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死要叫“有個三長兩短”?

xiangping_sdk


為什麼人死了叫“三長兩短”?何為“三長”何為“兩短”?

  人都是會死的,沒有誰可以逃脫這個結局,想要長生的皇帝老兒,傾盡全國之力求得不死,最終也不過化為一抔黃土,咱們中國人雖看得通透,卻也忌諱這東西,所以哪怕就是同一個死字,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齡也有不同的說法,這個咱們不多說。

  三長兩短一詞,即是死亡的一種。後來又加上了意外災禍或者事故的意思。

  三長兩短的來源,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與棺木有關。棺木(骨灰盒不算)是由六片木板拼湊成的,棺蓋,棺底,叫天和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很長的板子,前後還有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是短的板料,這樣一副完整的棺木就有四片長的兩片短的,但是因為棺蓋是人去世以後才蓋上,所以,沒有蓋上的棺木就是三長兩短。

  第二種:與五把劍有關。據說歐冶子鑄了五把劍,有湛盧,純鈞,魚腸,巨闕,勝邪,都是世間神劍,勝邪魚腸兩把為短,其餘三為長,任何人碰上這五把劍,都有性命之憂,所以後世的人把危及人生命的風險稱為三長兩短。

  第三種:三長指三柱香,兩短指兩支蠟燭,這東西活人可不會用,需要用到的,就都是已經死去的人。

  第四種:《禮記》中記載:“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古代棺木不用釘子,用皮條把棺底和蓋捆在一起,橫的所以捆三道,縱的捆兩道,雖然後來用釘子,但三長兩短的說法卻一直保留著。

  當然了,棺材是一種統稱,材料是有不同的,常見的以木,其他的以銅石等其他材料的,就不好多說了。

  人生總是會有種種不如意,死亡也是一種,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來,所以,請各位朋友珍惜眼前人,珍惜眼下的生活,爭取每天都開心,每天都有意義。(圖來自網絡)


宛如清揚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中寫道:“萬一些後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現在也常聽人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很顯然“有個三長兩短”指人死了的意思,那麼為什麼人死要叫“有個三長兩短”呢?

有以下五種不同說法:

1、“三長兩短”與做棺材的木材有關。

棺木近似長方體,上下左右四片長一些,前後兩片短一些,是由六片木材拼接而成的,應該是四長兩短,為何叫三長兩短呢?原來棺材的蓋及棺材的底部分別稱為天與地,左右兩片長方形叫日與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短木材分別叫彩頭與彩尾。但是由於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因古人忌諱說人死了,這樣三長兩短就做了死的婉轉表達方式。

2、“三長兩短”與捆棺材的皮條有關。

《禮記·檀弓上》記載:“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 用現代白話文來簡要複述為:棺材要(用皮條)捆起來,縱向兩道,橫向三道,木楔定隼,合為一體。

古時棺木不用釘子,智慧的勞動人民用皮條把棺材蓋與棺材底捆在一起,以便下葬。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捆三道,因為橫向木板長,縱向木板短,“三長兩短”就來源於這裡。

衽是指連接棺蓋與棺底的木楔子,使棺蓋與棺身緊密結合。後來三長兩短捆棺材的皮條雖然消失了,但這個詞語卻沿襲傳承下來,在現代漢語中也常常使用。

3、“三長兩短”和人死後敬的香和蠟燭有關。

人去世之後,家人會為之設靈堂,在靈堂前會擺放三支香,兩隻蠟燭,以示對死者的祭奠與尊重,在下葬的墓前也要點上三支香,兩隻蠟燭,以表達對逝者的祭奠和追思,香是長的,蠟燭是短的,所以只有人死了才用得上三支香,兩隻燭,因而人死叫做“三長兩短”。

4、“三長兩短”與預卜吉凶時燃香的速度有關。

道家在求神占卜時用燃香的速度來預測禍福吉凶。道家點五支香代表求人的命數,拿出五支香同時點燃,插在香爐中,香上端齊平。大約十分鐘後,觀看香燃燒速度,若五香持平預祈者福事降臨,若四高一矮或四矮一高,預祈者一切平安,若兩長三短預祈者小災小難,並無大礙。

當香燃燒後出現三長兩短時,是祈求者最忌諱的,因為三長兩短表示最為兇險,一旦出現三長兩短的催命香,除非有貴人相助獲得轉機,或者請神治破,否則災難降臨,不死也要脫三層皮。“三長兩短,離死不遠”就是這個說法,因此三長兩短被用來形容催命死亡的命數。

5、“三長兩短”與歐冶子所鑄的五把劍有關。

《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磐郢),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其中湛盧、純鈞、巨闕三把為長劍,勝邪和魚腸是兩把為短劍,這三長兩短五把劍,吹毛斷髮,削鐵如泥,只要遭遇到這五把劍必然性命堪憂,因而後人把危及人性命的風險稱為三長兩短。

五種說法都與死亡相聯繫,所以現代“三長兩短”成了死亡的代名詞。成語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借指人的死亡。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三長兩短指的是意外的災禍或突發的事故,特指人的死亡,也是對人死亡的另一種說法。例如:某某人病得不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辦?這樣的說詞,寓意人遇到不詳的徵兆。


三長兩短的來歷,我們通常是這樣理解的,三長兩短是和古代棺木有關係的,大家都知道棺材的結構是有由六片棺木拼湊而成的,其中分為四塊長木,兩塊短木,棺底和棺蓋及左右四塊為長木,俗稱“天地和日月”,前後堵頭兩塊為短木,稱作“彩頭和彩尾”。這六塊木頭合起來一共是四長兩短。

但為什麼人們把它叫做“三長兩短”呢?原因就是棺蓋這一塊板,是人死後入棺後才蓋上的,所以這一塊是不計算在內的,因此才有了“三長兩短”這個叫法。


後來人們就把“三長兩短”比作遇到意外,災禍的意思。

對於“三長兩短”由來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說在古代春秋時期,有一個叫歐冶子的鑄劍大師,為了古人士兵行兵打仗之用造了五把兵器,分別是:純鈞,湛盧,勝邪,巨闕,魚腸。其中純均,湛盧,勝邪為三把長劍,巨闕和魚腸為兩把短劍,這三長兩短五把劍,鋒利無比,因此得名為“三長兩短”。


劍乃古代兵器的一種,是戰場上武士們常用的防身武器,常被比作為血雨腥風的兇器。一般人遇到這五把劍就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後人常常把“三長兩短”比作遇到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久而久之“三長兩短”這四個字也就成了災禍的代名詞。

這也是後來人們把死人稱作“三長兩短”的原因。

古往今來,“三長兩短”這個詞,也逐漸的被世人皆知,直到現在為止,人們依然習慣的把各種危及人類生命的風險,稱之為“三長兩短”。


任馳贏天下


很多人說,棺材有三塊長木板,兩塊短木板,所以用“三長兩短”來指人死了。但是沒有人能給出這種說法的出處。

這種說法其實是牽強附會,不足為憑。因為“三長兩短”這個詞並不總是指意外事故或死亡。

比如南宋《無準師範禪師語錄》裡說:“只如今日率庵訪來。雖則不言探水。然而未跨門時。屋裡三長兩短已被佗一時覷見了也。何故。明眼人難瞞。”

這裡“三長兩短”顯然不能解釋為死亡,這句話的意思是,今天率庵來了,他還沒進門,我屋裡的情況就被他看清楚了,因為明眼人難瞞。所以,“三長兩短”在這裡的意思是“情形、狀況”。

“三X兩X”是一個固定的句式,這樣的成語、俗語有不少,如:三瓜兩棗、三天兩頭、三言兩語、三錘兩棒、三男兩女、三病兩疼、三杯兩盞、三節兩壽、三塊兩毛……等等

這些三、兩都是虛指,而不是實指。三長兩短就是長長短短,用長短這一對反義詞來指代不同的狀況。這種例子漢語裡很常見,比如動靜、好歹、高下等等。

所以,我認為“三長兩短”一開始就是指“情況”,後來演變為“突發狀況、突發災禍”。而突發的災禍往往會帶來死亡,所以最終“三長兩短”就有了“死亡”的意思。


夢露居士


在我國,有許多詞語看似簡單的幾個字,但其卻有著不同的淵源和來歷,代表著諸多寓意。比如,人死亡經常會被稱為“三長兩短”,這個詞多數人都知道,但它是怎麼來的,卻不是每個人都清楚。

那麼,為什麼要把人死亡叫做“三長兩短”呢,“三長”和“兩短”分別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詞有三種說法。

1、據《禮記檀弓上》記載,古代在人死入棺後,對於棺木蓋的固定最初是用皮條捆綁。棺木的橫的方向用三根皮條綁三道,縱的方向用兩根皮條綁兩道。 橫向的木板長、縱向(即前後)的木板短,於是便有了“三長兩短”的說法。這裡的“三”和“兩”指的是使用皮條的數量,“長”和“短”指的是棺木板的長短。到後來,人們使用釘子來固定棺木蓋板更方便、牢固,也就不再用皮條了。

2、從古代開始,人死後入館都是中國人的風俗,棺材本身是一個長形六邊體,由六塊木板組成。其中游客四塊長木板,上下板稱之為“天地”,兩側板稱之為“日月”。但是,只有在人死入館後,上面的頂板才會蓋上,通常情況下只有三塊長的木板。而前後兩塊木板則比較短,因此便稱之為“三長兩短”,這裡的“三長”和“兩短”指的是木板的數量和長短。

3、還有一種說法與“劍”有關,大約在公元前514年前後,越國人鑄造過五把劍,三把長兩把短,均鋒利無比,據說專誅刺王鐐。曾有說劍客專諸受吳國公子收買,要刺殺吳王鐐。鐐王愛吃烤魚,專諸便假扮廚師,將五劍中的一把短劍藏在魚肚子裡,手持托盤去獻魚,趁其不備將鐐王刺殺。從此,“三長兩短”便成了意外的代名詞。這裡 的“三長”和“兩短”指的是劍的數量和長短。

無論是上面哪種說法,“三長兩短”都是用來形容人遇到意外、不測、甚至死亡,代表不吉利。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不太喜歡提到這個詞。但在一些影視劇中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臺詞:“你要有個三長兩短,我和孩子可怎麼辦呀”,表示擔心意外或死亡。無論古時還是現代,“三長兩短”這個詞都代表不太吉利的意思。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為什麼“三長兩短”不是指人有個病啊、災啊之類的,特指人死了呢?

因為過去有一句話,叫死人能得六塊板。

什麼意思呢?

棺材,很多朋友都見過,棺材有六塊板,這六塊板你注意,上、下、左、右這四塊是長板,前、後兩塊是短板。

有人說那是四長兩短,我告訴大家為什麼是三長兩短,因為人沒了的時候,過去辦喪事,陳列死人的時候是不是得把上面的板掀掉?要不這死人進不去呀。

所以剩下的是什麼呢?

底下、兩邊三塊長的,兩頭兩塊短的,所以在過去,三長兩短就指的是死。

而且過去做棺材買賣也是有講究的,天底下所有生意的老闆、夥計都是笑臉迎人,唯有棺材鋪不是這樣的。

比方說誰家有點事到棺材鋪買棺材,那小夥計準是低著頭在那兒打盹兒睡覺。

你得敲桌子,“哎哎哎哎,有生意,有生意。”

小夥子抬起臉睡眼惺忪看著你,他後面這句話可是相當有技術含量,您可聽好了。

“您是替哪家管點閒事啊?”

你聽聽這話說的多好,意思不是您家有事,您是替別人家的,這不是討個口彩嘛。

而且,過去棺材鋪上頭有專門的對聯。

過去做買賣的都有對聯,棺材鋪上的對聯是什麼呢?

很有意思,上聯叫“唯恐生意太好”,下聯叫“但願主顧莫來”。

所以,今天給大家說的三長兩短是根據老理兒下來的,過去辦喪事必有棺材,棺材肯定有長板、短板。

因此,三長兩短就是指“死”。


大唐雷音寺


三長兩短主要有三種說法。

棺木的說法

我們知道,棺木是個長方體,有六個面,四個面長的,兩面短的,你會說,這個是四長兩短呀,這個是沒錯,但是最上面的那面是人死之後才蓋上去的,所以棺木一般是三長兩短,要用到棺木,說明這個人要死了。

歐冶子五把劍的說法

歐冶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鑄劍大師,他鑄了五把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其中魚腸和勝邪這兩把是短的,另外三把是長的,一般情況下碰到這五把劍,就代表有危險了。

香燭的說法

我們知道,人死了之後,要進行拜祭,是不要燒三根香,兩根蠟燭,是不是剛好三長兩短?

你認為哪種說法最靠譜呢?


歷史簡單說


鄉下老家不遠處,有一個很深很大的水庫,那些年雨水特別多,每次暴雨過後,水庫的水都會猛漲。


兒時,經常揹著父母偷偷的去那裡嬉鬧,玩耍,男孩子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脫掉外衣,一頭扎進水裡,便不見蹤影,不知過了多久,岸對過一個個小腦袋晃動起來,並向我們招手,可怕的是,那裡每年都有遇難的小夥伴。


記得母親和父親上班前總會叮囑,千萬不要去水庫裡玩,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咋整,當時不懂得什麼叫三長兩短,只知道是不好的話。


其實我們通常用的“三長兩短”這個詞來,是用來表達“發生意外慘遭橫死的”的。


這裡面有何典故呢?


01


“三長兩短”的由來是跟棺材有關的。


我們都知道棺材是由六塊木板組成的,棺蓋為天,棺底為地,左右兩塊棺材板兒為日月,這四塊板子是長度差不多的長方形木板。


而死人頭頂那塊板和腳下那塊板叫彩頭和彩尾,這兩塊板就要短很多很多了。


在中國古代有個傳統習俗,如果客死異鄉人,在他的屍體沒有運回家鄉埋葬之前是絕對不能封上棺蓋的,這就變成了三塊長板,兩塊短板——“三長兩短”。


所以在古代但凡看到沒有封上棺蓋“三長兩短”的情況,就知道這家有人客死異鄉了,正在等屍體運回來。

咱們古人比較委婉含蓄,不願意自己說自家死人了,更不願意說死了連屍體都還沒回家安葬,這簡直是丟面子啊。


於是就用“三長兩短”來指代這種情況。


這樣既保全了顏面又交待清楚了事情。


所以,有個三長兩短代表人死了。


02


還有一種說法也是跟棺材有關。


因為中國古代的木匠活都不用釘子,連接處全用榫卯,大至修房屋,小至小傢俱,都用榫卯。


棺材當然也是用榫卯,但為了增加棺材的牢固性往往還得用皮條捆住棺材。


捆棺材也是有講究的,皮帶在棺材的短板上繞兩圈,長板上繞三圈,於是被稱為“三長兩短”。


“三長兩短”——這個平時我們脫口而出的成語,沒想到竟然跟棺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知道真相後,不禁毛骨悚然。


03


還有一種說法是,過去人們要想知道未來的事,往往會求助於神。


通過在神靈面前燒香、看香,視香的然燒的情況來取決吉凶禍福。


即在祈求之前,先燃香五根,水平插在香案中。大約十分鐘左右,看香燃燒情況。


如果五支香仍然燃燒在一個水平上,就預示祈求者以後將有福事發生;


如果香是四高一矮或四矮一高,就預示祈求者無福無禍,一切平安;

當香是兩長三短時,就預示有小災小難,沒有大礙;當香燃燒的是三長兩短時,是祈求者最忌諱的。


俗話說“三長兩短,離死不遠”,也就是說,當香燃燒出現“三長兩短”現象時,祈求者或家人未來就會出現大災大難,不死也會有一場大禍。


04


話說春秋戰國時代,鑄劍大師歐冶子鑄過三把長劍(純鉤、巨闕、)和兩把短劍(勝邪、魚腸),鋒利非凡,由於戰國亂世,諸候紛爭,劍常用作行刺諸候王僚之武器,所以三長兩短常成為意外與災禍的代名詞,與死亡仍然有著關聯。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詞你單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很難搞清楚的,這些詞也是中國家庭代代相傳的“口頭規矩”,以上這些說法皆是與死有關。


有書課堂


三長兩短,這個詞怎麼出現的?我們到現在還沒辦法給出肯定的答覆。最可信的一個解釋是說這個三長兩短描述的是葬禮時用到的香和蠟燭。

關於這個三長兩短最早的記載是在明代的一些小說。小說,是當時一種比較通俗的文學,所以這個詞能夠出現在這種寫小說,也就說明了它已經是明朝當時的一種通用語言了,是被大眾所認可的一個詞彙。我們先來看一下他在小說中的兩個出處。

明·範文若《鴛鴦棒·恚剔》:“我還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兒,須一路尋上去,萬一有三長兩短,定要討個明白。”

明·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後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

關於這個三長兩短的出現,至今沒有確切的答案,主要有三種說法。

我們先說這個最可信的一種說法,三長兩短指的是葬禮時用到的一些器具,也就是香和蠟燭。三長指的是三炷香,兩短指的是兩根蠟燭,這兩種器物一般是古代葬禮時候的標配,而基本上它們兩個出現的時候也都是和死人掛鉤的,活人是用不到這些東西的,所以就用這個三長兩短來代表人死去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呢,是這個三長一短代表的是棺材,因為棺材就是一個長盒子。它本身是有6面的,但是這個棺蓋,是後來才蓋上,所以準備棺材的時候就需要準備三個長的面和兩個短的面。這4個長的面分別代表著天地日月,然後兩邊的兩個短面被稱為彩頭和彩尾,這也是一種解釋。

而最後一種說法就比較牽強,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說這個三長兩短指的是古代鑄劍的鼻祖歐冶子所造出來的5把寶劍,這5把寶劍是三長兩短。而因為這5把寶劍極為鋒利,普通人遇上基本上就是個死。所以古代人用三長兩短喻示鋒利的寶劍,傷人的利器,後來被慢慢的演化成代表著人的死亡。

歐冶子所造的5把寶劍都非常有名,在史書上有著這樣的記載。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磐郢),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其中勝邪和魚腸乃短劍,另三把乃長劍。

其實就關於人死,還有一個成語比較模糊,是山高水低,為什麼一個人死去或發生了災禍要叫山高水低呢?這個其實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明確的考證出來,只是說他可能出現自易經中的卦象。山高水低也就是山在上水在下是蒙卦。因為易經在古代流傳比較廣泛,基本上讀書人都知道卦象之中的隱喻,所以可能就用這樣的一個形式來委婉的表達人死去或者災禍這些不好的東西。

古代流傳下來的文言文其實是我們現在人一筆最最寶貴的財富,因為像其他國家的古代文化基本上都是湮滅掉的,即使能夠繼承下來也沒法像我們中國的現代漢字和文言文這樣一脈相承,基本上只要稍微有點語言文化就可以直接讀懂幾千年前的東西,這是不可想象的,而這樣一種現象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古代文化流傳下來的一些詞語和用法這裡。包含的一些典故是我們現代人所不知道的。也就是說我們並不具備去理解古代人生活用語的這樣一個文化素養,這一點是值得我們現代人注意的。


沉醉古詩文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不一樣的三長兩短

何謂三長兩短,一般指人不正常的死亡,來源大致有棺材板的六個面、筷子、利劍、靈堂祭臺上的三根長香兩隻短蠟燭之說,這個百度上都有,不必細說。而民間採用最多的是指棺材的六個板中的上“天板”、下“地板”、左“日板”、右“月板 ”及上下“彩頭”六塊板中少了一塊天板,意為沒有合蓋的棺材,那麼到底有何深意呢?且聽俗人一一道來。

其一、死的不是時候,擔心自己有個意外時常說“要是我(或親人)有個三長兩短”如何如何,大抵是說還不到年齡的非正常死亡,沒有給親人一個準備,不要說三長兩短,恐怕連樹都不知道在哪兒長著呢,也叫“急喪”,用的是“溼活(棺材)”,家裡的配偶還年輕、孩子還小,恐怕有敗家的可能。

其二、死的不是地方,客亡他鄉是古人所忌諱的,不能及時入土,死者亡靈得不到安慰,一般先“寄埋”於他方,北方也叫先“丘”起來,是在地上的,沒有入土的。

其三、死的不得安慰,也就是說死於非命,而且多有冤枉,這種人大多是進不了祖墳的,自己和家人都認為“蓋棺卻難以定論”,不忍蓋上這“天”板啊。

其四、對死後的擔憂,俗語說“不怕三長、就怕兩短”,後人多有誤解,其實這話很現實,怕以後有人“開棺(多指盜墓)”,三長及天板是厚板粗釘密栒卯,較難弄開的,那麼只有上下彩頭好進了,舊時物資極度缺乏,盜墓是什麼都要的,包括壽衣,這樣的話就怕“男人的頭、女人的腳”了,進去後盜墓賊多是繩索套著死者的脖子或腳脖子脫衣服的,這樣的話從形像上都是對死者極大的侮辱啊。

古人多智慧,俗語也聰明,解讀古人語,三品雙淚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