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打出頭鳥,所以我不敢太優秀啊!"丨揭示畏懼機制對人格的影響

很多心理疾病的產生都是由於畏懼瞭解自己的情緒、能力、記憶和潛能等引起的。而且,人在畏懼這些內部問題的同時也在畏懼外部世界。


如果這樣做的目的是維護我們的自尊心,那這種畏懼機制就是正常的,因為這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我們對任何一種可以引起自己自卑、羞愧,使自己感覺到不如別人的心理狀態都會感到恐懼。通過這種機制,我們可以保護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我們稱之為"阻抗"。

01. 太優秀會受到懲罰

一般情況下,阻抗會阻礙心理學家揭示來訪者的實際心理狀況,這時候,就需要來訪者與心理學家共同努力,使其可以完全坦率地對待自己的現狀。


除了畏懼,我們還善於自我否定,總是迴避自己優秀的方面,在不自信的基礎上否定自己的巨大潛力、良性衝動以及身為天才的事實等。


這個原因要追溯到遙遠的古代,在數千年的文化長河中,有一個普遍的規律,即壓迫之下必有反抗,毫無疑問,公然反抗既定製度的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在神話中,亞當和夏娃敢於偷嚐禁果,被逐出了伊甸園;普羅米修斯因為大膽地盜取火種,被罰承受內臟被啄食的痛苦……


總之,只要是企圖鶴立雞群,敢於與權威力量比肩,都會受到懲罰,這個道理作為歷史經驗被傳承了下來。



02. 突破恐懼

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能力也許真的超出了普通人的水平,甚至遠遠超過了同時代的卓越者,但長期的經驗積累告訴我們,這也許就是一個危險的開端,對於這樣的智慧與能力,我們既嚮往又畏懼,既想得到它又想排斥它。


這時候,如果我們不具備必要的勇氣,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矛盾之中,對於這種情況,一時的恐懼完全正常,這可以歸結為在經驗影響下的本能反應,但是,如果要進行自由成長,就要儘可能地突破恐懼。


就像我們突然間發現了自己超乎常人的能力,這確實值得欣喜,但是,這同樣也帶來了對成為領袖就要承擔巨大責任與未知風險的恐懼。


敬畏感和恐懼感是人的天性,但是如果對其不加遏制,就很容易因承受不了壓力而做出反常的舉動。很多人膽子小,但他們卻有著強大的好奇心,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地探索事物真相,就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氣質,這種方法的確可行,但很容易招致周圍人的譴責。

03. 不要給孩子設限

因為好奇的人是最有可能改變既定規矩和制度的人,在生活中,成人往往會對兒童的探索精神表示反感,甚至有時候會認為是這一種對自己的威脅和挑戰。


人們意識到人生的路途與人格有著重大的關係,於是,一些人企圖給良好的人格定義一個概念,然後將這些概念套用到兒童身上,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這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極大限制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就如同給一個建到一半的大樓提前加蓋了屋頂。


其實,健康人格與不健康人格根本不需要定義,他們的根本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健康人格是以善良、誠實、正義、公平等因素為基礎的,把煩躁、焦慮和恐懼等不良思想剝離了。


所以,心理學家在研究心理健康的時候,沒有必要選擇異常優秀,看起來狀態非常好的人,那些人格健全的普通人並不一定可以排除所有的不良因素,甚至還會出現焦慮和恐懼,但他們對焦慮同樣有著一定的抗拒能力,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04. 塑造人格

瞭解健全人格之後,我們就可以著手塑造人格了,但我們要了解一點,一名教授或者一種文化都不能塑造一個人,正如同概念和實際情況有著巨大的差別一樣,愛心、創造力、好奇心、正義感並不會輕易地被灌輸到一個人的心中,我們要用鼓勵、促進、幫助等方法加以輔助。


文化就像陽光、食物和水,不管多麼充足,都不能在沒有種子的情況下孕育出花草樹木。所以,在沒有了解一個人的人格傾向時,就不可能知道他的弱點,也就不可能對症下藥地實施救助。


有些時候,很多人對自身的人格並不瞭解,甚至會出現混淆,這點和動物有很大不同,對於動物來說,它不會存在選擇意識,其行為只會跟隨本能與感覺行事。但人不同,人受經驗和文化的影響非常大,人的本能也可以被習慣、社會價值觀、童年陰影、創傷事件以及各種教育所影響,可以往良性方向發展,也可以往惡性方向發展。


當然,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都是人為設定好的,有時,為了維護所謂的良性,還要進行來自外界或自身的抑制和鎮壓。


以往,沒有足夠的心理學基礎是很多價值理論存在的重大缺陷,因為每個歷史時期都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可惜的是,人們依然被憤怒、狂躁、嗜殺、嫉妒等惡性因素所影響。


殊不知,造成這些惡性行為的原因其實就是人們的愚昧無知。在討論價值觀的時候,很多哲學家與教育家完全無視事實,只是拿一些虛妄的理論生搬硬套,治標不治本,很多情況下只會適得其反。

寫在最後:

自知在很多情況下是自由成長的途徑,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要做到自知並不容易,這不光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改變的決心,還需要與心理進行長期的鬥爭,倘若有專業的心理學家從旁指導,便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