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蘇聯國土橫跨歐、亞兩大洲,地域廣闊,境內湖泊、河流、溝壑縱橫。在二戰期間蘇聯人藉助這種超級戰略縱深和泥沼湖澤的地形優勢,在幾近絕望的情況下施展絕地大反擊,將德國人趕回了柏林,“順路”拿下了總理府。在這場抵抗外來侵略者的戰爭中,除了人為因素之外,其境內的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佈的沼澤和惡劣的天氣成就了蘇聯人,也給德國人留下了“噩夢”一般的恐懼。當然了,在抗擊侵略者時這種地形可以認為是一種“地利”優勢,不過到了戰後,這樣糟糕的地形也讓蘇聯人吃了不少的苦頭。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讓德國人“絕望”的道路

曾經的兩棲裝備大國

蘇聯在戰前其實對於這種地形曾針對性的研製了多款水陸兩棲坦克,比如T-33、T-37和T-40,裝備數量更是高達2000餘輛。在二戰開始前,蘇聯是當時世界上裝備兩棲坦克數量最多的國家。雖然兩棲坦克最初是由英國人“搞”出來的,並且誕生時間不長。但“天時地利”造英雄,30年代歐美國家經濟大蕭條,能賣錢的技術不斷向外輸出,兩棲坦克技術自然也就被蘇聯人“拿”來了。經過改進仿製,T-33、T-37相繼登場,這些輕型坦克在蘇聯泥濘的道路上飛馳電掣,將蘇聯陸軍的機動性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對於火力的方面並沒有太多要求蘇聯紅軍開始大量生產這種類型的裝備。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蘇聯裝備的T-37兩棲坦克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德國入侵蘇聯後,這些坦克好似“人間蒸發”了一樣,集體“消失”了。基本上在戰場上很少能看見他們的身影,在我們熟悉的歷史當中也並未出現上述幾型坦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被德軍擊毀的T-37坦克

其實也很好理解,兩棲坦克必然要著重強調兩棲特性,自身重量很輕,在那個年代“輕小”就代表著“弱”。蘇聯裝備數量最多的T-37型兩棲坦克重量不過5.5噸,有限的自重之下也不可能配備什麼像樣的火力,充其量也就是大口徑機槍而已,自身防護更是無從談起。這樣的配置在面對德國裝備有中、重型坦克的“虎狼之師”時,結果就已經很明瞭了。加之蘇聯人在戰前還沉浸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美好願景當中,樂的隔山觀虎鬥,不知利刃已近喉。根本就沒有做好打仗的準備,而到了戰時指揮乏力,使得數量龐大的兩棲坦克群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被德軍消滅殆盡,曾經龐大的兩棲“裝甲”大軍在德國人的鐵蹄之下成了一堆堆的廢鐵殘軀。

蟄伏

面對突如其來的潰敗,蘇聯在戰時暫時放棄了水陸兩棲坦克的研製和生產,轉而製造能與之相抗衡的重型坦克。一個量級的選手才有的打,而作為輕量級“選手”的兩棲坦克在此時已從蘇軍中銷聲匿跡了。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德軍裝備的虎式坦克

不過,水陸兩棲坦克的“蟄伏”並不代表著蘇聯人放棄了這款裝備,將德國人趕出去之後,冷戰時代到來,富爾頓演說替蘇聯明確了未來的敵人,東歐即將成為美、蘇爭奪的主戰場。但面對這樣的戰場,憑藉蘇聯的“鋼鐵洪流”似乎有些無能為力。因為這裡同樣河流交錯、泥沼棋佈,每隔四五十公里基本上就能遇到一條河。為了在這樣的複雜的地形上保持地面部隊的機動性,被打入“冷宮”多年的兩棲坦克開始重新煥發生機。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歐洲的河流

740工程

為應對當前局面,同時做好決戰東歐地面戰場的準備,1949年8月蘇聯軍方決定,著手進行新型兩棲坦克的研製工作,由蘇聯運輸工程研究院負責研製,雅賓斯克坦克工廠負責生產事宜。新型坦克編號740,項目要求技術指標為,使用大功率柴油發動機,能夠保證陸上最大行駛速度達到40千米/時,水上最大航速10千米/時。裝備有76毫米的火炮,全身裝甲厚度10毫米左右,戰鬥全重應控制在13-14噸。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740工程車原型

在水下推進裝置的選擇上,原本計劃使用鉸接式螺旋槳推進。但因在研製過程中首席設計師的被臨時更換,接手的N.F. Shashmurin認為鉸接螺旋槳的技術對於複雜地形的適應能力不足,而靈活性更高的噴水推進才是未來兩棲坦克動力發展的方向,遂將推進裝置改為了噴水推進系統,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這一設計是完全正確的。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740車尺寸

基本參數和配備已定,在車身外形的選擇上,設計人員綜合了浮力、強度、防護和阻力等多方面的考慮,最終確定為尺寸更加寬大的平底駁船式造型,前部加裝防浪板。在水中航行時,防浪板升起後可以保持車身穩定,能夠應對多種複雜海況。不過這樣做的缺點就是駕駛員的視野會有一定的缺失,為此設計人員專門加裝了車載潛望鏡。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740的車身

發動機使用了當時最新的直列六缸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76千瓦(240馬力),可以保證該車在陸上能夠達到44千米/時的行駛速度。為了避免在水中停機時發動機進水,設計人員特意在發動機的排氣管口安裝了油壓控制閥門,當壓力降低時,閥門自動關閉,發動機重新啟動壓力升高後自動打開,陸地行駛時該裝置會被關閉。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PT-76兩棲坦克

火力配備方面,裝備有一門Д-56T型76.2毫米坦克炮,該炮可以在1000米內擊穿280毫米厚的裝甲,最大射程4千米,但實際射程僅有1500米左右,備彈40發。另外還裝備了一挺7.62毫米並列機關槍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裝甲方面,740車車身採用冷軋鋼板焊接而成,平均厚度在10毫米左右。炮塔為傾角35°圓錐形,正面厚度20毫米,整體僅能抵擋輕型武器攻擊,防護能力不強。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PT-76

雙雄之爭

1950年740原型車被生產出來,不過此時有很多軍方人士對於這款坦克的前景並不是十分看好,尤其是那一對噴水推進裝置。為此在1949年8月由陸軍工程委員會特別設計局A.F.Kravcev領導下開發出了另外一款水陸兩棲坦克K-90,這是一款以M-2自行火炮為基礎改裝而來的兩棲坦克,戰鬥全重10噸左右,同樣裝備了Д-56T坦克炮,與740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水上推進裝置使用的是隧道螺旋槳式推進系統。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裝有隧道螺旋槳推進裝置的K-90兩棲坦克

1950年6月,兩型坦克開始進行對比測試,在試車階段雙方的火藥味很濃,彼此都對自己的裝備信心十足,尤其是在水上推進裝置方面。不過在穿越泥潭的測試中,雙方都表現的不盡如人意,K-90僅僅行駛了5米就因為螺旋槳被卡住而無法動彈。740車表現稍好一些,前進了十多米,最後推進裝置也被淤泥堵塞。雙方在這次比試之後開始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740車最後採取了使用倒車反噴噴水推進裝置前後清理車身周圍淤泥的方式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而K-90面對這樣的狀況則是一籌莫展,因為這樣的地形對於螺旋槳推進裝置來說就是一個“絕地”。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PT-76

在此後的多次測試中,740車的噴水推進裝置用效果證明了其良好的適應性。在一次大落差入水試驗中K-90再次出現了熄火沉沒的事故,軍方徹底的放棄了這款坦克。而740在指標上已達到或者部分超過了先前定下的技術要求,正式被採用定型為PT-76。此後這型坦克繼續進行相關測試,K-90則黯然退場。

功成卸甲

1952年PT-76兩棲坦克正式進入蘇聯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役,由雅賓斯克坦克工廠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負責生產。在70年代以前,這款坦克很好的完成了它的使命,承載著蘇軍趟過了無數的溝壑湖澤。在此後根據部隊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多次的升級,前後共生產了大約7000輛左右,同時也曾出口給跟蘇聯關係不錯的“友好”國家,在世界各地戰績斐然。當然了,它的缺點也同樣不少,脆弱的防護甚至連輕武器都無法抵擋,龐大的身軀成為了戰場上最顯眼的火力吸引點。當歐洲各國陸續裝備強力的反坦克武器後以及蘇聯的BMP系列戰車入役後,這款曾幫助蘇軍走過最為艱難時刻的老將也就此卸甲。

乘載蘇聯趟過泥沼湖澤的“水陸戰將”——PT-76兩棲坦克

PT-76兩棲坦克的出現填補蘇聯軍隊在兩棲作戰裝備方面近十年的空白期,也使得蘇聯從一個不善於兩棲作戰的國家一躍成為了兩棲裝備大國(雖然他不怎麼使用這種戰術,但傢伙什可是備齊了)。不過PT-76的戰績卻不是由蘇聯人創造出來的,越戰、中東戰爭、印巴戰場上的出色表現才是它揚名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