是自己曾经的“上司”,张之洞并不像其他官员一样,直接拜倒在“上司”的威严下。尽管此人是狐假虎威,也给予了他一定的“发挥空间”,而且张之洞拎得很清,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和话语者,张之洞自己心里明白得很,不会盲从他人,自己觉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其次,懂得审时度势,尽管他已经断定面前的这个人是假的,但是他依然选择按兵不动。张之洞精明得很,他这么做是有理由的,原因就是上级还没有下达处置的命令,如果处置不好,上级不会怪罪别人,只会怪罪他,这时候学会看眼色就显得特别重要,按照上级的意思办事,怎么会不讨人喜欢呢?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之洞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不是没有原因的,处事的圆滑和果断简直堪称职场的“典范”,活活的一个“人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